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跑男之宮廷謀殺版及新中式幻想

《影》、跑男之宮廷謀殺版及新中式幻想

看完《影》,

必須承認,張藝謀是影像大師。

影片通篇都是水墨畫面。

除了人的臉,還有血,一片水墨。

將傳統藝術元素融入電影影像,已經是他的拿手絕活。

但電影是要講故事的。

講故事當然要情節曲折,衝突激烈,

這一點可以做到。

論講故事的手法恐怕導演還是打不了翻身仗了,

從《英雄》,《十面埋伏》,《長城》到《影》,

它們很像,

優點很像,

缺點也很像。

張導是追求形式主義的,

這種對形式主義的極致追求奠定了他的大師地位。

然而,水墨畫原本賦予電影一種古樸、幽深的格調,

可是主演呢,多以家喻戶曉的跑男擔當,

他們演得很認真,

觀眾有時會跳脫:這可是跑男之宮廷謀殺版?

此外,導演很想說明白

每一個人物,他怎麼想的,

所有的結局

都有合理的原因。

關曉彤演的長公主青萍

在被殺之際,說:這是你的信物,還給你!

至此,無比的悲壯,一代王室之花在血腥廝殺中攔腰墜倒,成為政治博弈的犧牲品。

觀眾唏噓之時,

臺詞繼續:你竟然想娶我作妾!

於是,情緒失調:這是讓人哭呢,還是讓人笑!

關於影子境州的身世,

影片反覆提及,

影片開始不久,

都督子虞在為境州做傷口的時候,

就揭開了境州的身世之謎。

境州與小艾對話時,

也提及自己的身世,

子虞見下屬田戰時,

又重複了境州的身世。

過早揭開影子的面紗削弱了故事的神秘性,

而多次重複則更是畫蛇添足。

臺詞的絮叨,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懂;然而觀眾可能更需要一定的空間來滿足探索的慾望。

影片結尾都督夫人趴在關閉的宮門看,驚恐的表情給本片留下了懸念。這個懸念是好的。

她到底看見了什麼?

從她驚恐的表情可以推理,她看見了意料之外並令人驚恐的事情。

一、田戰揭露了境州的影子身份, 於是率眾宮廷衛士殺向境州;

二、主公沒有死,躺在宮裡的那個是他的替身。於是出現了《英雄》的場景,萬箭齊發,射向境州;

三、子虞沒有死,躺在宮裡的是他的另一個替身,他在這時穿著都督服出現了;

四、青萍沒有死,作為長公主,她在兄長幕後垂簾聽政,對兄長通過聯姻迷惑敵人的戰術應該瞭如指掌,所以她不會親自殺入敵營,而是用替身去殺楊平以解心頭只恨,同時也嚇唬一下拿她做棋子的沛良。她發現兄長被殺,會和田戰一起除掉境州,成為沛國女王;

當然,還可以繼續推斷下去,楊蒼未亡,他帶領眾將領大舉進攻,滅了沛國。

從對片中的人物喜好來看,我更願意看到第四種可能,青萍成為沛國女王,立田戰為都督,將小艾和境州流放。於是,皆大歡喜,我們喜歡的人物都有好的結果。

當然,一部深沉的電影是不允許有這樣的結局的。

影片極致的水墨視覺效果,營造了一種水墨的奢華。除了人的膚色和雪,所有的東西都以黑白灰三色呈現,服飾、宮廷布景,山水、房屋、船隻、人行走在一幅幅水墨畫中。水墨是樸素的,而水墨畫卻可以是奢華的,文藝復興和後現代的結合,方興未艾的新中式潮流在本片得到極致的印證和呈現,讓我們驚歎:原來新中式可以是這樣的!

更多歷史文章,請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