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和貓在一起的時候怎麼總是"翻臉"?

《原創》幽默作

貓跟狗到底是結下什麼不解之"仇",最後成為"冤家"?

有人說狗嫌棄貓太狡詐陰險才不做朋友。也有人說狗看見貓從來就是做些偷偷摸摸的事很不光彩非常討厭它,並且貓做的壞事總是躲起來不敢承認也就罷,還把狗做的好事總是攬成自己乾的,然後裝模作樣地去討好主人報功領賞才和貓為敵。

還有人說;狗確實看不慣貓"陽奉陰違"那一套就到主人那裡想討個"青紅皂白",但想說的話又說不出來,狗只能大聲地對著貓吼吼幾句。貓呢雖然也不會說話,但貓到主人那裡說狗的不對也就是"喵喵"幾聲而且很溫柔。結果主人說狗粗暴以大欺小就偏心了貓。從此狗蒙受了不白之冤而對貓就結下深仇。所以狗見到貓就氣得齜牙狂吠想咬死它。

狗和貓在一起的時候怎麼總是

關於貓的說法是;貓看不慣狗整天象瘋子那樣放"它媽狗屁"的見誰吠誰。尤其是這狗賴皮的趴下睡覺,或者根本就沒睡覺的時候,也總是喜歡攔路霸道的壞作風很使貓很反感。

後來有人看見,貓用爪子擦著眼淚有苦說不出地比劃著好象想說;"我抓老鼠是為了討好主人要口飯要點剩魚骨頭吃。你狗不務正業也來瞎摻和抓老鼠搶我的活,你讓我失業砸了飯碗我不恨你恨誰"?

總之,狗想狗有道,貓道貓有理。最後竟結下了不結之仇…。

另外狗在貓的眼裡也就是個頭大點的"小人",整天吃飽閒著看見誰都齜牙吼來吼去到處告狀。你告去唄,我老貓從來就沒怕過你。我會爬樹爬屋頂的本事還沒人教你呢?另外我的"三腳貓功夫"也不是吃素的,這年頭誰怕誰呀!

狗和貓在一起的時候怎麼總是

從此貓狗就成了冤家,但"冤家路窄"啊總是碰上。碰上了誰都不認輸,最後狗對貓就齜牙磨爪地想抓住貓想咬一口解解恨。而貓呢肯定也不服氣的"嚕晞晞"來個下馬威,等到狗快靠近的時候貓就使起"三腳貓功夫"。反正貓是這樣想;打得贏就打(其實貓不是狗的對手),打不贏就跑到屋頂或者樹上,我看你又耐我如何?從此這對冤家"一見鬼子就掛弦"。

就是因為貓狗這對"大冤家"很少妥協過,人們就把不和諧的夫妻關係當成"像貓狗"那樣比喻了。

狗和貓在一起的時候怎麼總是

後來那些動物專家們,"吃飽撐著"就研究貓狗能不能用語言來溝通,然後相互之間化解下矛盾?

他們說;假如貓狗各退讓一步,也不至於老是處在持戰狀態。

比如;建議它們多點溝通相互諒解,各盡所能互不干涉內政。就象籤個停戰協議那樣,你狗吃飽就看家,貓呢有老鼠就抓,誰都不管別人分內的事不就可以了嗎?

但問題是它們的語言不通,貓說來說去還是"土語",整天也就是"喵喵"幾句狗也聽不懂。雖然狗有時也歪著腦袋想聽個究竟,但聽來聽去不知道貓在說啥的時候,脾氣來了就吼它幾句。雖然狗也沒什麼壞意,意思就是叫貓說明白點。但貓不高興了就想;"你吼個鳥啊?聽不懂滾一邊去"。

而狗呢吼吠幾下貓也聽不懂。貓看到狗亂叫亂吠的時候,也是拱著個腰想聽個明白,但也是乾瞪眼地不清楚什麼意思就走開了。最後狗嗯了幾下無可奈何地想;這個"傻貓(傻冒)狗屁不懂!

所以狗和貓的語言暫時溝通不了。

後來動物專家又提出狗和貓能不能學下語言,比如;普通話或者英語,如果覺得普通話和英語難學?阿拉伯語,法語和俄語也行。

在專家們的建議下,狗和貓有點動心,經過雙方的進一步商討最後決定學普通話。因為它們覺得普通話還不會說,學什麼英語和其他語言呢?

貓和狗的主人一聽說它們要學普通話便高興的當起了老師。開課那天,這主人兼老師覺得貓狗還是有天賦的聰明就告訴它們;漢語拼音就不用學了,咱們從記住你們的名字和單詞開始學,比如狗狗的名字叫~"小虎",你貓咪的名字叫~"麗麗"記住了嗎?…還有~"過來"就是來到我身邊,"出去"~就是象我被你們女主人把我打出家門的時候,我就趕緊往外面跑的意思,聽明白了嗎?

狗和貓在一起的時候怎麼總是

後來狗經過努力倒是學懂了十個八個單詞。比如~過去,回來,臥倒,起立,追,停,聽話就是搖尾巴,握手就把爪伸出來等。但不管狗狗怎麼努力就是學不會發音,就算有時狗狗也想發岀一些單詞的音符來,但結果也是象"狗叫"那樣難聽。最後狗狗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只能暫時再用吼叫和搖尾巴來表示了。

貓呢就更不用說了。它偷懶,白天一上課不到幾分鐘就咪著個眼睛呼呼大睡,老師推醒它也是伸伸懶腰不理不採。結果還是隻記得過去那個不用學的單詞~"喵喵"。這個單詞為什麼它能記得住?因為主人餵它的時候總是"喵喵"幾句它就知道了,怪不得人們總是說"饞貓饞貓"就是這個意思呢?

再後來專家們吃的太飽還沒消化,晚上睡不著又想出一招;貓咪和狗狗能不能用表情來溝通?反正"冤家宜解不宜結"嘛!

這想法好倒是好,但就怕它們積冤太深不願意接受?唉,接不接受先試試再說。

說幹就幹,開始的時候不知道是"法律面前貓狗平等"的約束,還是主人的耐心調解?貓狗終於第一次心平氣和地在主人面前不"翻臉"。這時主人藉著這個機會拉著貓狗的手首次握手言和。

貓狗言和之後主人給它們講了很多道理,比如;"同在屋簷下你們不低頭",你們不低頭是因為個頭矮,個頭矮就要"和氣生財",和氣生財就是不要打架鬥歐,你們打架鬥毆我就不給你們骨頭吃…(玩笑話)。反正這主人說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貓狗也聽不懂,但看它們的表情好象似懂非懂的老實多了。

後來貓狗不知道是看在主人的面上還是什麼的,鬥毆打架少了,忍耐逐漸地多了起來。雖然文明禮貌還不懂得太多,但過去那種敵視的目光少見了。

狗和貓在一起的時候怎麼總是

就那樣貓和狗不冷不熱地相處著,但主人不在的時候"大事不犯,小事不斷"地有點要"擦槍走火"那樣;它們玩著玩著就開始衝突,衝突的原因大多數是貓引起的。因為貓有個習性就是喜歡挑逗別人。比如狗狗睡覺的時候很老實,而貓呢就喜歡用一隻好動的爪子去挑逗人家,結果狗狗很不高興的發出~第一次警告[瞪眼]~第二次警告[齜牙]~第三次"咔嚓"一聲,嘴巴來個鱷魚式的警告;"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必犯你"!結果貓咪老老實實地退到"三八線"以外。

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感情培養和磨合,它們深深地認識到和諧和安寧才能長住一個屋簷下。

其實狗和貓的表情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比如;狗在搖尾巴的時候是表示友善,"意思就是我現在很想跟你玩,你願意嗎"?但貓動尾巴的表情恰恰跟狗相反,"貓咪動尾巴和把腰拱起的時候,就是想攻擊目標或者表明示威"。這些都需要生活在一個家庭裡的貓和狗,經常接觸才能弄懂對方的表情意圖,否則"好心沒好報",最後招來的是"惹身之禍"。

當然,狗通人性大家不可否認,自家的狗也知道自家的貓,就算貓對狗惹的非常生氣的時候,一般也不會將它至於"死地"。因為狗也知道主人心疼貓,假如自己對貓傷害的太過分主人不會輕饒它。同樣貓也明白主人很愛狗,加上自己根本就不是狗的對手,有些磨擦和不滿也就忍著點算了。

所以貓和狗在一起生活,用表情或者其他能理解的方式交流還是可以溝通的。當然人類也一樣!

狗和貓在一起的時候怎麼總是

不要用傳統的眼光看待事物。其實貓和狗是可以溝通的,只要大家的態度誠懇不帶敵意,一切以和諧為岀發點。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包容和胸懷,有什麼仇可結的呢?

"不打不相識",這句話用在貓狗身上倒是有點恰當。因為貓狗沒有相同的語言溝通,表情上又存在著有些恰恰相反的表達方式。這些恰恰相反的表情可能誤以為是敵意,也可能認為自己"好心沒好報"覺得很委屈。比如;狗幫貓抓老鼠是幫忙,而貓恰恰認為是"搶它的飯碗"。貓對狗表示友善的時候喜歡用喉嚨發岀"呼嚕嚕"的聲音,而狗即認為貓發岀的這種聲音是"挑釁"等等。這些都是溝通上的誤區,但如果它們在長時間的接觸中明白對方的意思後,不但不誤解對方反而覺得對不起對方而愧疚呢。

狗和貓在一起的時候怎麼總是

所以動物也好人類也罷,溝通是重點,理解是前提,友善是基礎,包容最可貴!

~創於2019年9月15日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