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巧用“加减乘除”打好服务“组合拳”

记者4月16日获悉,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在提升待遇上做“加法”,在减负降费上做“减法”,在便民服务上做“乘法”,在打击骗保上做“除法”,巧用“加减乘除”法则,打好服务“组合拳”,不断提升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介绍,今年,唐山市将探索建立医保监管信用建设指标体系,建立医保医师“黑名单”制度;健全智能监控制度,推广应用“互联网+”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

提升待遇做“加法”,为贫困家庭撑起健康“保护伞”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日前,来自玉田的陈女士刚出院不久,被问起这次看病就医时面露喜色。

陈女士是唐山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前段时间因病住院共产生医疗费用2.96万元。经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等,她自己只掏了2956.33元。

如何为贫困家庭撑起健康“保护伞”?2019年以来,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在贫困人口的综合保障上努力做“加法”。

为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唐山市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生的医疗费用经“三重保障”报销后,总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未达90%的,由医疗救助补充保险报销到90%。去年,唐山市建档立卡就诊13.97万人次,报销总金额8653.03万元,其中,基本险报销5468.69万元、大病险报销992.36万元、医疗救助320.95万元、医疗救助补充保险1817.03万元。

减负降费做“减法”,全面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4月1日上午11时,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取药窗口,52岁的刘女士买了1盒替吉奥胶囊花费227.19元。此前,她买同样的药得花928.09元。

“没想到,药费一下子少了这么多。”看到账单,刘女士惊喜不已。

她的惊喜源于唐山市今年实行的跟进国家第二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惠民政策。4月1日起,唐山全市342家公立医院全面落实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价格,32种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低72.81%,最高降低96.63%,百姓常用药降价明显,如阿卡波糖价格降低了81.26%、格列美脲片价格降低了95.73%。32种药品降价后,预计全年可减轻患者药费负担4627.22万元。

“通过理顺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体系,以药品集中采购促进药价大幅下降,发挥医疗保障工作的普惠性、长效性、创新性作用。使广大患者尽享改革红利,不让病根变穷根。”今年,唐山市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为突破口、积极开展药品、医用耗材(试剂)集中采购工作,以加入“京津冀”和其他省市“采购联盟”等形式,逐步扩大药品、医用耗材(试剂)集中采购范围,为实现唐山市打造“医疗康养高地”和全民健康总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便民服务做“乘法”,异地就医网络备案后直接联网结算

跑断腿、磨破嘴……这些曾是群众到窗口办事的真实写照,更是痛点所在。如何破解服务难点?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上做“乘法”。

“真是太方便了,在网上办理转院备案,出院时异地联网就直接结算了,省得我们来回跑了。”今年2月18日,在天津市南开医院,71岁的胡女士顺利完成了异地就医住院联网结算。

原来,胡女士因梗阻性黄疸需要去天津南开医院就医,去天津之前,她在网上办理了转诊转院备案,录入了全国异地联网结算平台。2月10日在南开医院住院,2月18日在办理出院时,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按照天津市的就医目录,唐山医保政策联网结算成功。

据了解,目前,唐山市大力推行网上异地就医备案工作,畅通多种备案渠道,异地就医人员可通过河北省医疗保障局网站和其微信公众号、唐山市医疗保障局网站、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或智慧社保(唐山人社)手机APP自行办理异地就医备案。通过网上备案审核,即可转外就医,直接结算,实现了异地就医“不见面、零跑腿”审批备案。

唐山市已有225家医疗机构纳入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机构范围,唐山市参保人员可在全国28322家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实现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走的出去、进的来”。

同时,唐山市积极推进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唐山市参保人员在北京包括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15家和天津泰心医院等3家医院就医,执行唐山市同级同类定点医疗机构待遇标准。

打击骗保做“除法”,追回“救命钱”5100余万元

医保基金是百姓的“救命钱”。如何消除监管痛点?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在打击欺诈骗保方面做“除法”。

“大爷,请问您是因为什么病住院?都做了哪些检查?”“您目前是在职还是退休?”……在唐山市一家医院的住院病房,医保监管人员一边询问病人,一边对照病人的医保信息表格,进行核对,并且检查病人住院预交费用的押金条与社保卡。这是唐山市突击检查医药机构是否存在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的一幕。

据统计,2019年,唐山市共核查协议医药机构8001家,覆盖率达100%。依据服务协议终止协议68家,暂停医保服务289家,移交司法机关3家,通过媒体公开曝光违规、违法案件136例;办结省医疗保障局移交举报线索23例;办结全市投诉举报线索14例,全市挽回基金损失5100余万元。(燕都融媒体记者闫漪 通讯员臧敏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