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勢洶洶,養豬龍頭佈局屠宰,傳統屠宰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導語】 2020年開始,前期補欄的產能陸續開始釋放,加上“雙疫情”對終端豬肉消費有一定壓制作用,無疑也減碼豬價反彈的勢頭。屠宰企業採購壓力有所緩解,但銷售壓力尚存。業內人士多認為9月之後豬價或開始下滑,傳統屠宰業將迎來春天,但潛在威脅已開始展露龍頭,本文將對未來局勢發展做簡要闡述。

高價豬肉壓制消費,國內屠宰企業產能閒置

來勢洶洶,養豬龍頭佈局屠宰,傳統屠宰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據農業部發布的定點屠宰企業月度屠宰量數據顯示,2019年7月前,國內定點屠宰企業總屠宰量整體維持在1500.00-2500.00萬頭/月,但自2019年8月開始,月度宰量由1730.34萬頭逐步下滑至1122.40萬頭。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因節日集中提振,加上季節性消費旺季的影響疊加,月度宰量短暫上漲至1509.34萬頭,2020年2月,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延遲,加上豬肉消費疲軟等多重因素干擾,企業月度總屠宰量下滑至歷史低點的832.09萬頭。

一般屠宰企業的月度屠宰量與生豬價格呈現負相關的關係,尤其在去年10月後豬價長期居於34.00元/公斤以上的高位時,負相關關係更為凸顯。從下游端來看,國內生豬鮮肉銷售渠道主要包括農貿市場、現代零售商(超市和大賣場)、酒店及餐廳以及零售店,其中傳統鄉鎮的農貿渠道以銷售熱鮮肉為主,佔比在50%左右;而大規模屠宰企業產品結構以冷鮮肉和冷凍肉為主,銷售渠道以冷鮮豬肉農批中心和深加工企業為主。

當前受高豬價、低消費影響,屠宰企業產能大量閒置,開宰企業產能利用率普遍偏低。未來豬價下滑後,豬價季節性週期變動特點將變的明顯,企業凍品遠期收益增加,也有利於屠宰企業盈利值提升,但“春天”還遠遠未至,養殖龍頭紛紛佈局下游,且私屠濫宰屢禁不止,未來如何應對危機和迎接挑戰?

來勢洶洶,養豬龍頭佈局屠宰,傳統屠宰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對於來勢洶洶的養殖龍頭的下游佈局,傳統屠宰業將如何應對?

1.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優勢資源整合。2018-2019年國內規模化養殖程度已明顯提高,年出欄50萬頭企業生豬出欄量佔全國總出欄的比重已提升至11.41%。但屠宰行業的頭部企業佔比仍較低,行業集中度提升潛力巨大。加大產業鏈結構調整,加快優勢資源整合,有利於應對養殖行業佈局下游的集體衝擊。

2.發展低溫肉製品,提升冷鏈物流能力,開發南方人口集中市場。目前冷鮮豬肉消費地仍以京津、長三角和珠三角為主,低溫肉製品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接受,未來南方人口集中地仍可能是冷鮮肉集中消費的潛在市場。發開低溫肉製品,提升冷鏈物流能力,也有利於提升產品銷售的渠道半徑,佔據更大的市場。

3.點對點原料採購對接,減少成本。目前,國家倡導豬肉生產質量合標,且源頭可溯。點對點生豬調運,一定程度減少中間商的經濟費用,也提升生豬採購的安全係數。西北、西南雲貴、東北等地長期豬價偏低,提升冷藏車的儲運保鮮期,加快低價肉向高價銷區遠程調動,也可提升盈利空間。

4.低價進口豬肉,肉製品成本控制能力進一步強化。我國與美國、巴西等地相比,生豬養殖成本仍偏高,這也導致未來進口豬肉與國產肉相比,仍有較大的價格優勢。企業低價進口豬肉進行化凍銷售或分割入庫,控制肉製品成本也是可行道路之一。

來勢洶洶,養豬龍頭佈局屠宰,傳統屠宰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總之,2019-2020年,是屠宰企業和養殖企業休養生息的兩年,也是行業轉變的關鍵兩年,在這個過渡期,傳統屠宰業仍將在艱難中調整,迎接未來的行業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