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是什麼意思呢?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10月7日-9日交節。今年的寒露節氣是2020年10月8日,陰曆八月二十二日,星期四。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之後,熱氣消退,寒氣漸生,天氣漸漸轉寒,為了保暖,儘量不能再露腳了,因為寒氣由腳底生,故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

農村俗語“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是什麼意思呢?


除了反映氣候變化,寒露節氣也正是金秋九月秋熟作物成熟、越冬作物開始播種的秋收、秋種大忙季節。寒露時節,北方正值夏玉米大豐收,冬小麥種植的農忙時節。因此,農諺經常有說“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這句俗話的本意是說秋分節氣種麥早了,霜降節氣又遲了,而寒露節氣正是種麥的最合適時間。還有一句農諺“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也是和“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有異曲同工之妙,意思都是說寒露節氣才是種麥的最合適時間,莊稼人只需在寒露節氣點下一碗小麥種子,來年就可以收下三斗的糧食。

農村俗語“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是什麼意思呢?


那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其實,這種說法應該只是指中原地帶,因為很多農諺都是發源於中原地帶,放到其他地區不一定適用。畢竟農諺的地域性,實際上反映了農業生產的地域性,不同地區作物種類不同,播種、收穫季節也會不同。

因此民間才有了“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鬆”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從寒露節氣到霜降節氣,還沒種麥的話,也不用慌張,而從霜降節氣到立冬節氣,麥子還沒種上的話就要加快速度了,不能再放鬆了。

農村俗語“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是什麼意思呢?


而農諺所說的種植小麥的三個時節,只有比較冷的地方才在秋分這個時候種植,而比較暖和的地方就可以在霜降這個時候種植,大部分地方都是寒露時候種植的。俗話說“要得苗兒壯,寒露到霜降”,一直到霜降前後,過冬小麥種植完成。

更何況現在農業科技也很先進,各地種植小麥時間,農業部門也都會有精確的指導。然而,現在的秋收、秋種基本上都是靠機器,進度特別快,雖然小麥播種是大事,但各地的具體播種時間還要根據小麥品種、天氣、土壤、墒情等等實際條件靈活把握。

農村俗語“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鬥”,是什麼意思呢?


所以說,節氣時間對農業種植的影響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只供參考。但是二十四節氣是古代用於指導農業生產的補充曆法,是凝聚著我國古人的觀察總結智慧而形成的規律。現如今的我們應該遵守自然規律,尊敬先人智慧。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莊稼人忙忙碌碌也是開心的。又是一年種麥季,你家的麥子種上了嗎?提前預祝明年春天獲得大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