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茶,意不全在茶;《紅樓夢》茶文化背後隱隱有特別安排

引言:

茶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發源甚早,傳說最早的烹茶由神農氏所發明,魯周公(周公旦)將其發揚光大。曹雪芹所作《紅樓夢》中對茶文化有著極為豐富的描寫,無論是茶的種類還是沖泡方式,包括取水方式的不同和泡茶器皿的講究都有一定程度的展開,我們後來人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可通過此,有幸窺見清代世族家庭的飲茶文化,也藉此瞭解茶文化在清代的蹤跡。

寫茶,意不全在茶;《紅樓夢》茶文化背後隱隱有特別安排

茶文化在《紅樓夢》中是不斷出現的一個符號,作者描述的茶文化既豐富了小說的情節變化,又為書中人物的形象樹立製造了更多契機,同時還成為了主題文化的一部分。無論是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中的"千紅一窟",還是王熙鳳打趣林黛玉不給自己家做媳婦時的暹羅茶,都有著作者暗含有意“安排”大觀園眾人之意。

1、茶類多樣

以茶安排,說事

普遍意義上我們將中國的茶類分為六大類,白茶、黃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紅樓夢》中出現過的茶不止這些,表面上明確產地和名字的如六安茶、龍井茶;名字美妙卻並未點名茶種類的如楓露茶、暹羅茶;特意用來醒酒和消食的如女兒茶、老君眉;賈母夜裡吃的點心宵夜有杏仁茶,賈政、寶玉吃的早點有面茶,不過這兩種只是有茶名並不是傳統的沖泡茶。

楓露茶,根據它的名字"楓露"二字可以想象茶湯必然是如同楓葉滴露一般紅湯帶亮、清萃透明。書中說的是泡三四次才出色,綠茶不可能泡三四次等待出色,紅茶一般第一泡就會出色,自然這楓露茶定是白茶的一種了。楓露茶的背後是茜雪這個因為茶給李奶奶吃了而被攆出去的大丫頭,又曾在晴雯死後的誄文中被提到楓露之茗,可見怡紅院中定是常用此茶,是賈寶玉的心頭之好。

寫茶,意不全在茶;《紅樓夢》茶文化背後隱隱有特別安排

千紅一窟這味茶是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出現的,名字為作者杜撰,寓意"千紅一哭"暗指女性悲苦命運。如警幻仙子所言,“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的宿露烹煮”,這山洞分明就是世外仙山,而烹茶所用的水又是仙界的花葉露水,只能是在夢裡出現的了。寶玉品來香清味美,迥非常品,足以見得其珍貴與非凡,不過作者杜撰這一道茶,意不在茶,只在茶背後的含義。

賈母攜眾人遊大觀園在妙玉處所品的老君眉,其外形長如眉,色澤似銀,沖泡出來則是味道鮮美,香氣清新。對於品位高雅的賈母來說,這樣的茶既有寓意長壽的福氣含義,又口感清淡適合飯後解膩飲用。不過她將剩下的半盞遞給劉姥姥時,對方卻說淡了些,可見品茶也是要品對了人。階層不同,對待同一事物的好喜感覺也就不盡相同。

賈寶玉過生日那天準備在怡紅院夜宴群芳,上夜查探的林之孝家的來了,問寶玉可否睡了。寶玉說的是吃了面怕停食,所以玩一會,林之孝家的向襲人說的就是該吃些普洱茶。襲人回的是吃的女兒茶,已經吃了兩碗,又給林之孝家的倒了一碗來。女兒茶是普洱茶的一種,一般取茶樹的細嫩尖芽進行加工發酵,製成之後形態纖細,有如女兒纖弱之姿,所以有這個美妙的名字。賈寶玉作為大觀園中的異類,整日處在鶯鶯燕燕之中,脂粉堆裡成長,自然也就區別於一般封建男性審美,作者也是有意用賈寶玉去闡述自己對待女性的認識,所以更加有心的把女兒茶安排給了他。

寫茶,意不全在茶;《紅樓夢》茶文化背後隱隱有特別安排

寶玉去私塾裡讀書,回來看望黛玉,黛玉說的是"把我的龍井茶給二爺沏一碗。二爺如今唸書了,比不得頭裡。"龍井茶是中國名茶之一,屬於綠茶的一種,沖泡出來色澤鮮嫩,滋味甘醇,茶湯黃亮。黛玉特意強調為寶玉泡龍井茶,一方面是對他前來看望自己的回饋,另一方面也引出了書中下文裡兩人開始對讀書取功名進行爭論。

2、茶具精緻

以茶安排,說人

有人對書中出現茶的地方曾經進行過統計,提到茶的地方有200多處,有關茶事的地方多達300多處,可見茶文化在作者所處清代日常生活中所佔的比重之大。賈雨村與甄士隱對談時,攜至書房,小童獻茶;林黛玉剛見外祖母時,見了眾姐妹,丫鬟送上茶來;林黛玉進了榮禧堂,參觀之後進了東邊耳房,也是丫鬟捧上茶來。書中對茶描寫的最為細緻的一回,則是四十一回中賈寶玉品茶櫳翠庵。

妙玉為賈母奉茶的器具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拉了黛玉寶釵到房中吃茶給他兩個用的是點犀䀉和頒匏斝,自己用的是一個綠玉斗;等到賈寶玉進來吃茶先給用了綠玉斗,後又拿出一個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虯整雕竹根的一個大盞出來斟茶。

寫茶,意不全在茶;《紅樓夢》茶文化背後隱隱有特別安排

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就是木胎漆器所制,先在胎體塗上一層又一層的油漆,然後在厚厚的油漆上進行雕刻,完畢之後用金漆塗在雕刻處。雕刻的花紋就是雲龍獻壽,以雲紋和龍紋為主,中間又有壽字。海棠花式是說茶盤的外形,如同海棠花一般花瓣形狀有弧度和曲度。成窯五彩小蓋鍾是成化年間的官窯出品的珍貴瓷器,實屬難得。

點犀䀉是用犀牛角製作的器皿,䀉就是形狀似碗樣,點犀意思是說犀牛角上面有花紋。犀牛角自古以來為人所用,能入藥、能制擺件、器皿、玩物等用途。用來製成茶杯的犀牛角多呈現出半透明的黃色,又有花紋在上,想來也是比較少見。“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點犀喬這一器皿用於黛玉,似乎正是作者對她才情高妙,心性高雅的暗指。

頒匏斝是一種古時常用的酒器形狀的器皿,三足兩柱一耳,殷商時期常以青銅材質出現。妙玉拿給寶釵用的這隻上面還有晉王愷珍玩,蘇軾見於秘府等字。不知道這個拿給寶釵的茶杯究竟有多大,能寫那麼多字上去理論上也不會很小。

吃個茶都要用王愷珍玩,意指薛寶釵的富貴身份,這種形狀奇怪的珍玩拿來飲茶,是彰顯妙玉身價不菲,另外倒顯得妙玉為人著實有些刁鑽古怪了。

寫茶,意不全在茶;《紅樓夢》茶文化背後隱隱有特別安排

頒匏斝

等到賈寶玉進來時,妙玉先給了她平時吃茶的綠玉斗,這類器皿上大下小形似鬥,外為方形,有的還有手持小耳。賈寶玉說這是俗器,妙玉為自己的茶器辯道,“只怕你家裡還找不出這樣一個俗器來”。等賈寶玉做出了佛門貶金珠玉寶為俗器的緣由解釋後,妙玉拿出的是一個竹根雕的大海——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虯整雕竹根的大盞。這個東西是用一整個竹子根雕刻的,花紋為蟠虯紋,九曲十環意思就是說竹根上的盤曲多、竹節層次多。這種竹根雕比較少見,說是外形似海螺,一螺可以裝三盞,後面妙玉向裡面斟茶只斟了大約一盞的分量,並沒有斟滿。這也是紅樓夢中所說的品茶之道了: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驢了。

妙玉通曉茶事,深諳茶道,又有珍玩品茶器皿,她的茶藝出類拔萃,對茶的烹製要求和體驗感極高。妙玉在書中的身份是一個帶髮修行的官宦小姐,只因身體不好無奈之下才出家的,她的言行代表的不是出家人的超然世外,而是清代貴族生活的縮影,亦是清代貴族對於佛門的親近。否則,怎麼會出家多年還保留有諸多名貴茶具器皿,而且她還在茶道上講究之深,連泡茶的水都那麼與眾不同。

3、茶水講究

以茶安排,說百態

古人泡茶講究用水,陸羽《茶經》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多次強調的烹茶用水,卻沒有提到這三種,而是用的另外的水。妙玉為賈母斟茶的水是舊年蠲的水,請林黛玉、薛寶釵吃茶用的是五年前梅花上的雪水。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試茶》中曾說過,“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耳”可見泡茶過程中水的不同對於沖泡出來的茶飲味道影響有多大,烹茶用水的不同,會使茶最終呈現出來的色香味有著明顯區別,甚至影響茶本身應展現的風味。

《紅樓夢》中好收集雨水為烹茶所用,雨水必然是不落地的水,又稱無根之水。雨水潔淨,又含微量酸,經過密封澄清之後,烹茶效果很好,嚐起來自然是與泉水河水不同。賈母拿到茶問的就是水,可見賈母平時吃茶對水也是十分講究的,而且她雖然不常進園子,卻對妙玉在茶上的造詣也頗有了解,不然也不會開口問。妙玉曾去惜春處夜宿,惜春為了招待她,開的也是上年儲存的雨水,說明賈府素來有采集雨水烹茶的習慣,而且多貯藏,待客時方拿來享用。

林黛玉和薛寶釵吃的茶,雖沒有說茶名,但卻用的是雪水,而且還是五年前的寺廟梅花上收集的雪,埋在地下今年才打開的。雪水清澈可口,還能解暑,煮茶必也是甘醇清香,又雅意翩翩,還有梅花的香味在內,煮了茶吃起來,果真是輕淳無比。只是不知道妙玉五年前玄墓蟠香寺收集的雪水這一路顛簸搬至賈府大觀園內,那鬼臉青花甕的水是如何良好保存的,恐怕也是費了一番力氣吧。

寫茶,意不全在茶;《紅樓夢》茶文化背後隱隱有特別安排

收集梅花上的雪

水來泡好茶,“茶”來解百態。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劉姥姥喝過的成窯五彩盅,妙玉囑咐不要收上來了,是她所謂的貴族清高自持;晴雯病倒在家讓寶玉倒的一杯茶,茶湯絳紅全無茶味,是失去庇護的柔弱丫鬟面臨的生活現實;林小紅有機會為寶玉倒了一杯茶,卻遭到秋紋麝月的一頓辱罵,從而失去在怡紅院發展的動力,是她轉身尋找新的機會;襲人為賈芸倒茶時賈芸斜眼看她容貌衣著,口中喊著姐姐,說著謙讓的話語,則是不同視角下的怡紅院展現出的貴族生活面貌。

總結:

古人品茶講究意境,茶文化從魏晉時的以茶養廉,發展到唐代的茶道大行,一度遠渡重洋傳播到日本,今時日本的茶道文化已經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似乎與繁忙庸碌無關,與急切追尋無關,品茶總是需要一種良好的心境與場景的。歷代文人在茶道上的品評與實踐創作,已經將茶文化和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品茶正在於親自煮水,觀水沸,觀茶開,烹一杯鮮茶,談一道古經,聽一曲琴音,品一杯香茗,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傳承。茶是一種雅緻的文化,是人們對情感生活的更高追求,是遠離塵囂的本性開悟,讀一遍《紅樓夢》,品一番茶,滋味自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