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12歲男孩洗澡不讓爸爸看什麼原因?如何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男孩12歲在心理學上是屬於“潛伏期”末,看個體差異也可能是進入了“生殖期”,如果按照青春期劃分又進入了青春期前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已經進入新的狀態或者準備迎接新狀態的到來了。孩子為什麼如此?我來做概略分析:


1、孩子“性器期”大約在3~6歲,在這個階段孩子對生殖器的好奇、撫摸、玩弄有些家長會妖魔化的對待,讓孩子產生恐懼感、羞恥感,這在潛意識中會造成深遠的影響,這是可以思考的方向之一。簡單說就是在這個階段裡生殖器相關的信息在內心體驗中並不好,也可以理解為條件反射或超我自虐。


2、孩子在“潛伏期”如果被家長過度關注、指責,也會形成心理的抗拒。


3、青春期前期孩子已經開始形成獨立的人格和思維,他知道要什麼和不要什麼,他懂的“你和我”有區別,這也是在守護心理邊界的一種行為,當邊界被侵犯時自然引發對抗或敵對反應,這是正常的心理防禦。


4、生殖器發育的具體狀況是什麼?有沒有讓孩子覺得焦慮?所以不讓爸爸看到。又或者是在學校與同學的交流中發生了什麼?所以讓孩子擔心?


建議:


1、家長尊重孩子的邊界,首先要區分“你、我、他”。


2、不要過度關注身體、生殖器。


3、在孩子有相關困惑時,可以未雨綢繆地學習相關知識答疑解惑,不要過度擴展。假如對身體發育有所困惑,可以找合適的機會在放鬆的情況下,由父親講自己青春期對身體的關注以及一些疑惑,這樣有可能知道更多信息,發生問題不可怕,怕的是不能正確面對問題。


4、家長在教育孩子或與孩子共處時,有一種情況是做得越多、錯的越多,這個情況就是看不到對方的心理成長和個體存在。如果以強權壓制孩子的心理成長,那對孩子人生的未來一定不是什麼好事。


“深度心理”不定期分享心理學應用知識、技術,以實用化為主要方向,涉及親子關係、育兒、婚戀關係、心理分析等,更多內容歡迎翻閱本頭條號歷史消息。如有收穫,您的關注和轉發分享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