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發行“量升價跌” 一季度回暖至7000億

信託發行“量升價跌” 一季度回暖至7000億

隨著疫情的向好和復工復產的不斷加大,我國信託業迎來發行的“小陽春”。用益信託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來共發行7643款,融資規模7139.3億元的集合信託產品。其中3月份共發行2075款2634.6億元,相較於2月份的1374款1543.8億元的規模,融資金額上漲70.6%。

用益信託數據顯示,上週共有249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環比增加63.82%;募集資金221.53億元,環比增加131.75%;2020年一季度共有62家信託公司募集成立集合信託產品6325款,環比減少6.59%;募集資金5535.57億元,環比下滑6.34%。

在信託發行衝量的同時,發行價格卻呈現下滑的態勢。用益信託數據顯示,今年發行的7643款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期限為1.94年,平均年收益率7.75%,相較於去年同期的8.24%平均年收益率,其融資成本有明顯下滑。具體來看,一季度投資於房地產、基礎產業、金融機構領域的信託產品收益率總體略有下降,投資於工商企業領域的信託產品收益率總體略有上升。

在業內專家看來,今年來信託發行呈現“量升價跌”的趨勢,主要因為受前期監管收緊和疫情持續向好影響。以房地產信託為例,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房企面臨停工和銷售停擺,各地嚴格的疫情管控令信託項目人員很難出差進行盡調,儘管部分信託公司嘗試用無人機進行輔助工作,但還是難以完全替代。另一方面,房地產信託的總額規模仍然受到嚴格限制。記者瞭解到,監管機構對於2020年房地產信託的規模仍有硬性要求,即原則上2020年各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資產餘額不得高於2019年末存量規模。因此,在年初的淡季中,各家信託公司相對謹慎。(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