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健、吳小平他們真的是今日頭條花重金聘請來的“鯰魚”嗎

世界一直在變,唯初心不變 。徐慶陪你識人、侃事、看世界 !

說到這個當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這種媒介基礎憑藉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徵,使得新聞自由度顯著提高,使得傳媒生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如今眾多的自媒體平臺中,今日頭條憑藉其接近2億的用戶無疑是無出其右者。就在3月23日,科技部公佈2017年獨角獸名單,今日頭條估值列第7位。

杜子健、吳小平他們真的是今日頭條花重金聘請來的“鯰魚”嗎

2015年9月,今日頭條的創作者大會第一次召開。會上,張一鳴宣佈了一些列數字:截至當時,頭條號賬號總數為3.5萬個,平均每天創造5.1億次內容消費。2018 年 3 月,頭條號帳號總數已超過150萬,每天發佈60萬條內容,創造超過50億次信息消費。這些數字無不揭示著頭條公司儼然已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信息平臺了。

這些成功自然也離不開今日頭條公司驚人的自我營銷歷程了,對原創作者的“禮遇計劃”鼓勵、對優秀作者的“千人百萬粉”的扶持、對閱讀者的“400億流量”發放,甚至春節的“集生肖”都蓋過了馬雲的“集福卡”。而就在今年開年過後眾多微博大V的入駐更是給頭條帶來了蓬勃的活力,以“漲粉帝”杜子健老師和要“帶69萬粉絲幹大事”的吳小平教授為例。

杜子健、吳小平他們真的是今日頭條花重金聘請來的“鯰魚”嗎

他們的到來給平臺帶來的活力其實是看得見的,可以看到平臺上越來越多的人喊著“每天主動關注兩百人”的口號。在當時眾多的小頭條號作者辛辛苦苦經營的粉絲數被別人輕而易舉的超過時,有很多人埋怨過他們攪亂了平臺原有的生態。其實依我看,他們帶來了巨大的鯰魚效應,因為每個人都有創作的心,每個人都想得到更多的人關注。

杜子健、吳小平他們真的是今日頭條花重金聘請來的“鯰魚”嗎

需要持續優質創作才能成為頭條號作者從而獲得作品推薦權,這使得眾多的朋友一直在新手期,偶然的靈感佳作也不得和網友分享。而他們提出的口號比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困擾,有一定的粉絲基數使得自己的作品也能有較好的呈現,如果真的打動人心通過轉發的閱讀數裂變也是十分可觀的。

而就在3月22日今日頭條官方微宣取消頭條號新手期,註冊賬號即可獲得廣告分成,或許,這讓許多運營很久都沒有轉正卻已經“粉”得上萬粉絲數的自媒體人歡呼雀躍。是的,不論你是愛好創作的個人還是需要創造流量的商家,你都可以好好經營你的粉絲了。

杜子健、吳小平他們真的是今日頭條花重金聘請來的“鯰魚”嗎

然而,到底是今日頭條公司為了這一項新舉措聘請這些大V來活躍造勢呢,還是他們這些老自媒體人有先見之明呢?說說你們對這件事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