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近日,浙江義烏公安接到報警稱,一位男孩在車後畫上“SOS”的緊急呼救信號。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據瞭解,原來是因為孩子不願意補課,父親一怒之下便強行開車載孩子到奶奶墳前懺悔,孩子才報的警。

據悉,孩子只是成績排名降到十名外,這位父親不僅強制要求孩子去補課,還斥責道:“對不起奶奶,知道吧!你是奶奶一手帶大的。”

其實面對成績退步,孩子心裡本來就有受挫感,無形中會給自己施加很多壓力。

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鼓勵。可是父親卻採用極端的逼迫方式,不僅使孩子產生負罪感,甚至會物極必反,造成孩子厭學、抑鬱等精神疾病,令孩子無力承受。

就像網友@是什麼的了說的,孩子本來壓力就大,還帶孩子去墓地,用去世的親人來增加他的壓力,這種方法劑量太猛,孩子會承受不住。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果然,孩子在聽完父親的話後,情緒立馬崩潰,內心產生反感和反抗情緒,直接衝著父親大吼:“一定要這樣嗎?我就不去,我再也不去了。我以後就考不及格怎麼樣。我掉到不及格行了吧,你滿意了吧!”

對於孩子來說,成績固然重要,但成績卻不能代表一切。可很多父母卻常常用成績綁架著孩子,只關心成績,看重成績,把孩子逼進了壓力裡。

可知?那些被成績綁架的孩子,活得有多壓抑?!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焦慮成績,是父母以愛之名轉嫁了自己的期望

為什麼父母會焦慮成績?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秀,有一個更好的未來。而通往美好未來的唯一捷徑就是好好學習,考上好的大學。

所以一旦孩子成績不好,父母就會產生焦慮感。

但,其實父母的這種焦慮感,是以愛之名把自己的期望轉嫁給了孩子。

就像《為何家會傷人》裡說:

父母,他們自己的成長停滯下來,對自己能否適應這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焦慮,但他們不是通過自己的成長去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更多地寄託在孩子身上,結果讓孩子承受了雙倍的壓力。

綜藝節目《放學後》有一期節目,四年級的丁丁雖然成績優異,始終排在班級前三名,但媽媽卻並不滿意。

她因為自己當年沒有考上好的大學,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就不停地要求丁丁要努力學習,爭取樣樣得第一。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孩子放學回來只是佔用吃了一個橘子的時間,媽媽就立馬火冒三丈,數落一通,稱:孩子沒有時間可以浪費,馬上就小升初了。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孩子喜歡跳舞,就算練習劈腿也要邊寫作業,否則乾脆別跳了。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背誦的分數只是沒有達到優,得了B+,她便斥責道:這加號和B放在一起根本沒用!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在媽媽不停地施壓下,丁丁終於無法忍受,憤怒地衝媽媽大喊:“你要是再說我,你就別回來了!”

紀伯倫說:你的孩子只是藉助你而來,並非因你而來,他與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以愛,卻不能給他以思想,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

孩子並不是父母理想的自我,他們是獨立於父母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去實現。而父母的理想也應該由自己去實現,父母不滿的現狀也應該由自己去努力改變。

把自己的理想轉嫁給孩子去實現,只會令孩子無力承受,不堪重負。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成績,成了父母控制孩子行為的遙控器

孩子成績不好,父母會怎麼樣?

綜藝節目《少年說》裡有一個女孩叫塗思睿,她從三年級開始,堅持用寫小說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至今已寫了56本,總共有30多萬字。

因為酷愛文學,她的文科成績很好。可是,因為她的理科成績不甚理想,父親認為是因為她寫小說而影響了學習。於是二話不說衝進房間,把她一筆一劃寫出來的30多萬字小說全部撕掉了,並且把所有課外書全部用膠帶封起來,不許她再看。

女孩很難過地說:“感覺那段時間,我就像失去了靈魂一樣!”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可是,即便女孩站在高臺上,向父親強烈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痛苦和難過,但父親依然不為所動,認為跟學習無關的事情,就是要杜絕。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最後女孩壓制著內心失望的情緒,留著眼淚無可奈何地走下臺去。

可是這樣窒息的親子關係,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成績就像是父母控制孩子行為的遙控器一樣。

只要成績好,任何要求都可以作為“獎勵”被滿足;任何娛樂活動都可以作為“緩解壓力”被允許。

而成績不好,任何要求都會被“等待成績好”而推遲滿足;任何娛樂活動都會因為“不務正業”而否決。

父母把自己的意願通過成績傳遞給孩子,讓孩子終其一生只為了成績而努力。就像一臺學習機器一樣,體會不到學習的成就感,感受不到生活的快樂,失去人生存活的價值。

蒙臺梭利說: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程序,他在某個年齡段該領悟什麼樣的問題,其實是固定的,你沒辦法強求,過分的人為加以干涉只會毀了他。

成績只是檢驗孩子學習的成果,不是決定孩子人生成敗的唯一標準。用成績限制孩子的行為,只會限制了孩子的人生。

只有成績的孩子,就像是沒有靈魂的空心人一樣,人生怎麼會有意義?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只看重成績,是限制了孩子發展的空間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有一對特別看重成績的父母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網友@已重置的回答令人唏噓。

他還沒上幼兒園就被父母逼著認字數數,數不出來就不許吃飯;小學一年級考了80分就被媽媽擰得滿胳膊的青紫;初中考試不及格更是被皮帶、竹筷、雞毛撣……抽得皮開肉綻;即便在重點高中班級排名前十,依然被罰跪搓衣板三小時……

更讓人遺憾地是,即便他擁有繪畫天分,有機會被美術老師保薦參加藝考,考進中央美院,卻因為父母不允許他從事藝術工作而被迫放棄。

很多父母以為只要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的成績優異,未來就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殊不知,每一個孩子都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星星,他們的潛力如宇宙般浩瀚無垠。他們除了成績,還

只看重孩子的成績,反而限制了孩子的發展空間,扼殺了孩子天賦和興趣的發展。

其實不看重孩子學習成績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依然可以很優秀。

就像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裡的李尖尖,她雖然從小到大成績總是倒數第二,偶爾進步到倒數第三,還是因為班級新轉來的同學成績比她更差。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然而李爸爸並沒有因此過分苛責她,天天用成績逼迫她學習。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反而寬容地支持她的課餘愛好和興趣。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在爸爸的支持與保護下,李尖尖熱愛畫畫的藝術天賦得以保留,並在雕塑這個專業上將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她不僅在比賽中獲得金獎,而且還以藝術特長生的資質獲得特招,考進了央美雕塑系,畢業後還和學姐一起開了一家雕塑工作室。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地球上的星星》說:你不需要把所有事都做的跟別人一樣好,只需要發現自己最閃光的一面,你就是這個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一顆星星。

不太看重成績的父母,反而更懂得耐心地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欣賞孩子、鼓勵孩子,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讓孩子無所顧忌地快樂成長。

哪怕他們成績不好,憑藉天賦和興趣依然可以成為宇宙裡一顆閃閃發亮的星星。

要知道,每個孩子的成績單上,都有父母的成績。比起孩子成績單上的分數,父母更應該看見孩子的努力。

分數只代表過去某一個階段的成績,但努力卻可以改變未來每一個階段的成績。

給孩子解開成績的枷鎖,就是解鎖孩子的無限潛能。

畢竟成績是一時的,學習能力才是相伴終生的,擁有了這個能力,孩子才能一路乘風破浪所向披靡。

文丨尖叫童年原創作者 程意

男孩在爸爸車後畫“SOS”緊急求救,原因竟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