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易建聯——從NBA到國家隊,男籃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引言: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輝煌的背後都是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努力打拼、都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經歷。體壇明星易建聯,如何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蛻變為如今的男籃一哥?

易建聯,我國著名籃球運動員,現役男籃一哥。易建聯算是年少成名,15歲入選廣東東莞銀行隊,成為一名職業球員:17歲受到青睞,入選國家隊:18歲時,成為CBA有史以來最年輕的MVP。

回顧|易建聯——從NBA到國家隊,男籃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易建聯的NBA之旅

易建聯廣泛受到關注應該是07年,也就是這一年,易建聯以第六順位被雄鹿隊選中,逐步開啟他的NBA之旅。那時候,除了姚明,易建聯應該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籃球運動員了。

剛剛進入NBA的易建聯,就像當初的姚明,一開始並不是太順利。突然從一個國家到一個國家,從熟悉的聯賽到一個陌生的聯賽,的確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對於易建聯來說,他需要適應不同的文化習俗、不同的語言文字;不過挑戰最大的還是打球方面,他需要面對更高質量的聯賽、更激烈的對抗。在這裡,是強者的天下,每個人都是經過百裡挑一的,稍微弱點,就會被淘汰,嚴格遵循著物競天擇的規則。

回顧|易建聯——從NBA到國家隊,男籃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易建聯受到的質疑

雖說易建聯是CBA聯賽裡面的佼佼者,可是剛來到NBA,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在身體對抗方面偏軟,比賽數據方面不是特別顯眼,加上姚明在NBA裡面的出色表現與其形成對比,所以國內一些球迷對易建聯的表現不是很滿意,開始有了批評的聲音,更有甚者,起了帶有侮辱性的外號,叫什麼‘‘一板’之類的。聯賽中遇到的挑戰和一些球迷的不理解,給易建聯帶來了些許壓力。不過他一直在默默努力,想要證明自己。


回顧|易建聯——從NBA到國家隊,男籃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易建聯在NBA的表現

在NBA打球的易建聯,有過輝煌、也有過遺憾。在雄鹿期間,易建聯當選過最佳東部新秀,投籃命中率達到40%以上,可是好景不長,因為傷病導致出場時間受到限制,無法有更加出色的表現,不久,被交易到籃網。在籃網兩個賽季,易建聯的表現還是不錯的。08到09賽季,易建聯平均出場時間為23.3,投籃命中率為38.2%,三分命中率為34.3%,罰籃為77.2%,場均得分為8.6:09到10賽季,平均出場時間為31.8,投籃命中率為40.3%,三分命中率為36.6%,罰籃為79.8%,場均得分為12。之後到過多個球隊打球,可是比賽數據不太理想。

易建聯的NBA生涯不算特別出彩,可是也是不錯的。其中最令人遺憾的就是,易建聯因為性格等原因,無法在NBA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是在球迷心中,易建聯還是一位不錯的籃球運動員。

回顧|易建聯——從NBA到國家隊,男籃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相比於在NBA的表現,易建聯在國家隊的表現在球迷的心中分量更重,也就是在國家隊的表現,讓易建聯逐步成為現役男籃一哥

易建聯在國家隊的表現

易建聯在國家隊打球,開始讓球迷折服的應該就是08年奧運會了。那一年,在姚明、王治郅、易建聯等人的帶領下,男籃取得了排名前八的好成績。那一年,雖說主角是姚明,可是易建聯的表現依然十分出色,例如隔扣安東尼、絕殺擁有諾維斯基的德國隊,這一幕幕成為男籃的經典鏡頭。那一屆奧運會,據統計,易建聯出場6次,場場首發,投籃命中率為52.7%,三分命中率為22.2%,罰籃為90.9%,還有1.66個搶斷,場均得分為9。

姚明退役以後、王治郅逐步進入職業生涯後期,中國男籃的大旗慢慢交給了易建聯,他也一直把這面旗幟扛在了肩上,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慢慢蛻變為男籃一哥。作為姚明、王治郅之後的又一個男籃領袖,易建聯這一路上不容易。

回顧|易建聯——從NBA到國家隊,男籃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成為男籃一哥的道路上,免不了批評質疑

08年奧運會拿到前八名的好成績以後,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個開始,認為男籃之後肯定會獲得更好的成績,可是期待還是敵不過現實。姚明退役後,男籃在國際賽場上的成績並不理想,接連遭到了挫折。12年和16年奧運會,男籃在比賽中一勝難求,與08年相比,形成巨大的落差,很多人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開始跳出來批評男籃,從教練到球員,幾乎都受到了批評。俗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作為球隊的領袖和老大哥,無法帶領球隊獲勝,易建聯遭受了更多的質疑,一些人認為他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袖,還拿出男籃以前的成績進行比較。

實話實說,姚明帶領下的男籃確實輝煌,在國際賽場上也贏過較多的比賽,更重要的是,能與強隊硬碰硬,有時候絲毫不落下風。可是那時候的姚明身邊都有誰?有王治郅、易建聯、朱芳雨、李楠等得力助手;反觀易建聯時代,隨著這些人的退役,球隊的整體實力有了下降的趨勢。籃球是一個團隊運動,更加看重的是整體的實力,單憑某個人,還是無法取得好成績。

回顧|易建聯——從NBA到國家隊,男籃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一些人質疑易建聯,認為他在國家隊時期作為較少,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的領袖。可是你們是否瞭解?在男籃低迷時,是易建聯一次次把男籃扛在肩上。

如何逐步成為男籃一哥,用比賽數據說話

04年奧運會,易建聯出場時間為11.6分鐘,投籃命中率為20%,罰籃為58.3%,場均得分1.83;08年奧運會,易建聯出場時間為29分鐘,投籃命中率為52.7%,罰籃為90.9%,場均得分為9;12年奧運會,易建聯出場時間為32.6分鐘,投籃命中率為42%,罰籃為65%,場均得分為14.8;16年奧運會,易建聯出場時間為32.8分鐘,投籃命中率為43.9%,罰籃為74.2%,場均得分為20.5。

回顧|易建聯——從NBA到國家隊,男籃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成為男籃一哥,要用實力說話

12年奧運會小組賽,面對擁有加索爾和伊巴卡的西班牙男籃,易建聯個人砍下30+12的炸裂數據,完爆加索爾和伊巴卡。也就是那一年,西班牙男籃與美國男籃決賽中相遇,西班牙男籃差點幹翻美國男籃,可見那屆西班牙男籃的實力,易建聯能拿到這樣的比賽數據,實屬不易,沒有實力是達不到這樣的高度的。

16年奧運會,男籃再次與美國男籃相遇,這次少了姚明、朱芳雨等人,與美國隊的比賽異常艱難,更不用說對方有著杜蘭特、歐文、安東尼等球星。可是易建聯毫無畏懼,依然有著精彩的表現,拿下25+的數據,這可是面對美國男籃,很少有人能有如此表現,可見易建聯個人的能力。

回顧|易建聯——從NBA到國家隊,男籃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球迷認可才是一哥

談及19年男籃世界盃,是很多球迷心中過不去的坎,其中最為遺憾的就是惜敗波蘭男籃,一片大好形勢就這樣被毀了,讓男籃衝擊奧運會的難度大大增加。這一次世界盃,面對波蘭男籃和尼日利亞男籃,易建聯分別砍下24+和27+的數據

,這兩場比賽算得上是易建聯國家隊生涯最為精彩的兩場比賽了,不過因為一些因素,男籃還是輸了。但這一次,很多球迷認為,雖然輸了比賽,可是易建聯沒有輸。確實,看過比賽都知道,這位球隊的老大哥在球場上拼盡了全力,把他的一切都貢獻在了球場上,他的心中十分渴望勝利。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發揮的好,誰表現的不盡人意,都看在了眼裡,同時記在了心裡。

男籃一哥,必須有責任心

奧運會落選賽,我們面對的是十分強勁的對手,出線希望渺小,可依然還是男籃一哥易建聯帶隊。作為球隊老大哥,每一次球隊有需要,易建聯都義不容辭的衝在了最前面。

回顧|易建聯——從NBA到國家隊,男籃一哥是怎樣煉成的?


點評:易建聯NBA生涯不算完美,可也算是姚明之後成就最高的國內籃球運動員。從年輕小夥到如今的男籃一哥,是易建聯靠努力、自律、拼搏得來的。在一些人看來,他可能算不上突出的男籃領袖,可這些年確確實實是他把男籃扛在了肩上,帶領男籃前進,所以男籃一哥的稱號問心無愧。

結語:一哥是怎樣煉成的——有責任心、有榮譽感、要自律。易建聯與朋友相聚,不抽菸、不喝酒,平時飲食方面十分注重,一律不碰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食物。休賽期期間,為了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和提高自身實力,易建聯經常自費到美國進行個人集訓,不貪圖享樂。在男籃遇到低迷時,易建聯把大旗扛在肩上,受到質疑批評時,不盲目為自己辯解,用實力證明自己。易建聯個人還熱衷於慈善事業,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無論從球技還是為人處世方面,易建聯都為我們詮釋如何成為男籃一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