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想要品品地道的閩南老滋味,不容錯過的地方當屬泉州。香火旺盛的寺廟、韻味十足的建築、令人垂涎的街邊小吃,大概就是這裡的魅力。

今天就和LP一起深入探索這座“古早味”的城市,看看能發掘到哪些驚喜吧~下次去廈門,也順道兒把這裡安排上!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在泉州,香火旺盛的關帝廟隔壁是安靜禮拜的清淨寺;老子雕像所在的清源山有古錫蘭王子的家族墓地;家家戶戶可喝到功夫茶,也能在街角品嚐到用心沖泡的咖啡;街上既有唐朝的南音,也有“唐朝”的搖滾。胭脂紅的街巷中,古老的刻字磚塔和精美宗祠令人目不暇接。雖然在2018年,“古泉州(刺桐)史蹟”以海上絲綢之路之名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落選,但本地人表示,不論外人是否認可,老泉州的故事都在這裡。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泉州市的景點主要集中在鯉城區即老城內,且大部分免費。雖然小巷七拐八繞,但熱情的居民會很高興為你指明方向。即便迷失在閩南紅的古厝之中也不要緊,沿途無處不在的美味小吃會讓你邊吃邊歇邊讚歎。


清淨寺

9:00~18:00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熱鬧的塗門街中段有一片與兩邊閩南紅房子格格不入的建築,就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清淨寺。阿拉伯語音譯為“艾蘇哈卜清真寺”,始建於北宋1009年,是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清真寺的建築。寺如其名,與不遠處人聲鼎沸的關帝廟相比,清淨寺確實相當清淨。偶有幾個虔誠的教徒來此默默頷首,唸唸有詞。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穿過花崗岩與輝綠岩的半穹門樓,左側廢墟的綠地,曾是伊斯蘭教徒們每日禱告的奉天壇。1607年的泉州大地震震塌了巨大的圓頂,空餘殘柱數根。由於無法恢復禮拜大殿的圓頂,在公元1609年,寺內增建了一間小禮拜殿,即現在人們看到的中式風格的明善堂。這座建築同樣命運多舛,屢建屢塌,現存建築乃近代改建。但是明善堂門口的那尊出水蓮花香爐,可是貨真價實的古董。奉天壇西側建有清淨寺展示中心,介紹了這裡的歷史、建築特色以及泉州的穆斯林文化。


承天寺

8:00~17:00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初入寺門,你可能會疑惑自己是否踏入一座清幽的園林。環視周邊,盡是綠意盎然的草地,高大繁密的榕樹,以及開著荷花的太平缸。這座始建於10世紀中南唐時的古寺,本作為五代節度使留從效的南花園建造,宋代才更名為承天寺。歷經明末兵燹和清初重修,1930年,弘一法師來此弘法,一待就是十四年。如今那份隔開喧囂塵世的清靜氛圍依舊未變。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從寫著“樂臺”二字的大門進入,長長的榕樹廊道綠蔭掩映,一排七佛塔位列右側,左側依次是月臺別院和古鑄錢遺址。別院為弘一法師住錫、圓寂後的火化之地,護守院門的法師有時會關門休息,因此不一定能得見。遺址只是一片空地,石碑所寫古代閩國“永隆通寶”的陶錢範,就出土於自此處地下三米處。甬道盡頭的北側為天王殿及修葺一新的殿宇群,唯穿插其中的斑駁石經幢依舊散發古意。少了煙火繚繞,不妨在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廂房間隨心漫步。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清源山

6:00~19:00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對於擁有眾多免費景點的泉州人來說,在清晨或夜晚售票員下班以後,攀登500米高的清源山便是溜達的好所在。但對於旅行者來說,這裡最大的看點還是儒釋道的諸多舊跡,尤其是老君巖和藏傳三世佛。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從景區主入口步行約15分鐘,就到了泉州名片的主角——宋代石雕老君巖面前。這塊原本就形似老翁的天然巨巖,由“好事者略施雕琢”而成。順著路標可到與閩南有深厚淵源而遺骨於此的弘一大師舍利塔,別錯過塔內壁豐子愷先生悲切所作的淚墨畫。繼續循清源古道抵達碧霄巖,便是藏傳三世佛所在,然後下山沿馬路回到老君巖停車場,全程約2小時。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時間充裕的話,可以看著地圖一塊塊地尋訪古人“到此一遊”的摩崖石刻。從2018年5月開始,景區開通免費交通車,可直接抵達南臺,這裡是當地人最喜歡泡茶閒聊的地點,還能再去天湖吃吃農家菜。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閩臺緣博物館

9:00~17:00,週一閉館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博物館坐落在清源山腳下,也許名字並不吸引人,但在這裡逛上一個小時定能令你充滿驚喜。鎮館之寶便是大廳裡巨大的爆破畫,祖籍泉州的當代藝術家蔡國強用火藥繪出一幅高18米、寬9米的“同立,同種,同根生”的巨型古樹,視覺衝擊力極強。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博物館一樓以歷史為主線,從地理、民族、政治等角度展示了泉州發展的方方面面,當然也包括福建與臺灣在歷史上的緊密聯繫。二樓以四季為主題,用元宵、中元普度和中秋節慶為線索介紹閩南。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洛陽橋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洛陽橋建於北宋,卻不在洛陽。相傳唐朝年間,唐宣宗微服出巡至泉州惠安縣的一條河旁,稱該河周邊的風景和洛陽有些相似,該河遂得名洛陽江。此橋也因此得名。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洛陽橋的日落很出名,你可以在等待的同時好好欣賞大橋的建築工法。橋基設計為船型既可減少水的衝力,又有群船齊航的審美效果。數噸重的大石板橋面,則是利用潮漲船高的規律橫架於橋墩之上。最有創意的是為了鞏固橋基,古人於橋下養殖大量的牡蠣,這種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連橋樑專家茅以升都稱讚其為“福建橋樑狀元”。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橋南側的橋南村步行街上還有同樣建於宋代的忠惠蔡公祠(9:00~17:00)。中亭的“萬安橋記”碑刻為蔡襄手書,作為“宋四家”之一以及洛陽橋的主持建造者,此碑也為洛陽橋增輝不少。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 漫步泉州老城 -

起點:開元寺

終點:李贄故居

距離:約5 公里

需時:3~4 小時(不含遊覽時間)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Lonely Planet《廈門》IN指南提供

①開元寺對面的紫雲屏後進入象峰巷,到古榕巷的交叉口就是②南外宗正司遺址。曾為南宋管理皇族宗室事務的機構,如今僅剩石碑和塑像,是梨園戲劇團的所在地。轉入古代機構和名人府邸集中的舊館驛巷,巷口處③董楊大宗祠為全國僅有的董、楊聯宗宗祠。跨西街到臺魁巷,內有一棵枝繁葉茂的“白來葉”老樹,其葉據說可治皮膚病。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樹下緊挨著的是200多年的老號④保和堂藥鋪,僅售療瘡白塔疔膏不看病,因藥效奇佳,清嘉慶年間在閩南家喻戶曉,甚至遠銷海外。接著前往隔壁略帶文藝氣質的裴巷,巷內文創商鋪⑤大拾堂和2018年新開的創意空間⑥小西埕可以一逛。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井亭巷裡有座風水塔⑦定心塔,聳立於一戶人家的圍牆內,為古代泉州的中心。向前快到幼兒園時,有條小弄向東至濠溝墘,到通政巷左轉,每週定時免費演出提線木偶的⑧泉州木偶劇團就坐落於此。然後轉入古時達官顯貴居住、民間傳說挖出金磚的奎章巷,到中山路馬路對面的⑨基督教泉南堂,其建於清同治年間,歷經3次轟炸後得以重建,為泉州最重要的基督教堂。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沿玉犀巷前行,可達始建於西晉的⑩元妙觀,因是道教傳入泉州的第一座道觀,有“八閩第一道觀”之稱。返回後巷拐入鎮撫巷,51號是⑪黃宗漢古宅。作為清代兩廣總督,兩巷之間的磚紅清代閩南大厝均是黃氏後代的居住範圍。向南到承天巷左轉,前往由五代節度使花園改造的⑫承天寺。然後順南俊路往南於府學路右轉,看到一片廣場就到

⑬泉州府文廟了。沿塗門街向東,你將看到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⑭清淨寺和香火鼎盛的⑮關帝廟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至斜對面民權路,再接天后路,繼續往南900米抵達古樸華麗的⑯天后宮和古泉州南城門⑰德濟門遺址。這時腿應該有點酸,就到旁邊的

⑱秉正石花膏來一碗四果湯吧!行有餘力,再走萬壽路,短短200米就到⑲李贄故居。這位明代思想家因贊同商業交易、貶斥程朱理學而被同時代人認定為“異端”。

- 值得一遊 -

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正式設立市舶司機構。這一年,不僅確立官方對海外貿易事務的支持,也成功吸引各國商人至此。來自亞、非、歐的傳教士、使者、貴族、旅行家也紛至沓來,並留下獨特的宗教文化印跡。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傳入泉州,又與中國固有的儒家、道教和佛教建築共處甚至融合。

雖然在元末明初的十年戰爭中,泉州的外來宗教建築幾乎被毀滅殆盡,但今日依然有碑刻和建築構件陸續出土。現存的宗教建築中,尚有穆罕默德的門徒三賢、四賢的安葬之所靈山聖墓(豐澤區靈山公元東南角;7:00~18:00),供奉印度婆羅門教傳入中國後為民間所崇拜的白狗塑像的

白耇廟(鯉城區縣后街和模範巷交界處;8:00~17:30),中國唯一現存的摩尼教寺廟草菴(晉江市蘇內社區113號;8:00~17:00),以及開元寺大雄寶殿月臺下印度教寺獅身人面石刻。


- 怎能不吃?-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來到泉州,吃貨們就請鬆開腰帶吧!一頭扎入傳統小吃聚集的西街老巷、各式飯店扎堆的溫陵路美食街,以及時尚創意菜和異國餐廳遍佈的泉秀路領SHOW創意園區。別錯過醋肉、浮粿、碗糕等小食,攤販們只在學生放學時現身。美食之城的深夜也很精彩,每晚10點左右,文化宮、西街鐘樓下,以及江濱路各大排檔就開始熱鬧起來,部分海鮮排檔還會預備篩盅,吸引呼朋喚友的食客。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不容錯過的百年老味道

在泉州,百年老字號並不算稀有。歷經歲月的淬鍊,不論它們是否符合旅行者的腸胃,都得承認,這些確實代表了本地最長久的味道。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林記正泉茂綠豆餅

7:00~21:00

萬壽路147號,天后宮斜對面

始創於清咸豐六年(1857年),現做的傳統糕餅內餡綿軟,清甜不膩。


郭記塗門貢糖

8:00~22:00;百源路23號

創立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為閩南先民敬奉朝聖的貢品。


藍氏鐘樓肉粽

8:30~23:00;東街19-21號

誕生於清光緒十三年間(1887年),在糯米粽裡夾上五花肉、香腸、香菇、蓮子和鹹蛋黃,已成經典味道。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好成財牛排館

10:00~24:00;塗門街宣武巷口

始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牛肉由多種香料燜煮,入口香汁濃郁,記得再配上一碗鹹飯。


亞佛春餅老鋪

5:30~20:00;西街165號

1913年開始歷經三代,潤餅薄如紙張卻十分Q彈,每至清明時,許多本地人都會來此排隊買餅。可惜內餡可能不太符合外地人的口味。


源和堂蜜餞

8:30~22:00;中山南路609號

始創於1915年,醃製的果乾適合當茶點。橄欖、蜜餞都比較受歡迎。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由圖蟲提供


這個距廈門1小時動車的寶藏地

絕對值得你專程前往

你有沒有私藏的古早味?

歡迎在評論區安利~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探尋閩南古早味,泉州你不容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