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為你,遊西湖 ⑮ | 浙江省城(杭州)圖

“音”為你,遊西湖 ⑮ | 浙江省城(杭州)圖

美麗杭城,西子湖畔,有著道不盡的畫意詩情。靜觀遠望,那一湖春水,幾重遠山,濃淡相宜,總讓人浮想連翩,心意向遠。

“‘音’為你,遊西湖”欄目將帶您雲遊西湖,深度探訪不一樣的西湖。期待今天的特邀萌趣小嘉賓,給大家帶來驚喜!

“音”為你,遊西湖 ⑮ | 浙江省城(杭州)圖

準備好了嗎?

閉上眼睛,打開耳朵,

跟小可愛們一起雲遊西湖吧!

“音”為你,遊西湖 ⑮ | 浙江省城(杭州)圖“音”為你,遊西湖 ⑮ | 浙江省城(杭州)圖

主播:睿睿+湯圓

“音”為你,遊西湖 ⑮ | 浙江省城(杭州)圖

今天的主播小助手是

可愛的睿睿小朋友,

大家快跟他一起探索杭州省城圖吧!

15 浙江省城(杭州)圖

從古至今,地圖都有十分強大的作用,能承載信息,成為空間信息傳遞的工具。那麼,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是這幅清光緒十八年的《浙江省城(杭州)》圖,它裡面承載了哪些歷史信息呢?

“音”為你,遊西湖 ⑮ | 浙江省城(杭州)圖

(清光緒十八年《浙江省城(杭州)圖》)

首先是佈局上的化蛹成蝶。對比近期的杭州地圖,我們不難發現杭州城佈局的變化。“杭州省城贏於南北而縮於東西……今測量得城週四千八百四十七丈(合二十六里九分強),旱門十,水門六,南北中徑九里三分強,東西中徑四里,通城實積三十七里強……”——1892年《浙江省城圖(光緒十八年本)》圖說 。建城2200多年來,這句話一直是對整個杭州佈局最好的描述。這是一個左江右湖的城市,街道、建築在湖與江的包圍中發展,從空中看就像半枚雞心,或者是一隻蝶蛹。而翻開現在的《杭州八區圖》我們不難發現,它採取了橫向排版,看上去如同一隻破繭而出,振翅欲飛的蝴蝶。而2012年杭州地鐵1號線的開通更是像一條給“蝴蝶”的雙翅注入血液的動脈,“西湖時代”變成了“江龍戲珠”。

“音”為你,遊西湖 ⑮ | 浙江省城(杭州)圖

其次是杭州“城牆時代”的有力體現。在這幅地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完整的杭州城垣。從武林門往南依次為錢塘門、湧金門、清波門,向東為鳳山門、候潮門,向北為水門、望江門、清泰門、慶春門,至城東北角再西轉為艮山門,再至武林門,基本以現在環城東路、環城北路、環城西路為界。這時的杭州,還開設了“北關門”夜市,位置就在現今省府大樓一帶,當時是京杭大運河的運輸節點,直到鐵路運輸興起才衰落。我們不難發現直到此時,杭州人基本的生活還都在城牆之內,稱為“杭州的城牆時代”毫不為過。

“音”為你,遊西湖 ⑮ | 浙江省城(杭州)圖

最後,不得不提該時期的測繪技術。最初,杭城圖的測繪均非專門測繪機構測繪,因此所成之圖比例失準,精度低劣,均在事理之中。至清光緒中(約1891年),詔各直省設“輿圖局”後,才有了專門的測繪機構,由此出現了由專業人員採用專業設備測得大比例的杭州城圖,精度明顯提高,圖上所反映的要素容量也大大增加。如今大家看到的這幅《浙江省城(杭州)圖》就是浙江輿圖局在清光緒十八年(1892)採用現代經緯儀測繪後,再以傳統的計裡畫方法繪製而成的。

“音”為你,遊西湖 ⑮ | 浙江省城(杭州)圖

2002年,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結合西湖南線景區整合工程,採用大塊花崗岩材,按1:400的比例刻製成這份歷史地圖,置於湖濱二公園地面上,供市民和遊人尋訪杭州城市古蹟與文脈時做參考。在這張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裡面詳載杭州的城牆、城門、河塘、橋樑、街道、里巷、官署、書院、寺觀、廟宇、亭閣及部分山嶺等的名稱和位置,反映了古都杭州城處在古代與近代之交時期的城市格局和街坊分佈。此舉意義深遠,與其說是複製一份地圖,倒不如說是對一個城市歷史與時代發展的尊重。

Tips:“計裡畫方”是中國古代一種傳統的地圖繪製方式 ,明清時期這種方法用得較多。地圖的底紋是方格圖,用相對的地理座標來確定方位,而不是現代地圖測繪的經緯網。

來源:西湖水域管理處

編輯:陳志華 範雨涵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新浪微博: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