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澤東老師,女兒卻22年未與他相見或通信,原因何在?

編者按:良好的家風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助於涵養好的作風、政風、社風和民風。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湖南省婦聯推出“紅色家風潤三湘 家國情懷故事匯”系列報道,介紹湘籍老一輩革命家、現代名人等人物好家風好家規的故事,歡迎您的關注。

策劃:湖南省婦聯宣傳部 執行:今日女報/鳳網 文/鄧魏 漫畫/潘晶慧

人物簡介:徐特立

(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湖南善化(今長沙縣江背鎮)人,與董必武、林伯渠等老同志在黨內被尊稱為“延安五老”,他是毛澤東、蔡和森、李維漢、田漢等人的老師。1911年,他參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1934年,他以57歲高齡參加長征,堅持走完了全程。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

他是毛澤東老師,女兒卻22年未與他相見或通信,原因何在?

來源:百度百科

徐特立:一封遲到22年的感人家書

在亂世中,遇到失蹤多年的親人突然回來了,該是怎樣一種心情和表現呢?

“詩聖”杜甫是這麼寫的:“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妻子見到丈夫,怪他還活在人世間,驚慌之後才回過神來去擦拭眼淚。寥寥數字,就把種驚慌失措、喜極而泣的感覺寫得躍然紙上。

可有一個人,收到失蹤22年的女兒來信時,在歡喜之餘,回了一封感人至深、情深意重的家書。儘管70年過去了,但這封家書依然滾燙滾燙……

這個人就是徐特立。

徐特立是有名的共產主義戰士,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培養了毛澤東、蔡和森、李維漢、田漢、許光達等,他也非常注重教育子孫後代。

1928年,徐特立的女兒徐靜涵因參加地下黨外圍組織的活動被捕,與家人失去聯繫,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她才寫信和父親取得聯繫。隨後,徐特立給女兒回了一封信。

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封信,也一起來梳理一下信中的家風家訓。

他是毛澤東老師,女兒卻22年未與他相見或通信,原因何在?

靜涵吾兒:

七月十五日信收到,二十二年來未得到你信。 一九二八年,我在上海探聽你因寫標語下獄,一九二九年在莫斯科又有人告訴我,你和夏某到了長沙。抗日初,我回家,你母也不知道你的下落。我估計你已不在人世了,因為抗戰前後,我們的黨已在南京、上海、漢口公開,但未見你向我黨探問,又無家信。

忽然接到你的信,也只十數行,你何時與錚吾(編者注:指陶錚吾,徐靜涵的丈夫)結婚,你們的職業若何,生活狀況若何,是否生有兒女,一字未提。是否你已寫信給你的母親,你的母親是否尚在人世,我不知道,也未見你提及。 厚本(編者注:指徐厚本,徐特立的兒子)在一九三八年秋患腸熱症,死在醫院,至今十一年了,你母還不知道, 所有親戚朋友都瞞著她,恐怕她憂鬱成神經病。一九二七年,篤本(編者注:指徐篤本,徐特立的兒子)之死,你母十年神經昏亂,不能再加刺激。你如寫信回家,不宜言及你弟之死。厚本和劉氏女結婚生了一女兒,劉未改嫁,改從夫姓名徐乾,已加入了我黨八年,由一家庭婦女成了一知識分子。你妹柏青(編者注:指徐柏青,徐特立的女兒)與盧姓結婚,已男女成群,雖在高小畢業,文字和知識都不及徐乾遠甚,不能獨立生活。 一九二八年我到上海,你正在獄中,我以為你如果不是共產黨也是一個革命的群眾,今接你的信沒有一字談及,希望你把二十年來的生活、工作、學問寫信告我。

你們夫婦諒有職業,可不來北平。你是否回家來信未提及,你如有職業不可輕脫離,回家後需要仍能到現在的崗位工作。

我已七十四歲,每天還要做八小時以上的工作,生活費公家儘量給我,但時局艱難,我不敢多開支,所以我不望你北上。你們夫婦既能在上海大城市生活,諒有謀生之技能,或到長沙或仍在上海均好。你們如果需要我黨錄用,那麼需要比他人更耐苦更努力,以表示是共產主義者的親屬。

事忙不暇多寫,祝你們夫婦進步、健康,做一個共產黨的好朋友,一直加入黨為盼。

特立 八月

讀著這封信,讓人感慨萬千,也感動萬分。

信中字裡行間,滿滿都是關懷,“二十二年來未得到你信”,一句話裡蘊藏著,一個父親在亂世之中放在心底22年的牽掛和關愛,字裡行間對女兒這封遲到22年的信又驚又怪又喜。

然後,這個父親開始跟失蹤22年的女兒拉家常、訴衷腸,娓娓道來。

可是,這封信裡,句句裡都蘊藏家國情仇,是一個革命者勇往直前的信念;這封信中,字字都飽含家風家訓家教,是一個父親情深意切的希冀。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封信裡有些什麼樣的故事吧。

他是毛澤東老師,女兒卻22年未與他相見或通信,原因何在?

兒子死訊,他對妻子瞞了24年

信中說:“厚本在一九三八年秋患腸熱症,死在醫院,至今十一年了,你母還不知道……一九二七年,篤本之死,你母十年神經昏亂……”

徐特立對妻子熊立誠的關愛是刻骨銘心的。

1927年,二人的長子徐篤本病逝,熊立誠深受刺激,痛不欲生。

11年後,次子徐厚本又因病去世。徐特立擔心妻子再也經受不起打擊,獨自承擔喪子之痛,刻意隱瞞消息,夜夜舔舐心傷。

全國解放後,熊立誠到北京居住,徐特立仍謊稱兒子徐厚本在蘇聯工作。

在迫不得已、謊言快被拆穿的情況下,徐特立請當時的駐捷克大使曹瑛冒徐厚本之名從蘇聯寫信,稱已在蘇聯另娶並生子,一時回不來。

熊立誠看到信後,痛罵徐厚本沒有良心,要徐特立寫信加以責罵。

1954年12月15日,徐特立只好當著妻子的面,虛擬了一封給兒子的信。

1962年,熊立誠逝世時,仍不知兒子早已不在人世。這一消息,徐特立隱瞞了24年。

他是毛澤東老師,女兒卻22年未與他相見或通信,原因何在?


兒子逝世後,兒媳成了女兒

信中說:“厚本和劉氏女結婚生了一女兒,劉未改嫁,改從夫姓名徐乾,已加入了我黨八年,由一家庭婦女成了一知識分子。”

他是毛澤東老師,女兒卻22年未與他相見或通信,原因何在?

徐特立的次子徐厚本,不足16歲就在父親的鼓勵下去學汽車修理工,後來娶妻劉萃英,育女徐禹強。

抗戰期間,徐厚本、劉萃英夫婦由組織安排回湘工作途中,徐厚本不幸因病逝世。

當時,徐特立作為八路軍駐湘辦事處的負責人,正在為營救黨內同志而奔走,根本無暇顧及。

1938年,徐特立致信給兒媳劉萃英:“你還年輕,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你結婚以後,我們便不以翁媳相稱,你做我的女兒也可以……”

兩年後,劉萃英再次來到延安,表示願意做徐特立的女兒。徐特立為她改名為“徐乾”。

徐特立對徐乾嚴格要求,特意為她制定作息計劃,要求她“上午4個鐘頭均作學習之用,不會客、不閒談、不外出;下午2小時看報,看黨的文件,另以2小時處理我給你的工作。”

他是毛澤東老師,女兒卻22年未與他相見或通信,原因何在?

後來,徐特立十分疼愛孫女徐禹強,從小就教育她不僅要常讀“家國書”,更要莫為“無益身心事”。

他也曾對孫女約法三章,“第一,不要有特權思想;第二,不要有優越感;第三,不要脫離群眾”。

他是毛澤東老師,女兒卻22年未與他相見或通信,原因何在?

“上半晚想自己困難,下半晚想群眾困難”

信中說:“你如有職業不可輕脫離,回家後需要仍能到現在的崗位工作。”

此後,徐特立多次寫信給陶錚吾、徐靜涵夫婦,鼓勵女兒女婿政治上要求進步、關心國家的振興。 在1951年9月的信中,他說:“政治不在口裡能說大道理,而在能和勞動群眾站在一起,自己的困難放在第二位,勞動群眾集體的困難放在第一位,還要注意國家在建設時期的困難。”

在1953年9月的信中,他說:“知我希望你們每一日每一時都不要只為自己著想,上半晚想自己的困難,下半晚一定要想群眾的困難,以及政府的困難,機關負責人的困難。這樣去做人,自己的個人苦惱沒有了,胸懷開展了,就不知不覺變成了一個前進分子。”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女性之聲、搜狐之謝流石自媒體等

小編:喜之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