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蜜》微信號上線丨今天起,與北京談場“甜蜜戀愛”

《京蜜》微信號上線丨今天起,與北京談場“甜蜜戀愛”

圖片來源/unsplash

雪消冰融,春意萌動。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春天的北京。

對於北京,很多人都有特別的城市生活體驗。

在一些網文裡,北京連同城市裡的人們就被概以“淡薄無趣、假裝生活”的人設。這種人設儼如一座“繭房”,禁錮著我們去探索另一種生活的可能。而那種板結化印象也因此愈發根深蒂固:在北京,或許只有難以抵達的夢想,和不知疲倦的工作。

我們周圍,確實有很多人日復一日地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他們同時幻想和豔羨著上海的小資情調、成都的市井煙火、杭州的儒雅婉約、廈門的鼓浪拍波。

可其實,北京從來都不是一個寡淡、吝嗇的城市,她的優雅大氣、開放包容、務實理性,國內其他城市,無出其右。老舍曾說過,北平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

在北京,歷史和未來交匯,傳統與潮流並存,平靜與躁動交錯,夢想和榮光攜行。

在正乙祠戲樓,梅蘭芳曾伴著鑼鼓絲絃演繹絕代芳華;在1918咖啡廳,陳獨秀在這裡點亮青年人的啟蒙;在青龍橋火車站,“人”字鐵路刻著中國的智慧和哲學;在史家衚衕,一磚一瓦講述著數不盡的傳奇風流。

《京蜜》微信號上線丨今天起,與北京談場“甜蜜戀愛”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三里屯,時尚瞬息萬變;在後海,微醺間穿越千年;在琉璃廠,墨香也能“醉人”;在798,藝術正在解構時代。

豆汁兒、焦圈兒、爆肚兒、炒肝兒——連名字都飄著北京味兒;紅蝦酥 、驢打滾、牛舌餅——各色小吃被“亂入”的動物萌翻;俄菜、韓味、日料、法餐——這裡有最多元的異國風情;二鍋頭、精釀館、紅酒莊、龍舌蘭——酒裡釀出人生百態。

倘若你是久居的北京人,那這座城市更是記載了無數成長的故事。

動物園裡,初見熊貓時的好奇和驚喜;歡樂谷中,首次挑戰過山車的緊張與刺激;奶茶店內,悄悄寫在便籤上的初戀;大學校園中,曾鮮衣怒馬、指點江山的雲煙過往。

曾經,這些味蕾的狂歡、懵懂的情感、與歷史的觸碰、對新事物的探索,構成了我們生活中最簡單可及的快樂。

如今,原本豐盈的生活體驗、新奇有趣的人生經歷,被忙碌的工作節奏消解,打破成記憶的碎片。

與其說北京與我們疏離,不如說是我們在抗拒和後退,迴避真實的北京。很多時候,我們把北京看作是羈旅之地,可你認或不認,她其實早已成為我們離不開的家園。

在這個家園裡,努力工作遠不只是為了升職和買房,更是擁抱完整意義的生活。

人生實短,經不起我們“閉眼狂奔”。是時候放慢腳步,重新舒展你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蕾,去用心感受這座城市的脈搏,與北京談一場“甜蜜的戀愛”。城市與人,相互塑造。北京不會辜負熱愛生活的每一個人。

而我們,願意為這場“甜蜜戀愛”牽線與存照。

正因如此,3月1日,新京報《京蜜》微信公眾號驚喜上線。

這是新京報全新打造的京城生活指南,也是一個泛資訊類新媒體平臺,聚焦這座城市最新最有趣的吃喝玩樂資訊。美食、美景,書店、沙龍,咖啡、精釀,話劇、相聲,網紅打卡地、神秘小圈子,紫禁城、皇城根兒……您最關心的大事小情——我們願意像蜜蜂一樣,為你採集北京之美。

我們將以新京報一貫的權威和專業,帶你重新發現北京;用新鮮、有趣的獨家爆料,帶你品味北京之趣。我們希望北京,不只是創業和就業的高地,更是生活的樂土,情感的歸宿。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可若將生活過成一首詩,那又何必遠方?

來吧,從這個週末開始,趁著這稍縱即逝的春光,“京蜜”陪你,一起去探尋別樣的北京。

□ 孟然(媒體人) 編輯 趙昀 校對 盧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