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這次我站隊翟天臨

人生處處有驚喜,總有一個屬於你。


對不起,這次我站隊翟天臨


今天有網友曝出翟天臨在四川宜賓救災現場幫忙救援的照片。照片裡,翟天臨帶紅色帽子,身穿藍色背心,身後一座墨綠的青山,天空中烏雲密佈。翟天臨臉色黝黑,一臉疲憊,可是依然在給災區的群眾分發受災物資,忙前忙後。從照片上看現在的翟天臨和以前精緻的他判若兩人。

救災本來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可是卻有人依然不放過過去的事件,對翟天臨進行冷嘲熱諷。其實現在的他已經不在乎大家的評論了,我相信他做這個是出於真心的。因為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他現在不管做什麼都不會立馬讓大眾改變對他的看法,他現在能做的就只有忠於自己的內心。

救災是人道主義的體現。現實中的你我卻有心無力,想去災區幫忙,卻困於現實情況,而翟天臨放棄手中的工作,親自去往災區幫忙救助,這種行為就是你我所做不到的。

況且他已經受到了懲罰。學位被撤銷,論文被作廢,人品受到了質疑,工作也被大量取消,作品也被無限期延播。在目前的情況下,也不會有導演和製作人去找他拍戲。演員的工作就是拍戲,而他卻沒有戲可拍,沒有戲拍就是對演員最大的懲罰。

再有,翟天臨確實改變了中國的一些教育現狀。不少學校都開始嚴查學術不端事件,嚴格控制學生們的畢業作品,嚴格審查教師的教學資格,這對教育界來說是一件不折不扣好事。

翟天臨的醜聞就是因為他的學術不端,這件事給中國學術界上了深刻的一課,我相信比老師們空洞的說教要強上百倍。雖然,在當前畢業的關口上,被眾多的畢業生臭罵,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件事還是利大於弊的。

學術上的事,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這不僅關係到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也關係到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的進步。我們都知道學術是知識形態,技術則是物化形態,只有給技術提供了嚴謹的理論基礎才能取得技術上的進步,學術研究是技術進步的先行條件。二者的關係相互促進,一同發展。

我相信中國歷史會給翟天臨記上一筆的。


對不起,這次我站隊翟天臨


對不起,這次我站隊翟天臨


對不起,這次我站隊翟天臨


對不起,這次我站隊翟天臨


文章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謝謝您的點贊批評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