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早在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限制名單。接著,關於華為的禁令和消息一個接一個,華為也很快上了熱搜,世界也都知道了華為。

任正非:沒有特朗普的這麼宣傳,全世界的人民不知道華為這麼厲害,這麼好。

假設哪家公司被列入限制名單,股民回:原來我都不知道這家公司這麼好。

如今美方限制又升級了,5月15日美國商務部披露制裁華為的最新計劃,在美國境外為華為生產芯片的晶圓廠商,只要是使用美國半導體生產設備,就需要申請許可證。在同一天,美方也宣佈將華為的臨時許可再延長90天,推遲到2020年8月13日。

很明顯,美方此舉欲讓華為斷糧,那此舉能否如願?


1.發展史

華春瑩說:中國已經不是101年前的中國了。

而華為也已經不再是30年前的華為了。

無論是從我國當前的營商環境還是從華為歷史的技術積累,所謂的斷糧肯定是餓不死華為的,為何有此信心?我們先來看看華為的成長曆程!

1982年,任正非來到深圳,在南油旗下的一家公司做經理,後來被一家貿易公司騙了200萬,無奈之下才創辦了華為。

來至於任正非的一段回憶:有人說可以買到電視機,我說好啊!那我們就去買,就把錢給人家。結果電視機沒有,啥也沒有!但是這個追回款是很痛苦的,我還寫了保證書,我不要工資,我也要把這個賬務追回來,......。我們那個時候因為工作做得不好,人家也不要我們了,44歲創造這個華為的時候,應該是任何經驗都沒有。當時深圳出了一個18號文件,就是要推廣民營高科技,要求有5個股東,要求兩萬一千塊錢。大家都挺難的,然後就是湊啊!湊啊!湊出來的!

1987年,43歲的任正非以2萬元註冊資金,在一家民房裡成立了華為。剛成立的華為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活下去。

所以華為一開始什麼都幹,賣過保健品,做過火災報警器,也做過氣浮儀生意,總之是有生意就做。

後來經人介紹,華為成了香港鴻年公司HAX交換機的代理商,開始進入通訊設備市場,當然這條路也不平穩。

任正非說:代理了以後,由於我們代得太好了,人家覺得我們把市場佔完了,人家就不給我們貨了。把我們賺的錢又逼到市場上去高價買貨再賣給客戶,從而維護市場信用。我們不可能再後退,因為我們一分錢都沒有了,從此我們就走上了這條不歸路。既沒有想象的那麼浪漫,也沒有那麼精彩,就是為了生活,被逼上梁山。

人家不給代理,華為只好自己研發交換機。終於硬著頭皮在1989年研發出交換機,經歷這事,華為自主意識非常強。

美可以把中興通訊逼停工,但對華為卻不適用。早在1991年,華為就成立了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並在2004年成立海思,也就是說有自己的芯片。

華為的成功與走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有很大關係。在1995年,中央提出村村通計劃,華為抓住機遇成為農村市場最大供應商,這一年銷售額高達15億。

2003年,華為成立手機業務部,而如今華為已經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

在2013年,海思推出麒麟910芯片,2014年推出八核麒麟920芯片,目前大部分華為手機都用上了海思芯片,自主這一塊已經是沒問題了。

如今的華為是一家全能型IT供應商,員工近20萬,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30多億人。公司無線接入市場份額全球第二,通信設備僅次於愛立信。

在5G上,任正非說:全世界做5G的只有幾家公司,全世界把5G做得最好的就是華為,為什麼?我們至少有700多個數學家,800多個物理學家,120多個化學家。現在根本的問題是賣不過來,除了買他還有什麼辦法?不買他就是傻,不買他就虧了嘛!

華為取得輝煌成就的背後,付出的卻是無比的艱辛,華為的狼性法則成了無數公司的商業案例。

根據華為程序員的回憶,在華為工作每人得買一張席子。有時候幾天幾夜連續的工作,累了就拿出席子鋪在地上睡一會兒,睡醒了把席子收起來放在工作臺下繼續工作。有位員工剛從席子上睡醒,突然發現旁邊一張席子上躺著的正是任正非。

試問,有如此堅毅精神的一家公司,豈能輕易被擊敗?

2015年華為關鍵詞:芭蕾腳。

芭蕾腳是源於華為2015年的一則廣告,一雙跳芭蕾舞的腳,表現出來的是好腳,沒表現出來的是壞腳。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外面的人看華為:嗯,這家公司做得很不錯。

但是脫掉襪子,那就是傷痕累累,皮糙肉厚。但這就是華為:痛並快樂著。

2.業務

如今華為業務體系非常龐大,主要包括三大塊,分別是企業業務、運營商業務和手機業務。

我們都知道華為一開始是做通訊設備的,也即是運營商業務,而手機是副業,不過一不小心這個副業就做到了世界第二,如今華為來至於手機業務的收入比通訊設備的還大。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根據2018年數據,華為在全球移動通信設備市場份額為23.4%,僅次於愛立信,全球排第二。而5G移動設備市場份額全球排第三。

另外,華為公司的手機業務既然能夠做到全球第二,那麼自然是能夠秒殺國內其他手機廠商。

目前華為在國內的手機市場份額高達28.1%,遙遙領先其他國產品牌。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2019年華為手機市場份額達到17.6%,而5G手機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伴隨5G換機潮的到來,華為無疑是這個市場上最大的贏家。

2019年,華為營業額高達8588億元,其中消費者業務收入是4673億,佔比54.41%,消費者業務成為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另外,公司運營商業務收入2967億,佔公司營收的35%,排第二。企業業務收入是897億,佔公司營收的11%,排第三。

2019年華為有9.6萬研發人員,幾乎佔了公司員工的一半。而公司研發費用支出高達1317億,佔公司營收的15.3%。華為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是公司保持技術優勢的基礎,金山堆出來的芯片,豈能會被一擊而倒!


3.制裁

就在華為高歌猛進之時,美國急了。2019年5月美方開始制裁華為,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總體說來就兩個,一個是不賣,一個是不買。

不僅僅是不允許美國企業把核心產品賣給華為,而且使用美國技術的外國半導體制造商在沒有美國的允許下,也不能把產品賣給華為。

美方的想法是:沒了芯片,看你怎麼辦!

但其實早在很多年前,華為就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

人們都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既然這仗早就有準備了,又怎麼會輸?

未雨綢繆,如今華為手機換上了自己的海思麒麟芯片,並且還有自己的鴻蒙操作系統,備胎一夜轉正。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華為75%的手機都已經用上了麒麟芯片。

2019年,海思營業額高達840億,已經不再是能夠被輕易扼殺的目標。

海思芯片是牛,這點不得不承認。但人們所擔心的是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海思採取的是Fabless模式,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採取這種模式就會讓人感到擔心?

芯片的製造過程大體分為三大工序,分別是芯片設計、芯片製造和封裝測試三大步驟。

芯片製作的具體步驟很多,如今獨自完成全部流程的公司並不多,獨自完成全部流程的生產模式稱為IDM模式,英特爾和三星就是採取IDM模式。

另外一種就是分工模式,有的公司專門做芯片設計,有的公司專門做芯片製造,而有的專門做封裝測試。並且分工模式目前是芯片製造的主流,因為效率高。

而華為海思做的就是芯片設計,生產外包,這種模式就稱為Fabless模式。

在芯片製造環節,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公司是臺積電,臺積電目前的市場份額高達近60%,而海思的訂單很大一部分就是給到臺積電。

如果在美方的壓力之下,臺積電不給華為做芯片,那不就麻煩了?

當然,這樣的擔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2019年,臺積電來至於華為的銷售收入就高達49.5億美元,佔公司收入的14%。蘋果是臺積電第一大客戶,而華為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

前幾天市場傳言說臺積電停止接受華為訂單,於是市場著急了。很快在5月18日,臺積電緊急闢謠:公司從未斷供華為海思芯片。

如若臺積電失去了華為這個大客戶,可謂是莫大損失。因此無論如何,華為這個大客戶臺積電得保住。

但是真就斷了,怎麼辦?

別忘了,除了臺積電,大陸還有中芯國際。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中芯國際規模雖然不及臺積電,但好歹也是全球排名第四的芯片製造公司,2018年全球市場佔有率6%,更何況公司還有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的支持。

就在5月15日,大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一起向中芯國際注資約160億。如今中芯國際即將科創板上市,募資200億。

截止今年第一季度,中芯國際的總資產規模為1264億,而且後續還有望快速增長。作為大陸最強的芯片製造企業,我們認為扛過海思的訂單是沒問題的。

假設華為的芯片訂單全給到中芯國際,也許短期會因為產能上不來而影響到華為業務,但餓死肯定是不至於的。

4.短板

其實就芯片製造而言,我國已經很強,臺積電和中芯國際兩家公司全球市場份額就佔了近70%。

在封裝測試環節,我國可謂是全球最強。全球前10大封裝測試企業,有8家在中國,美國僅有1家。其中長電科技(600584)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3%,位列全球第三,也是我國大陸最大的封裝測試企業。

就我國芯片產業而言,其實卡脖子的地方不在製造也不在封裝測試,而是在芯片產業的上游。

我國芯片產業的短板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工具”,二是“材料”。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造芯片,得有工具吧?而作為芯片工具的半導體設備主要被日本、荷蘭和美國壟斷。

在眾多工具中的核心是光刻機,其中荷蘭阿斯麥就佔據了高端光刻機80%的市場份額,並且是全球唯一能夠生產極紫外光刻機的公司。一臺7nm極紫外光刻機價格就高達1.2億美元,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

問題的關鍵是一臺極紫外光刻機零件就是十多萬個,並且這些零件很多又是來至於美國。

另外就是材料,目前全球半導體材料最強的是日本。自從日本1990年經濟開始停滯以來,芯片產業也是一路走下坡路。唯獨在芯片材料這一塊,那是拿捏得死死的。

目前,生產芯片的主流硅片主要是12寸和8寸晶圓,全球領先的硅片生產企業是日本的信越和三菱住友,這兩家公司市場份額就佔了50%,前六大硅片生產企業市場份額高達90%以上。

全球前5家光罩生產企業,前4家在日本。全球前5大光刻膠生產公司,同樣前4家在日本,並且前5家還壟斷了85%的市場。

材料和設備確實是我國的短板,但是就威脅而言,目前關鍵在美方。所以相比於材料來說,設備更應該擔憂。

其實,冷靜下來思考,美方的禁令對我國芯片產業發展可能會有所阻礙,但扼殺絕對是做不到的。

任正非說:他們以為抓了孟晚舟我們就垮了?抓了你看我們也不垮啊,我們還在前進啊!即使我個人那一天不存在了,這個公司前進的步伐也不會改變。

在芯片產業的上游,很多關鍵產品即使不能從美方獲得,但是依然可以從別的國家獲得。就拿光刻機來說,除了阿斯麥,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也一樣有生產。

我國芯片產業有短板,但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全”,幾乎每個細分領域都有涉及到。

就拿刻蝕設備來說,中微公司(688012)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

在大硅片上,中環股份(002129)公司的12寸硅片也已經實現量產,我國的光刻膠也已經有突破。

所以美方的禁令只會加速我國芯片製造的國產替代,而且在很多地方已經做出了驕人的成績。

總之,中國芯片產業並沒有那麼脆弱。

5.芯片

華為之事,讓人們更加關注華為概念股,更加關注國產替代。

但華為是一家業務規模非常龐大的公司,翻開華為概念股,數量多達300只以上,如何把握就成了關鍵問題。

美方的目標是華為芯片,手機芯片主要包括處理器、基帶芯片、射頻芯片、攝像頭芯片、電源芯片和存儲芯片。

其中處理器芯片和基帶芯片非常關鍵,處理器上有海思的麒麟,基帶芯片華為有巴龍,而其他幾類芯片國內很多公司都能做到,並且華為已經成功研發高端射頻芯片。

卓勝微(300782)是一家射頻芯片設計公司,一個月有6億顆芯片的供貨能力,其中射頻產品主要運用於三星、小米和華為等公司的終端產品上。

2019年,卓勝微賣了44億顆芯片,營業收入為15.1億元,同比增長170%。公司淨利潤是5億,同比增長206%。

就在6月1日,卓勝微發佈公告,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30億。卓勝微表示芯片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本項目在於搶位高端濾波器的國產化,打破壟斷,實現進口替代,資金將用於高端射頻濾波器芯片和5G基站射頻器件。

除了卓勝微,大富科技(300134)也是一家專業生產射頻產品的公司,並且是華為的核心供應商,只不過公司的業績並不穩定。還有通宇通訊(002792)也是華為的射頻器件和天線供應商。

在大A股,做射頻芯片的企業不少,所以對於華為來說,射頻這一塊是不擔心的。

另外就是攝像頭芯片,韋爾股份(603501)是國內攝像頭芯片龍頭企業。

韋爾股份在2016年收購豪威,而豪威是世界上第三大攝像頭芯片公司。

2019年,韋爾股份收入高達136億元,其中來至於像頭芯片也即是圖像傳感器的收入是97.8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72%。真不愧是全球領先的攝像頭芯片公司,規模優勢極為明顯。

作為攝像頭芯片龍頭企業,韋爾股份的客戶自然包括華為、小米、VIVO和三星等知名手機廠商。

在電源管理芯片方面,聖邦股份(300661)是國內的領先企業,公司也是華為、聯想、中興和小米的供應商。

最後是存儲器芯片,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做得就非常出色,也是大基金重點投資的對象之一,只不過長江存儲並未上市。

在A股市場,

聚辰股份(688123)公司主要做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產品,這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芯片,這種存儲器在斷電情況下仍能保留數據信息。聚辰股份的EEPROM產品用於華為手機,而且公司還獲得五大中國最具潛力IC設計公司獎。

聚辰股份的EEPROM產品國內市場份額第一,全球市場份額為8%,排第三。2019年聚辰股份生產了16億顆EEPROM芯片,營業收入為5.1億元,其中來至於EEPROM產品的收入是4.53億,佔公司營業收入的88.8%。

看了這麼多芯片公司,總結起來就是:在核心處理器芯片和基帶芯片上,華為自己能做。而其他種類的手機芯片,市場上有大把的企業能做,不怕買不到。

因此在芯片這一塊,美方使絆子行,餓死華為肯定是做不到的。


6.通信設備

除了手機業務,華為另一大業務是通訊設備。

立訊精密(002475)是華為92家核心供應商之一,公司主要做連接線、連接器和射頻天線等產品。

2011年,立訊精密收購崑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這也是一家做連接器的公司,並且是蘋果的主要供應商之一,這次收購讓立訊精密切入到了蘋果供應鏈。

從2014年起,蘋果就是立訊精密的第一大客戶,2019年公司來至於蘋果的收入高達346.5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55.43%。

當然,除了蘋果,公司的客戶還包括華為、小米、OPPO和vivo等廠商。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立訊精密的業績非常好,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625.16億,淨利潤為47.14億。相比於2007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了177倍,淨利潤增長了146倍,非常誇張。

立訊精密還做基站天線、基站射頻濾波器和光模塊等產品,而這些產品主要賣給華為、思科、浪潮和戴爾等公司。

5G基站與4G基站不同,4G基站主要由天線、RRU(射頻拉遠單元)和BBU(室內基帶處理單元)三個部分構成。天線主要負責收發信號,射頻拉遠單元負責處理信號,室內基帶處理單元負責基帶信號調製。

天線和射頻拉遠單元之間通過饋線連接,射頻拉遠單元和室內基帶處理單元之間通過光纖連接。

在4G基站中,為了減少信號損耗,降低饋線的成本,所以射頻拉遠單元離天線很近,室內基帶處理單元則集中放在中心機房,這樣就可以減少機房數量和機房空調能耗。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而5G基站天線和射頻拉遠單元被集中到一起,並與室內基帶處理單元的部分物理層一起構成有源天線單元(AAU),有源天線單元很多功能由PCB(印刷電路板)來實現,從而實現天線射頻一體化。

因此,伴隨5G基站建設的加速,PCB企業大機遇來了。

在A股,深南電路(002916)就是專業做PCB的。在PCB領域,公司全球排名第12,同時也是華為其中的一家核心供應商,而且華為還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戶。

1984年,深南電路成立,起初是靠遊戲機業務起家,後來向通信領域轉型。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2009年,深南電路進入半導體封裝基板領域,封裝基板可以為芯片提供支撐、散熱和保護作用,同時為芯片與PCB母板之間提供電氣連接。

目前深南電路主要業務包括印刷電路板、封裝基板和電子裝聯,最大客戶是華為,其次是中興、三星和諾基亞。

2019年,深南電路營收高達105億,其中來至於PCB業務的收入是77.26億,佔公司營收的73.41%。另外,公司的淨利潤為12.3億,淨資產收益率高達29.11%,堪稱PCB裡的茅臺。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2019年深南電路來至於華為的營業收入為31.9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三成。華為5G世界最強,而5G基站又是新基建的關鍵,因此作為PCB龍頭的深南電路怕是要賺翻了。

除了PCB,在5G基站中光模塊也很重要。而光迅科技(002281)是全國最大光通信器件供應商,並且公司還是唯一一家有光電子器件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2019年公司全球市佔率7.3%,全球排第四,全國排第一。

光迅科技的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郵電部固體器件研究所,並在2001年改為武漢光迅科技。

目前光迅科技業務包括傳輸類產品、接入類產品和數據通信類產品,其中傳輸類產品收入佔比過半。

光模塊作為光電信號相互轉換的基礎器件,是光通信中不可或缺的器件。4G基站需要6個光模塊,而5G基站大概需要10個光模塊,並且5G基站所需要的光模塊價格更高。

伴隨5G基站建設的加速,也明顯利好光迅科技。而光迅科技的主要客戶就是華為、中興、諾基亞和烽火通信等公司,並且華為是公司第一大客戶。


欲讓華為斷糧,此舉能否如願?

​光迅科技2004年的營業收入是1.8億,淨利潤為0.2億。到2019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到53.4億元,淨利潤增長到3.6億,可謂成長速度驚人。

在2019年,公司來至於華為的收入是15.2億,佔公司營業收入的26%,很明顯公司也受益於華為高速增長的業務。

無論是通訊設備還是手機業務,華為涉及到的供應商都非常多,可選擇的空間也非常大。光是華為概念股就多達300只以上,因此也難以說全。

總體而言,我們對華為的未來表示樂觀,一方面核心產品自己能做,另外一方面公司有大量供應商,選擇空間大。

當然,華為是有很多重要供應商在美國,但是這些供應商的產品大部分都能在我國或者其他國家找到替代品。

因此,面對美方的禁令,磕磕絆絆很正常,但前進的腳步,誰也阻止不了。

美方使絆子,華為砥礪前行,而國產替代中的華為概念就是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