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純正的皇室血統,近幾年卻一路下坡,恐成車界的愛新覺羅氏?

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作為擁有著英室貴族血統的頂級豪車品牌-捷豹路虎,過去都一直像位雍榮華貴、不可覬覦的貴族"淑女",本應是高高在上的模樣,是被羨慕的存在,可如今看來,那份尊貴卻顯得有些徒有其表。

本是純正的皇室血統,近幾年卻一路下坡,恐成車界的愛新覺羅氏?

本是純正的皇室血統,近幾年卻一路下坡,恐成車界的愛新覺羅氏?

捷豹路虎於2004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08年被印度塔塔收購。捷豹路虎也曾創下在中國市場一年的銷量超過歐洲市場總和的成績。可這份輝煌卻在和第二年的比較下變得不那麼真實。對於中國市場捷豹銷量的下降,捷豹官方甚至將銷量滑坡的原因歸咎於中國市場政策,可這樣的藉口,在與其它進口豪華品牌的大銷量比較下,顯得有些說不過去。曾經的貴族現在卻淪落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自負的捷豹路虎到底何時才能認清現實重回巔峰?

無奈的現實,被擁護者所拋棄

本是純正的皇室血統,近幾年卻一路下坡,恐成車界的愛新覺羅氏?

捷豹路虎對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以貴族、精英階層為主要目標客戶群體的豪華品牌。擁有皇室貴族頂級豪車尊稱的捷豹路虎,一直都固執的認為自己還是那個受著女王青睞的英倫貴族品牌。可進入中國市場後,捷豹的立場卻顯得有些尷尬。

捷豹路虎曾以為自己的目標客戶會是那些政府秘書等精英人群,可實際上卻被一群大金鍊子小金錶,一天三頓小燒烤的社會大哥們所喜愛。社會大哥們以其霸道專橫的立世之道,成功的將典雅的女王座駕打造成為破壞社會規則的工具。這讓捷豹路虎車主群體社會形象坍塌,被應擁護它的精英階級所拋棄。

漏洞百出,被擁有者所唾棄

本是純正的皇室血統,近幾年卻一路下坡,恐成車界的愛新覺羅氏?

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英國品牌車,經歷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打擊和發展,不應該與沒有可靠性產生密切聯繫。可從現在來看,捷豹留給我們的印象卻很多時候都離不開質量以及高企的售後維修成本。即使曾收購過捷豹的寶馬,卻花了很大力氣解決捷豹一直存在的漏油問題,可得到的結果卻還是:"不漏油的捷豹還是捷豹嗎?"

在《美國2018年新車質量調查報告》中,捷豹路虎毫無懸念墊底。捷豹利用飲鳩止渴的方式在終端市場方面大幅降價,可得到的結果卻也不過是大量消耗捷豹品牌的品牌溢價得到的銷量突飛猛進。捷豹中國市場銷量增加的那幾年,投訴與銷量成正比,即使在二手市場,本價110萬元的捷豹也只能淪落到50萬元都不一定有人會要的境地。這樣的數據下,誰還敢花錢去碰運氣?

美好的夢境,該被誰來拯救

本是純正的皇室血統,近幾年卻一路下坡,恐成車界的愛新覺羅氏?

剛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的捷豹,是帶著皇室貴族的光環進入的,可被印度塔塔收購後,被塔塔增添了新的精神buff,曾經的貴族氣息卻蕩然無存,反而蒙上了一陣阿san的韻味。可即使如此,一個歷史悠久的汽車品牌也不應該因為換了一個"領導者"就變得失了方向。

本是純正的皇室血統,近幾年卻一路下坡,恐成車界的愛新覺羅氏?

捷豹為打開中國市場,2012年11月由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捷豹路虎汽車公司出資建成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家中英合資的高端汽車公司。名字雖然好聽,但實際用處並不大,捷豹路虎仍舊無法定位準確自己的市場,捷豹拿大眾化品牌的產品思路來營銷自己的小眾化產品。拿國產捷豹系列轎車為例,為了滿足轎車內部大的空間需求,加長了軸距,但卻使原有的典雅英國車變成了一種拖沓,這樣同質化的形象,面對像BBA一樣的車型,怎麼能有勝算?

捷豹路虎無法認清自己的定位,仍自負的以英國貴族自稱;無法改變自身的不足,各種因產品問題的投訴層出不窮;無法找準屬於自己的市場方向,這樣的捷豹路虎又怎能重回巔峰?得不到認可與擁護的"貴族",除了被"推翻"還能有什麼樣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