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燕山行

  阳春三月,恵风和畅,正是登山踏青游玩的好时节。漳浦赤岭种玉堂蓝氏族人英杰辈出,很好奇为何有如此辉煌成就,应蓝老师之约,上燕山一探究竟。


畲乡燕山行

畲乡燕山行

  

燕山位于赤岭畲族乡石椅村,是玳瑁山之余脉,海拔二百多米,仰望山尖神似燕翼,故名。巍峨的燕山似长龙从西向东蜿蜒而来,漳浦蓝氏祖祠种玉堂北倚燕山南朝天马山,座落在燕山脚下一处小山丘上。祖祠前有七口小水潭,喻意北斗七星;祠后小山坡上分布日潭与月潭,整个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日月星辰风水布局。


畲乡燕山行


畲乡燕山行


畲乡燕山行


畲乡燕山行


  蜿蜒曲折而上二里许,建于1971年的小二型松仔岭水库,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之中,目前提供附近三个村的生活饮用水。


水库左边山坡上有处古寨,相传是蓝理将军少年时练功场所。寨墙由乱石垒成,蓝理将军练功石尚在。遥想当年,少年蓝理带领弟弟们披星戴月、挥汗如雨苦练武艺的场景,恍惚就在眼前。斗转星移,斯人已逝,仅余雄壮的寨门仿佛诉说着当年盛况!


畲乡燕山行


  站在大坝北望,不远处的玳瑁山清晰可见,山麓下的蔡坑蔡氏一族,宋元明朝时期鼎盛辉煌历史已成过去,物是人非,让人不胜唏嘘。


畲乡燕山行


  蓝老参加修建松仔岭水库他时年二十岁,当时水库周边还有一个村庄遗迹,叫建安庄。周边有石屏、石靴、石宫鞋、试剑石、石盘、仙脚印等景观,但现在仅留有屋墙、石靴、石宫鞋而已,其他荡然无存。传说元朝时建安庄村子里轿子就有十三顶,村民很富裕。他们宗族聘请一个江西风水先生长住,为他们选择建造宗祠的风水宝地。风水先生为考量他们族人有没有优良品德,屡次三番出难题,最后看透他们族人胸怀狭隘,双方不欢而散,结局族人无缘得到宝地。风水先生半夜要回家,恰逢庆福公拦阻不让风水先生冒险夜行,挽留先生和他住在一起。


风水先生经过一段时间对庆福公的种种考验,宅心仁厚的庆福公以礼相待、事之以亲,深深感动了这个风水先生, 先生归家之时秘密对庆福公指出建造房屋宝地位置。当时庆福公刚从镇海卫分居苌谿(今赤岭),根基未稳,待到时机成熟遵循风水先生教导,择宝地(现在种玉堂)建房开社,果不其然,蓝氏在苌谿开枝散叶,终成浦之望族。


  数百年弹指一挥间,整个苌谿地方居民,几乎清一色是种玉堂蓝氏族人。明清两朝,文经武纬,先后涌现出数十名文官武将,史上素有“蓝氏多将才”、“蓝氏三杰”、“五代一品”的盛誉。在武功方面,有蓝理、蓝廷珍、蓝元枚等三大提督,还有八位总兵与八名左都督;科举仕途有蓝紫陶、蓝彩琳、蓝应元等三进士,还有十五位举人,拔贡出身二十七位之多;近代部级、厅级、处级干部及少将纷纷涌现,可谓是将星闪烁、文曲荟萃。


畲乡燕山行

畲乡燕山行

畲乡燕山行

  

缓步徐行回到种玉堂,蓝氏会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带我们参观了种玉堂与闽台畲族博物馆,观看了蓝氏先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创了不朽基业的图片与影像。


漳浦蓝氏能成为浦之望族,离不开“勇壮简易、所向无前”的漳浦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的一个缩影,这种精神是你我前行的力量。


畲乡燕山行


作者简介

畲乡燕山行

宽心,漳浦佛昙新安村人,实名杨志伟,自娱于山水之间。

来源:好山好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