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看到一個某方面做到自律的人,比如一個堅持健身的人、堅持學習某項知識的人、堅持業餘練習書法的人,我們的第一反應經常是:哇,意志力太強大了。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我們覺得堅持做一件事情太痛苦了,所以需要用意志力去克服懶惰,才能堅持下來。其實,用痛苦和享受來看待人們已經形成的習慣,是很片面的

沒有哪個形成習慣的行為,是一直痛苦的,每次健身運動不會只有疲憊,還會有運動後的舒暢。

也沒有哪個習慣行為,是隻有享受的,即便是玩遊戲,也不是每次都能過關,也會遇到“豬隊友”,著急、氣憤是常有的事。更不用提要頂著黑眼圈,腰痠背痛,有的還要面對家人的嘮叨和指責。

甚至有的習慣能堅持下來,可能無關痛苦和享受。比如,在路上開車的時候遇到前方有測速裝置,你一定會查看車速表,必要的時候踩下剎車以避免超速。也許你曾經為吃過罰單而痛苦過,但形成習慣之後,這個過程只是一個下意識的反應,“內心毫無波瀾”。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是否形成習慣,要看是否已經建立和維持一個相關的習慣迴路。

習慣迴路:習慣形成的關鍵

習慣是高等動物的大腦具備的一種能力,是對事物規律掌控的需要。小白鼠偶然按下按鈕得到食物,它會繼續嘗試,如果幾次都得到食物,這就成為刻在小白鼠大腦裡的規律,成為一個包含反饋的習慣迴路。以後每次想吃東西就會去按按鈕,這個動作繼續得到食物就會繼續強化這個習慣迴路。其它高等動物,貓、狗、獅子、老虎、鸚鵡、烏鴉等這些動物都有類似的學習能力。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習慣是比本能高一級的能力,是和環境互動中形成和維持的習慣迴路。習慣的形成,基於你的經歷和感受,而不是你怎樣“認為”。你認為每天背誦一篇短文能提高外語能力,並不能讓你擁有這個習慣,你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在這個經歷中體會到方法有效、感受到每天的進步,才能逐漸養成這個習慣。習慣行為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有邏輯、有道理,是有模式可循的、可重複的,也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習慣迴路包括四個節點:證據、關聯、推論、行動

掉落的食物就是證據,按動按鈕就是有關聯的動作,推論就是按動按鈕就能得到食物,於是就有了每次想吃就按按鈕的行動。

對應到人類身上,超速攝像頭就是證據,車速和限速標誌就是關聯,推論就是超過限速就會吃罰單,於是就有了遇到攝像頭就控制車速的習慣動作。

習慣迴路的形成的關鍵,是及時反饋。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能夠提供及時反饋的環境因素,才能成為影響習慣的誘因,否則不會被大腦識別為有關聯的影響因素,形成潛意識內的推論。

如果按動按鈕不是馬上掉落食物,而是一個小時之後才掉落食物,基本上沒有哪個小白鼠會學會按按鈕獲得食物。如果路上只有限速標誌,而沒有攝像頭,或者極少的概率遇到檢查超速的交警,那麼會有幾個司機能遵守限速標準?正因為攝像頭這個存在才能夠給超速行為一個及時的反饋“超速罰單”,讓證據和關聯得出一個不容置疑的推論,從而影響行動。

減肥的人,需要體重秤、皮尺,能夠得到需要的及時反饋,有利於減肥目標的實現。如果減肥所做的運動、節食等努力,三個月後才能看到結果,那麼減肥成功的人會更少。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孩子需要在學習中,細緻的目標、指標和證據,比如計算題的準確率、做題速度、練習題題的分數等等,都是取得進步的及時反饋,讓孩子與自己的努力關聯起來。如果告訴孩子只要努力,期末就能取得好成績,而不是依據知識特點制定小目標、及時衡量和提供反饋,那麼孩子很難有努力的動力。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誘因的分類

觸碰按鈕能掉落食物,超過某個速度要吃罰單,這是環境提供的無數反饋中的一小部分,環境中有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各種有關聯的反饋機制。那些和我們切身相關的反饋機制,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行為習慣。

精心設計的反饋機制能夠誘發理想行為,而我們所處的環境卻常常誘發不良行為,它在不經意間顛覆了我們的意願和判斷,很多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它改變了。

我們的大腦有意無意地處理大量來自環境的信息,並在我們的行為之間試圖建立因果聯繫,也就是我們認為的“規律”,這些因果聯繫和需求關聯在一起,成為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習慣。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大腦的習慣行為執行系統是經驗主義的,“習慣迴路”需要在經歷中形成,我們不能指望通過理智“說服”它,只能靠“訓練”它來形成習慣。

如果不能有意識地選擇和控制環境,那麼只能被動在環境影響下改變,被環境“訓練”。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和控制環境,讓它像一個精心設計的反饋機制一樣,誘發我們的理想行為,“訓練”我們自己建立想要的習慣,激勵我們向著目標不斷努力。

為了把和我們切身相關的反饋機制區分出來,我們把它們成為“行為誘因”,用來指所有能夠影響我們行為的刺激因素。

行為誘因之所以能夠影響我們的行為,是因為它和我們“想要”或者“需要”相關。

激勵性/挫退性誘因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激勵性誘因有強化作用,能夠推動我們堅持或者拓展當前的行動。在長跑比賽中,對手從身邊超過,我們會加速趕超;孩子在某個學科上比較自信的孩子,在分數被同水平的同學超越的時候,會加倍努力;在深入學習某塊知識後獲得成就感,會提升繼續學習的動力。這些都是激勵性誘因。

挫退性誘因促使我們停止或放緩當前的行動。減肥的人,經過幾天運動和節食後,體重沒有像預期一樣減少,會打消減肥的積極性;孩子的某個行為被小夥伴批評或抗議,會減少此類行為;做作業的時候付出努力,卻遇到無論如何也做不對的題目,還被批評“不是這塊料”,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強化“能力不足”的推論。這些都是挫退性誘因。

積極/消極誘因

這是誘因最重要的特點。積極誘因能推動我們成為理想的自己。身邊一個好的榜樣,家長的鼓勵,能激發孩子的動力。而消極誘因卻會讓我們變得糟糕,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說他沒那個天分,或者周圍都是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會無形中消磨孩子的積極性。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誘因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好壞之分。家長的鼓勵可以給一個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但是在另外一個孩子看來,卻可能是“令人窒息”的。

同樣的辛勤付出和關懷照料,可能誘發一個孩子的感恩,也可能誘發另一個孩子的叛逆。同樣的家長,同樣的誘因,卻產生了不同的反應。

要全面、充分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我們要更深入地觀察誘因的這兩種分類方式:激勵性/挫退性誘因,積極/消極誘因。它們反映了我們“想要”和“需要”之間的衝突和變化。

誘因矩陣

我們想要短時間內得到滿足,同時也需要長遠利益,這是行為習慣改變中的決定性衝突。

激勵性誘因引導我們為“想要”的結果努力,積極誘因引導我們為“需要”而努力。當激勵性誘因和積極誘因相一致時,即“想要”和“需要”一致時,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很多時候往往不是這種理想的狀態,要想改變就需要通過誘因矩陣來輔助我們觀察和分析這些誘因。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需要,也想要

這是我們最喜歡的區域,在這種情況下,激勵性誘因和積極誘因像重合,想要的短期滿足和需要的長期是一致的。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對孩子來講,讚揚、鼓勵、認同,以及成就感、自我效能感是此類誘因,它們令孩子現在就努力嘗試,也強化孩子為實現目標不懈堅持的行為。孩子現在就像得到它們,將來也需要它們。

需要,但不想

矩陣的右下角,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大雜燴,裡邊都是明知自己需要,卻不想要,這樣的挫退性誘因。

規則、承諾或者約定,是挫退性的,因為它會限制孩子的行為。規則的存在就是要把某些行為從孩子的選項中刪除。

但是孩子需要它們,因為遵守規則讓孩子正確行事。及時孩子的第一衝動是朝錯誤的方向前進,規則也會把他拉回正確的方向。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對羞愧、懲罰、悔恨、責罵的懼怕,是一種巨大的挫退性誘因,在孩子違反規則之後,會嚐到被挫退的滋味,讓孩子不想再犯同樣的錯誤。

挫退性誘因是一種有利的刺激因素,敦促孩子保持對長期目標的正確追求。

客觀地來講,要實現持續的進步,達到學業上的目標,或者獲得某項能力或者特長,挫退性誘因是不可或缺的。沒有任何挫退性誘因的“快樂教育”是不切實際的。

想要,但不需要

激勵性誘因和消極誘因的交集在矩陣的左上角。這種情況下,會遇到讓人分心的愉悅環境,讓人偏離目標。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在應當學習或者一項才藝、體育訓練任務的時候,卻拿起了手邊的遙控器,或者窩在沙發上開啟了手機遊戲。這就是誘惑和消遣,誘發了孩子做出不利於自己的選擇,貪圖短期滿足、犧牲了自己長遠的目標。

如果在孩子準備努力做一項練習的時候,得到“你真棒”“已經很不錯了”這樣的誇獎,從而有了藉口放鬆一點點。這時,這些“積極“的反饋,並沒有促使他前進,然而讓孩子退步了。

不需要,也不想

矩陣的左下角,這裡的誘因既是挫退性,也是消極的。這是讓人苦不堪言的絕境,體會不到做出努力能得到好的結果。這樣的環境誘發疲勞、緊張、絕望、孤獨、憤怒。即便如此痛苦,孩子也常常滯留在這裡,陷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關於“需要”,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在孩子教育上,我們常常把自己想要的,當成是孩子“需要”的,你是“為孩子好”。這兩者不是等同,甚至差異很大。我們要從孩子的認知角度,去理解和體會哪些才是孩子的“需要”,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多維度地影響孩子的認知,但是不能強加給孩子。

小練習:應用誘因矩陣,分析如何積極改變

誘因所屬的區域可能不止一個,或者還會發生變化。能否把“不需要”變成“需要”,把“需要”的轉變成“想要”的,取決於如何引導,來改變對誘因的反應。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一個對將來的學業有嚮往的孩子,所處的學校、班級學習風氣並不好,經常被冷言冷語打擊,甚至有的家庭對孩子的學業也不夠重視,缺少鼓勵和支持。

環境中沒有激勵性誘因,也沒有來自外部的積極誘因,他就會發現自己落入誘因矩陣中最尷尬的左下角。如果他能頂住這種壓力,忍受得住別人的排斥,這種孤獨會讓他更加專注、更加堅決,環境的壓力,把同伴壓力和家庭壓力轉變成了所需要的自律。從短期來看,這可能並不愉快,但是隻要這樣做,他就能從矩陣的左下角轉移到右下角。同樣的誘因和目標,卻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這並非不可能,瞭解一下你周邊的同學、朋友,一定有那麼幾個是從這樣的逆境中走出來的。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誘因矩陣是個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它使我們能夠了解生活中影響行為習慣的各種誘因,至少能夠提高我們對環境的留心程度。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我們是否處在矩陣上的積極位置。我們希望自己能在矩陣的右側,朝著自己的行為習慣目標不斷前進。

我們也可以用矩陣來分析孩子的處境,觀察和分析孩子處在矩陣的哪個位置,從而有規劃、有步驟地影響孩子,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擁有自律的能力。

我們可以做下面的小練習,來掌握如何應用誘因矩陣:

1.選擇一個正在追求或者想要追求的行為習慣目標

可以是你自己的,比如減肥、健身,提高演講能力,或者做個更有耐心的家長。

也可以是孩子的,比如按時做作業,背一篇短文,每天練琴、練球,或者養成預習、複習的習慣。

2.列出影響表現的人和環境因素

不用把一天所遇到的所有誘因都列出來,只需找準集中有關特定目標的誘因,然後判斷它是激勵性的還是挫退性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3.把這些誘因填入矩陣,看看處在什麼位置

如果你或孩子沒有實現目標,這個簡單的聯繫可以發現原因:花了太多精力在想要的事物上,對需要的事物卻投入不足。

通過這樣的練習,可以讓我們對某些誘因有更加深刻的洞察,把它們與行為習慣的成敗直接聯繫起來。

你可能在開始的時候並不熟練,沒有關係,工具的應用和習慣的養成一樣,都需要一定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理清“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做習慣的主人

瞭解習慣迴路的夠成,以及哪些誘因與習慣迴路相互作用,再通過誘因矩陣這個工具來分析,能夠讓我們明瞭,針對一個特定的“需要”的目標,是缺少激勵因素,還是抵制“想要”但是妨礙目標的事物的挫退性因素。辨別、定義這些誘因,能夠在所處環境不那麼順風順水的情況下,不被一大堆“不理想”的因素裹挾,而是能夠做出理智地選擇,有效地達成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