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鹹潮”是怎麼回事嗎?

中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周邊地區,處於河海交匯處,經常在乾旱時節出現“鹹潮”。鹹潮發生時,河水會變鹹,變得不適宜飲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乾旱的季節或者冬季枯水期,河流中的水流量減少,海水漲潮時大量的海水倒灌入河道,鹹澀的海水與淡的河水相混合,然後被引潮力帶著向上遊奔去,使得河道上游的水質變得鹹澀,就形成了鹹潮。

引起鹹潮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原因,但是近年來人為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過度地挖沙和生產、生活用水量的增加使得河流中的水量大幅度地減少,會導致鹹潮在非枯水季節出現。以珠江為例,這些年人們過度地開採僅佔河流泥沙含量5%左右的粗沙,導致河床下切嚴重。再加上這一地區人口的迅速增長,使得生產生活用水量大大增加,江中水量減少,剩餘的河水也會因失去了泥沙“庇護”而與倒灌來的海水一起向上遊奔走,導致鹹潮出現。近些年來由於氣候變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也對鹹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鹹潮的出現對於河道中的生態有著非常惡劣的影響。鹹潮一旦發生,河水變鹹,河中的淡水魚類和水生植物會因為不適應鹹水而導致患病或死亡。自來水會變鹹,人們飲用鹽度過高的水很容易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等。飽含鹽度的水也會滲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鹽度上升,使得土壤鹽鹼化,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我們應當積極採取行動,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對於自然因素引起的鹹潮,要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

你知道“鹹潮”是怎麼回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