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數屢創新高,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

隨著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結束,2020年考研人數也隨之出爐,全國報考人數為341萬人,也是首次突破300萬。近年來,考研大軍人數逐年增長,並屢創新高,跟2016年的177萬人相比,五年內已經翻番。

儘管在2017年,國家將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納入統考,對考研總人數產生一定影響,但根據教育部統計,近三年考研人數增幅均已接近20%。考研人數逐年增加已成大勢。

很多人說,考研是一次孤獨的馬拉松,是一場修行。考研雖苦,但為何仍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甚至還有不少人選擇“二戰”。

考研人數屢創新高,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

期望學習改變命運,借學歷提高自己

俗話說,學習改變命運。學習是邁向成功的捷徑。特別是對於部分生活處境稍差的同學,通過考學上學,不斷地提升自己,藉助學校和學

歷提供的就業平臺,畢業後找一份合適的工作,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人境遇。

前兩年,《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做過一場經典演講叫《寒門貴子》,其中裡面講述了關於自己的親身經歷,自己是怎樣在相對艱難的環境下,靠著努力和堅持絕地反擊,用實際行動訴說怎樣改變自己的人生。

曾經,生活給了劉媛媛一個低的起點,但是,她沒有向生活低頭,自己發奮努力,一步步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現在,她有了更多的選擇,或是繼續講述自己的勵志故事,或是力所能及地做公益,亦或是出書當作家。她的人生、她的生活,已註定與過去不同。

學歷真的能改變運命嗎?這個答案是無法肯定的,但是在提高學歷的同時,你會提高自己的能力,當你在就業時,可以給你更多的選擇,給你更多的機會。

考研人數屢創新高,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

別人都在考研,選擇隨大溜不掉隊

目前,很多高校考研已經成為大勢,特別是一些非“985”“211”的院校,畢業生考研已成為各個院校不可忽視的大事,很多學校專門拿出教室方便學生考研複習,為學生提供方便。有的學校甚至因考研人數太多而被封為“考研神校”,如山東的曲阜師範大學,據統計,該校考研率即使達不到網上傳的90%多,在70%以上是沒問題的。

在全班都在準備考研的環境下,不考研?那豈不是成了另類?正如高三,當別人都在埋頭苦學時,你天天玩的不亦樂乎,那豈不是與大家格格不入。考研也是如此,當你早上醒來,發現宿舍一個人沒有,還能安心睡下去嗎?玩個王者、吃雞,宿舍隊友都不在,有啥意思?想想都會覺得孤單寂寞冷。

不得不說,有很多人是從眾心理,跟隨大溜上了考研這艘大船。

考研人數屢創新高,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

人生還沒規劃好,選擇考研躲避擇業

進入大學,大一,一切都是新鮮的,大多數人瘋玩,試圖補回高中的遺憾;大二,失去興趣,開始忙於應付考試,或是談場甜甜的戀愛;大三,懶得上課或出門,刷夠了劇,睡夠了覺;轉眼,即將大四,臨近畢業,站在了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

很多人的大學生活就是這樣渾渾噩噩過來的,當真正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無從選擇。因為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自己以後要幹什麼、能幹什麼,想幹什麼,根本不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就把考研當作逃避就業、緩衝擇業的一種方式,選擇繼續上學,將選擇和答案放到以後。

考研人數屢創新高,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

單純的喜歡科研,考研是剛需

走進大學,雖說也是邁進半個社會,但是真正的社會要比大學複雜得多。有很多同學分析自己的性格特點以及自身需求,會選擇走什麼樣的職業道路。不得不說,還是有同學喜歡通過上學提升自己,熱衷於搞科研,做研究。

筆者有個大學室友彬彬,就是喜歡科研工作。用他的話說,因為熱愛,所以小小的收穫都會讓他格外有成就感。上學期間,他就做好了人生規劃,要考研、考博,一步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後找機會留在高校,可以一心做科研。

他是這樣規劃的,也是這樣做的。即使中間出現了不少的困難和阻礙,但他還是憑藉自己的滿腔熱忱,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這也就是所謂的,只要你努力,全世界都會給你讓步吧。

考研人數屢創新高,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

城市搶人大戰,催生提高學歷熱潮

受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各省市開啟了引進人才、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搶人大戰,特別是有些省市為引進人才大手筆,如山東省淄博市為引進人才,給予高學歷人員高額的生活補貼,本科生12萬,研究生20萬,博士生54萬!單從對學歷的生活補貼來看,真的是讓人赤裸裸的羨慕。畢竟,拿著這些個錢,買啥它不香啊!

另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學歷對於很多工作是塊敲門磚,有它,可能會沒有用,但是,沒有它,可能會被限制。為了自己以後不為了學歷發愁,提前做好準備,選擇考研。


有人說,現在本科生、研究生越來越多,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了,但是用人單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當別人有而你沒有的時候,就已經被被人甩在身後了。所以說,不是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了,而是學歷越來越重要了。當然,除了學歷,你還得有能力。

但願今天的你,付出足夠的努力,明天的你,不被學歷所牽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