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精神病”關進藥物的籠子,精神病患者的真實感覺是什麼?

一名3歲男童正在街上拿著掃帚玩耍,一名黑衣男子突然衝出,對著孩子就是一腳,打倒後用掃帚猛打孩子,並反覆猛踩孩子的頭和身子,殘忍行為持續了半分鐘左右。後來證實,傷人男子是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目前已被刑事拘留,正面臨精神病司法鑑定。

據悉,傷人男子在提審時言語較為混亂。因此,該男子目前很有可能處於疾病的發作期。該男子所患的精神分裂症屬於一種重性精神疾病。


將“精神病”關進藥物的籠子,精神病患者的真實感覺是什麼?

類型:精神病人的“交、武、花、政”

部分重性病人在疾病期受到幻覺、妄想等精神症狀的影響,可能會出現衝動攻擊、傷人毀物的行為。比如,病人的症狀是幻聽,憑空聽到的聲音是“這個人是壞人,你該去殺了他:”那麼病人就真的可能會在症狀的驅使下去殺人。假如病人的症狀是妄想,病態的想法是“這個人要害我!”那麼病人出於報復或自衛,就會攻擊他妄想中的那個敵人。另外,其他一些精神症狀也會促使病人表現出攻擊行為,比如情緒上容易激惹。當然,不是所有的重性精神病人都會出現攻擊行為,在精神疾病的司法鑑定領域,對病人的異常行為表現有個簡單實用的分類:文、武、花、政。
“文”是指病人只有異常的精神症狀,但沒有明顯的衝動怪異行為,也即很多症狀不是外顯的,表現較為安靜;“

武”則是指病人具有打人罵人、衝動攻擊行為的病態表現;

“花” 則是指病人追逐異性、舉止輕浮,本能活動亢進;

“政” 則是指病人在現實基礎上產生的一些偏執觀念,反覆上訪、告狀,難以勸止。

通常,對他人及社會公共安全危害最大的,就屬動“武”的病人。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動“武”的病人佔有較大的比例,已經成為治療、預防和管理的重中之重。

將“精神病”關進藥物的籠子,精神病患者的真實感覺是什麼?

現狀:精神病專科醫院不足, 精神科醫師匱乏

目前在北京,住院及門診的重性精神病人一旦確診,都會實行“重性精神疾病”上報。當然,除此之外的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神經衰弱等都不在上報之列。重性精神疾病的信息上報之後,就會傳達到社區或村委會,以便所在地的管理部門監管。有些社區或衛生部門還會為重性精神病人提供免費的藥物治療。
但目前存在一個較為嚴峻的事實是,全國的精神病專科醫院嚴重不足,精神科醫師更是匱乏。

相當多的縣級城市是沒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的。因此,很多精神病人的診治、複查就面臨著很多現實困難。而像精神分裂症那樣的重性病人需要的又是長期甚至終生的治療,因此這對供需之間的巨大落差,為很多悲劇埋下伏筆。不少病人就是因為停藥後病情復發的,而家屬如果再抱有僥倖心理、觀望態度,拖著不去看病,疾病復發後的結局則很有可能變得難以收拾。

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很早以前就開發了一種長效的藥物,短則兩週、長則四周左右肌注一次針劑。兩次注射間期,幾乎可以不必再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家屬如果能夠想辦法就近將患者的長效針劑按時按量地用了,比如在衛生室,就可以省卻了諸如監督服藥、強制服藥等日復一日的環節。最主要的是,這種針劑非常便宜,一針大約只有幾十元錢。這個方法對地處偏遠的病人及家屬來說,可謂是一個相對的省心省力的辦法。即使針劑不能完全控制症狀,但大抵可以控制患者興奮衝動的傾向。相比用繩子捆、用鏈子鎖等機械性約束的方法,藥物可謂是一種化學性約束。 儘管長效針劑也有其不完美之處,比如用藥之初,副作用會偏大等等,但也不失為一種簡單可行的辦法。

但這種長效針劑已經問世多年,為什麼沒有被患者家屬廣泛認可呢?其實不止是針劑,即便是片劑的藥物,很多家屬也覺得副作用大,或擔心吃傻了或者像化療藥物那樣傷害身體。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誤解。誠然,一些傳統的抗精神病藥服用之後,確實會讓患者看上去目光發呆,身體僵硬。但相比獲得的症狀改善而言,這些副作用真的可以忽略。另外,還可以服用一些處理這些副作用的其他藥物。.最主要的是,現在很多新型的抗精神病藥,其副作用相對老藥而言已經很輕微了。只是相對的,價格也會較高。

將“精神病”關進藥物的籠子,精神病患者的真實感覺是什麼?

洛川男子的傷童事件還有一個時間背景,就是發生在春季。患者的家屬也表示,春秋季他容易發病。民間有個通俗的說法:菜花黃,痴子狂。說的就是精神病人在春天更容易病情復發或加重。事實也確實如此,不少精神病人的傷人事件都是發生在春季。因此,對於具有監護責任的家屬來說,在春天、秋天這些相對特殊的季節,應該適度提高警惕,加強監管力度。當然,部分病人會有自己容易波動.的特殊時期,比如最初發病時的季節等等,家屬需要予以特別的關注。

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禍,已經得到了國家衛生、民政、公安、社會保障等很多部門的關注。隨著國家對精神病院建設的投入增加,對精神衛生人才的不斷培養,對精神衛生防治網絡的不斷建立健全,精神病人對他人及公共安全的危害也會控制得越來越好。那時,患者的症狀就會完全地被關在“綜合治療”的籠子裡,而不僅僅依賴藥物。

文/宋崇升(北京回龍觀醫院)2015年05月12日星期二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