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普陀山先行去海城,兩個大悲寺,以飯做區分

2014年夏天,我從牡丹江出發,開始了自己那年的朝聖之旅。2013年去過了五臺山,所以這次出行目的地很明確那就是普陀山,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再去九華山,因為普陀山在浙江,九華山在安徽,兩地相距較近。不過在去普陀山之前我先要去一個地方,是自己聽聞並嚮往了很久的一個地方,那就是遼寧海城的大悲寺。以下為了方便敘述,我都按照當時的狀態來描述書寫。

朝聖普陀山先行去海城,兩個大悲寺,以飯做區分

遼寧海城大悲寺

從哈爾濱乘車到海城大概需要十個小時,我坐的是硬座車,晚上八點上車,早上六點多到海城,之所以不坐臥鋪,是自己認為出行既然為參訪求道,多吃點苦頭應該是好事。雖然一夜半睡不睡、想睡沒法睡的滋味真不好受,但下車之後在海城吃完一頓早餐,立覺精氣神又回來了:海城的早餐雖然也都是很普通的包子,粥,小菜,油條等,但價格便宜,味道也不錯,一口親切的東北話,也讓人感覺好像沒有離家多遠,於是對這個小城的第一印象出奇的好。

朝聖普陀山先行去海城,兩個大悲寺,以飯做區分

海城在全國百強縣位列前十

作為縣級市叫它小城當然沒啥問題,但實際來說,海城的經濟發展在東北算是很好的了,能排到全國百強縣的前十。在東北經濟衰退人才外流的內憂外患裡,又有江浙魯一派強手林立的縣市中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難得。這也是海城人民勤勞智慧的一種體現。話扯遠了,接著說去大悲寺。大悲寺不在海城市裡,而在距離海城7公里的毛祁鎮。火車站前就有去那的小客車,倒是很方便。

朝聖普陀山先行去海城,兩個大悲寺,以飯做區分

海城火車站

剛坐到車上,售票員就問道:“你去哪個大悲寺,是吃一頓飯的,還是三頓飯的”。把我問的一愣。上網一查,我這才知道,原來海城真的有兩個大悲寺。除了嚴格按照古制日中一食,持不捉金錢戒的妙祥法師住持的大悲寺,另有一個就在海城邊上以某居士為主導的大悲古寺。差了一個字,但都包含大悲寺三個字,難怪售票員會這麼問。那我當然是去吃一頓飯的大悲寺了,一頓飯即為日中一食嘛,這才是我想要去的地方。

朝聖普陀山先行去海城,兩個大悲寺,以飯做區分

大悲寺僧團堅持日中一食

在網上我瞭解到大悲寺不收任何金錢供養的,於是我就在海城提前買了一桶豆油,算是自己對寺院一點小小供養的心意吧。一路顛簸大概用了二三十分鐘終於到了大悲寺,七公里路之所以走這麼慢,是這個車一路上見村就停,見人就等,所以才慢了些。下車之後其實離大悲寺還有一段不近的距離,走到一個像門衛室的小房前,門口有塊牌子上面寫著:大悲寺是修行道場謝絕個人遊玩參觀。立馬一種敬意油然而生,我跟裡面的值事師父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並給他看了我的皈依證。他收下了豆油,告訴我說所有供養的東西都放到這裡,過後會統一送到大寮去。並告誡我說大悲寺不允許私帶任何食物進去,因此問我包裡還有沒有吃的,沒辦法,我把自己包裡的一些水果也乖乖地交了上去,揹著包繼續向大悲寺的山門走去。(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