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孝文的墮落:《白鹿原》

看白鹿原的時候,心裡十分同情白孝文的遭遇: 本來是一個可以正常生活的人,卻因為父親過高的期望,導致了他的徹底的墮落。

白孝文的墮落:《白鹿原》


我相信,白孝文一開始內心是認同父親那一套封建道德理念的。他害怕父親,也崇拜父親,但是唯獨得不到最想要的東西——父親的那種無條件父愛。是的,真正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它不受你是個好人或者壞人而左右。白孝文作為長子,無形中承擔了過多的責任以及期望。在這種責任和期望的重擔中,他極易否定自己,因為他生活的一言一行任何一點不合規範的地方都會被父親敏銳的眼睛發現並糾正。在這樣的環境裡,一個人是很容易分不清愛和期望的。白孝文誤以為父愛就是父親的期望,覺得自己一旦滿足不了父親的期望就失去了父親的愛。

白孝文的墮落:《白鹿原》


可是白孝文不是父親那樣的人。新時代的到來,封建禮教的漸漸崩潰都傳遞著舊的道德即將瓦解的訊息。在這種時候,身為白家長子的白孝文迷茫了,他是受舊道德教育長大的人,可是心裡卻是不真正認同的。更何況,身為舊道德衛道士的父親沒有給他足夠的愛。對於父親的反叛也終於導致了白孝文對於舊道德的反叛,而長期壓抑的個性一旦得到解放也就一發不可收了。而走進小娥的窯洞則是他反叛的開始了...

白孝文的墮落:《白鹿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