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給我哭!它憑什麼能打破臺灣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

誰都不會想到的是,豆瓣評分5、IMDB評分5.8,被不少網友斥為“三觀不正的催淚爛片”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上映的這個週末票房會一路走高,甚至單日接連破億,最終毫無懸念地成為三月電影市場的最大黑馬。

貓眼APP給出的預測顯示,這部電影至少賣到8億,甚至能夠衝擊13億。

都給我哭!它憑什麼能打破臺灣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

這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但卻又在情理之中。

畢竟,《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臺灣與香港上映的時候,就接連打破各項票房紀錄。

它不僅是臺灣的年度票房冠軍,號稱“哭倒臺灣”——每兩三個臺灣人中就有一個人買票進場嚎哭,堪稱臺灣電影的票房奇蹟。

在香港上映後,排片率高達35%,是臺灣電影在香港30年來獲得的最好成績。

而在內地,它剛剛超過《我的少女時代》的票房記錄,成為內地票房最高的臺灣影片

都給我哭!它憑什麼能打破臺灣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

無病呻吟、矯揉造作、三觀盡毀……這些都是不少觀眾用來形容這部電影帶給他們的印象。關於《悲傷的故事》是爛片的差評刷爆了各類影評平臺,豆瓣上甚至很難看到一條給出三星及格分的影評。

但同時,也有一個詞被人們反覆提到:就算如此。

“就算電影有如此這般的問題,我還是哭到泣不成聲”,這是更多觀眾的心聲

都給我哭!它憑什麼能打破臺灣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

電影講述了唱片製作人張哲凱(劉以豪)和王牌作詞人宋媛媛(陳意涵)的愛情悲劇。兩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為伴,他們是親人、是朋友,也彷佛是命中註定的另一半。

父親罹患遺傳重症而被母親拋棄的哲凱,深怕自己隨時會發病不久人世,始終沒有跨出友誼的界線對媛媛展露愛意。眼見哲凱的病情加重,他暗自決定用剩餘的生命完成他們之間的終曲,再為媛媛找個可以託付一生的好男人。

這時,事業有成溫柔體貼的醫生(張書豪)適時的出現讓他成為照顧媛媛的最佳人選,一切按部就班發展著,看似都在哲凱的計劃下進行。然而,故事遠比這裡所寫更要悲傷,原來宋媛媛早已發現張哲凱的病情,並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都給我哭!它憑什麼能打破臺灣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

這部電影聚齊絕症、悲慘身世、多角戀、兩性視角反轉等各色愛情悲劇俗套橋段,全程都以最灑狗血的尷尬方式進行演繹,一如片名“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就連“悲傷”一詞都在各個角色的臺詞中出現數十次。

但不得不說導演和編劇在情感的積攢和傳達上狠下功夫。電影的情緒轉折顯得直接、迅猛,能讓觀眾快速地投入到影片的煽情氛圍之中。

與此同時,臺灣的本土文化語境其實相對於大陸而言,更容易承載這套情節的濃厚強度。

再加上兩位主演——陳意涵和劉以豪把悲情的戲碼都接得很牢,有著和劇情濃度自洽的合拍表演,哭戲不得不令人心痛。

都給我哭!它憑什麼能打破臺灣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

最終,這部電影至少讓我產生了有種複雜的觀影感受,尤其是在最後四十分鐘——我被影片的俗套橋段弄得尷尬、想爆笑的同時,又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泣不成聲。

這整整四十分鐘的煽情戰線,堪稱是密不透風地把你所能想到的煽情牌無所不用其極地全部打完。而這恰恰能帶給觀眾一種生理上的強烈刺激。

都給我哭!它憑什麼能打破臺灣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

除了電影本身的煽情的確對大部分觀眾有效之外,宣發的精準投放也是對《悲傷的故事》最大的助力。

首先,這部電影選擇週四就錯峰上映。雖然這是冒險之舉,但效果卻出奇得好,在點映和週四提前上映中賺足了話題度,最終將優勢延續到了週五。

很有意思的是,在這個檔期中有三部文藝愛情片一同上映。無論是發生在上海的詭秘暗戀——《陽臺上》,還是發生在深圳與香港兩地的犯罪之戀——《過春天》,都雙雙敗在這部看似老套的電影之下。

它們的票房加起來甚至不及《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一個零頭。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兩部電影都缺少內容直接準確的表達,也缺乏內容對接精確的宣發。

都給我哭!它憑什麼能打破臺灣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

其次,這部電影在宣發的方式上選擇化繁為簡。

3.16凌晨的抖音熱搜顯示,“看《悲傷的故事》要帶紙巾”已經成為週末的最熱話題,觀看的人數甚至即將突破千萬。

如今很多電影都想要在宣傳期打出多樣化的途徑,彷彿電影越複雜、越深刻、越多面,觀眾就會買賬。但實際上,觀眾並不是去電影院看一套加法公式,對於《悲傷的故事》這種電影,沒有花套路,就是一個字——哭。

簡單、直接的病毒營銷,往往比複雜的內容來得更為有效。

都給我哭!它憑什麼能打破臺灣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

和其他的一些以小博大的黑馬影片(諸如《無名之輩》)所不一樣的是,這部電影在題材、敘事手法上的老套和毫無新意,並不構成它的短板,反而成了讓觀眾一邊吐槽、一邊痛哭的關鍵所在。

這種情緒看似複雜,實則通俗、易懂,和觀眾的距離很近,也是觀眾所迫切需求的——一部不需要思考,甚至完全不合理,只需要痛痛哭泣的電影。

以上這些,也許能解釋這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為什麼口碑並不算好,卻仍然能夠輕鬆抓住人們想要進場去進行觀看的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