被罵也是機會,壞事能變好事
小李覺得,捱了批評不當場聲辯不過是基本素養,除了不頂撞不聲辯,接下來如何在心態上調整、在行動上應對調整,才更考驗辦公室人的智慧和功力。
小李很清楚,被領導批評了,只要不是缺心眼,這個時候,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會是尷尬、恐懼、鬱悶、憤怒、擔心,而肯定不是樂呵、開心。
這是人之常情,誰都不願總受別人的批評,誰都想聽好話而不是歹話。但正所謂“人在職場飄,哪能不挨刀”,批評是工作中的常態。只要幹活,就會出錯;只要出錯,就會挨批。甚至,遇到脾氣暴躁的領導,不出錯也要挨批。
批評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有面對批評的方法。只有應對得當,才能最大限度地消解批評的負面效應,有些時候,還能把壞事辦成好事。小李結合親身經歷,和大家分享下化批評為契機、變壞事為好事的關鍵到底在哪。
第一位的,儘快克服恐懼心理
小李知道有些人面子薄、心思敏感,只要被領導批評過一次,負面情緒一下子都湧上來。覺得領導對自己有意見、不滿意,覺得不服氣、憤懣,覺得心虛、嚇破了膽。如同驚弓之鳥一樣,很長一段時間看見領導都恨不得繞著走,碰到了連招呼都不敢打,食堂碰見就想裝不認識,一起待一會兒就渾身上下不舒服。這樣的態度萬萬使不得,也沒必要。小李從幾個方面幫你分析一下:
從領導角度看,領導批評你只是就事論事,不代表他對你深惡痛絕。或許那天批評你的事,他根本早就忘了,領導公務繁忙日理萬機,你又不是他親兒子,天天惦記你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從自己角度看,做了錯事,被批評是我們應得的,我們可以愧疚、白責,但用不著恐懼。你如果直被恐懼虜獲,總是避領導之不及,哪裡有機會修正自已的錯誤,改變領導對自已的印象呢。難道你只因一次批評就要徹底將自己放逐?這個買賣不划算。
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規律看,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大家可以回憶下自己的學生時代,是不是其實經常被老師批評的同學反而是老師看中的,反正小李的初中班主任就曾說過,“和我關係最好的學生都是我罵得最多的”。
綜上所述,雖然你挨批評了,但未必是件壞事,因為這樣也許還提高了你在領導面前的知名度。吸取教訓是必須的,但不能讓這件事成為心理陰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導致不敢面對領導、不敢做事,你必須從內心消除這份恐懼感。
第二位的,虛心求教,比以前更頻繁地去接觸領導
這次既然被領導批評了,留下汙點了,放任和逃避肯定不是解決問題的選項,表現得越被動,結果只能是越疏離、越遙遠。
對領導的態度依然應當是落落得體、有禮有節。單位走廊上看到領導,還是應該響亮地主動招呼領導;共處的時候,可以微笑著彙報下最近的工作情況。
小李覺得,正好啊,大可以藉助被領導批評的、多多少少存在的問題為契機,比以前吏多地去接觸領導。“領導,上次做錯了事,這次您幫我把把關?”“領導,您看這個事妥否?”“領導,您看這樣辦行嗎?”“領導,您看您對這個方案有什麼意見?”“領導,這個事您再撥冗給我們指點一下?”
也就是說,被批評之後,做事更需多幾個心眼,經常請教一下領導。他既然是領導,做事總會有可取之處,況且大家都喜歡虛心的人,你多讓領導提提意見百利無害,一方面給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在領導面前表現,扭轉印象;另一方面確實能更準確地把握他的意圖,把事情辦得更好。
第三位的,積極幫領導分憂,爭取立功機會
小李說要放下心理負擔很關鍵,但你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大大咧咧,不以為然,將批評不當回事,對領導的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依然我行我素。正確的做法是把失誤作為深刻的教訓,認真反省,自我檢討,以後做事之前要反覆考慮。一旦遇到急難險重的任務,主動請纓,堅定不移地完成它,交一份完滿的答卷。如此一來,以往縈繞在你身上的偏見、差評,都會煙消雲散了。
領導願意批評你,這絕不是壞事,捱了批評,更不是滅頂之災和世界末日。你一定要振作起來,消除不服氣和滿腹牢騷的心態,克服緊張和心虛的心理,只要處理得好,責罵不會阻礙到你,反而會令你塞翁失馬,收穫更多。這樣,小小的批評才不會擊垮你,反而能成為進步的源泉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