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網絡短視頻聯想

《看網絡短視頻聯想》

最近,我連續在網絡上看了許多專家學者的短視頻,感受很深。對於不同的專家學者的理論也有自己的思想,今天用文字寫出來跟大家分享討論。

我不是學者、也不是什麼專家,只是一個2000年代國營企下崗的下崗工人。

如今的網絡新媒體時代真的很好,在網上看短視頻收穫多多。過去,許多專家學者的理論只有在大學校園裡授課的大學們或其他的政治領域、經濟領域、軍事領域還有外交領域的東西浮出水面,讓普通老百姓也能聽到、看到,對老百姓認識社會起到很大的幫助。言歸正傳說說昨晚看視頻的聯想。

昨晚看了毒舌主持人金星的一檔節目,覺得怪怪的。主持人金星請了兩位美國籍的中國通,還有一位是中國人叫“杜建國”。這三位嘉賓應該都是社會學經濟學的學者專家。他們的論題就是:私有制改革。“說國有企業太壟斷,應該讓私人企業參與或直接有民營企業來替代國有企業。”三個人的唇槍舌劍中,主持人金星是站在兩個美國籍中國通的立場,三打一好精彩。其中值得讚美的是那個中國人杜建國——國有企業的維護者。

在過去毛澤東時代,我們的年紀都是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薰陶的,在什麼是社會主義優越性,什麼是資本主義劣根性的教育中成長,接受絕對的愛國主義教育。經過改革開放,愛國主義教育似乎很弱勢了。一個人愛國不愛國似乎不重要了。誰有錢誰就是爺。不過經歷這幾十年的生活後,國民成熟多了。對國家的困難,社會變革有了新的認識,不再為國營企業私有化改革而下崗的國民抱怨,也不為一時找不到工作犯愁。因為我們是國人,放開胸懷理解政府的社會改革。

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經濟,社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國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應該讚美改革開放讓社會的生態環境變得耳目一新。

目前有一股思潮暗潮洶湧。愛國與賣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或走資本主義道路,已經是當今社會兩大陣營的博弈。這句話並非是我創造。一個制度好與壞,合適不合適國民的社會生存環境,答案可以通過國民的生活境遇來回答的。也就是說,客觀存在的事實。

目前,在精英隊伍裡,那些所謂的專家學者,極力地推崇西方的生活模式和美國經濟模式,推動私有化進程,相當的無恥。“說國有企業壟斷,沒有競爭力。應該讓私人民營企業參與進入國有企業形成競爭力。”從市場經濟規律說,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事實上,私人民營企業的資本有多少競爭力?好壞還不是要依靠政府的權力來運作麼。雖說私人企業的資本流動自由,但是,管理上的漏洞很大,在市經濟這些年來,有太多的示例。譬如房地產,譬如製造業。而且私營企業的不擇手段讓國民非常痛恨。至於國有企業好不好,畢竟是國家的資產不是私人的東西,人民無債享用。譬如各種社會基礎建設多為民用,私人民營資本家願意無償為民開荒種地嗎?所謂國退民進,這個問題是很值得玩味的。

從社會管理上說國有企業肯定比民營企業先進得多。資本集結更便捷。那些西方崇拜者,華爾街的精英們就是美國的傳話筒,跟著美國一直夢寐以求想顛覆中國政權搞垮中國經濟。做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