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去年9月,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前往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389天進行科考活動,這次科考被稱為“馬賽克”科考,它是一個由德國主導的大型國際合作科考項目。

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

在這次北極探險科考中,也有中國科學家參與。

1 中國科學家參與“馬賽克”北極科考

挑戰極寒作業

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任健:首先你要找到一塊大小合適、便於未來一年做研究的冰,冰不能薄,否則一塊就碎了,也不能漂得太快,或者不滿足其它各種條件。要大小、厚薄、位置合適,如果離大洋太近的話,它一會兒就漂起來。

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他們在北冰洋尋找了足足兩週時間,終於在極夜來臨前,在北緯85度、東經134度找到一塊可以固定科考船的海冰,科學家們稱之為“夢想浮冰”。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科考隊都在極夜中度過。

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科考隊還花了18天時間,在浮冰上搭建起一座研究基地。科考所用的設備都被布放在不同的分區,在“水下機器人”中心,利用遠程操作工具,就可以收集海冰之下的觀測數據,並將這些數據傳回“極星”號。

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在海洋中心,科考隊員在冰層上鑽孔,把觀測設備降至海冰之下,採集海水樣本。

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在海冰研究中心,科考隊員們可以研究和觀察海冰和冰上的雪覆蓋。而在大氣中心,科學家們可以收集研究大氣和空氣成分。

在漫漫極夜中,科考隊員們開始了繁忙的工作。任健回憶稱,在零下30℃的黑夜裡,即使想在浮冰下布放一個設備,都充滿了挑戰。

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任健:有一些外國人覺得,中國人沒放過這個東西,可能放不了,他們有一些不放心,因為在冰上如果出現意外,不光是儀器危險,現場人員的生命也會有危險。

2 “馬賽克”北極科考警告“北極垂危”

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這次“馬賽克”北極科考之行,研究人員共蒐集了150萬億字節數據和1千多份冰樣本,這些成果將人類對北冰洋的認知提高到新的階段。但是,也是這次探測,科學家們帶回了“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稱北極恐怕將在幾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

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部長卡利茨採克: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數據,將使未來幾代人受益,因為在氣候變化的“震中”北極收集的數據,將彌補該地區的關鍵數據缺口,這將有可能使氣候模型更加精確,並最終重新評估它們。

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馬賽克”項目的負責人雷克斯強調,此次北極科考,首次進行了跨學科共同研究,包括北極氣候系統中的海冰、雪、海洋、生態學和生物地球化學等學科,這使得“馬賽克”項目對北極的觀測更加系統。

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馬賽克”項目負責人雷克斯:北極氣候系統非常複雜,你得把它想象成一個發條鬧鐘,由無數系統組成,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就像時鐘的齒輪相互齧合,現在我們打開了這個鬧鐘,走進去研究每個齒輪、每個彈簧、每個鉤子和螺絲的功能。

在結束了為期一年多的觀測之後,“馬賽克”項目的科學家們帶回了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稱北極恐怕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