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農業發展如何?

旗甲生態農莊


山東除了東營濱州之外,都是人多地少,土地比較金貴,經濟作物種植比較發達。同時山東是糧食主產區,但糧食種植模式比較落後,正向全面機械化轉型


靜待天時223


#這就是山東:參與問題回答,傳播正能量# 山東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業發展均衡。糧食種植、蔬菜種植、水果種植和品牌在國內較為知名,養殖業、漁業等方面山東也是大省。

下面我們一一介紹:

山東農業政策研究:

山東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2020年4月,山東省財政會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山東濟南分行、山東銀保監局聯合印發《山東省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制度試點實施意見》,意見明確規定,3年以內每年安排5000萬元對成效明顯的試點縣給予獎勵性補助。突出重點,鼓勵先進,不搞大水漫灌。對於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及境外資本市場上市掛牌的企業,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於農資補貼、種糧戶補貼、作物良種補貼每畝不低於125元。大面積種植每戶補貼1.2萬元。機會多多!

要來發展,抓緊時間,時間緊張。

農業高等院校:

山東農業大學坐落於泰山腳下,是省屬重點高校,一本錄取的本科院校;1906年建校,至今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9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400餘項,培養多名院士,4位長江學者,12位國家傑出青年。培養各類專業農業技術人才22萬名。

學校和國外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肯塔基大學、佐治亞大學以及各國25所高校建立國際校際合作關係!

青島農業大學,坐落於美麗的東海之濱青島,前身為1951年成立的萊陽農學院,2007年更名為青島農大,2017年成為省級博士立項建設單位。國家級科技獎勵11項,省級成果獎49項,亞洲第一隻克隆牛就是該院校完成。具有深厚的文化氛圍和實幹精神!院士四人,長江學者三人,傑出青年四人!截止2019年4月,院校植物學、動物學、農業科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韓國首爾大學等20多國家,9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合作!

山東農產品行業現狀:

第一、糧食作物種植:

山東在2019年糧食產量達到5357萬噸,佔全國第三位,僅次於黑龍江和河南之後;山東省土地面積為1571.26萬公頃,農業地1156萬公頃,糧食主要品種有:冬小麥、玉米、地瓜、大豆、水稻、穀子、高粱、和小雜糧。其中小麥、玉米、地瓜是前三主要糧食作物;

第二、蔬菜種植基地:

全省蔬菜種植穩定在3200萬畝左右,其中大棚蔬菜面積約1500萬畝,蔬菜產值達1.25億噸以上,總產值為2300億元以上。蔬菜品種豐富,有十幾類150種以上,品種達2500個以上,蔬菜大棚基地有兩大縣區,北有壽光,南有蘭陵,中間有煙青沂南等區域,分佈均勻。北京、上海的大棚蔬菜市場產品60%以上來自山東;

第三、養殖業:

2019年,年末生豬存欄2176.5萬頭,比上年減少了27.1%,牛羊穩定,牛存欄364.2萬頭,羊存欄1837.4萬隻,比上年末增長2%,家禽年末存欄78537.4萬隻,比上一年增長4.2%。2020年山東投資60億元建設規模367萬頭生豬養殖項目。主要配套肉類加工企業。

第四、肉製品加工業:

金鑼集團;龍大食品;濟南維爾康實業;春雪食品有限公司;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煙臺喜旺;華盛集團肉聯廠等,對於豬肉加工和禽類年加工能力超850萬噸;

第五、漁業:

山東省漁業經濟產值總量超4130億元。其中海水養殖佔58.4%,海洋捕撈佔22.5%,淡水養殖佔13.1%,水產苗種佔5%,淡水捕撈佔0.9%。

第六、飼料加工行業:

根據中國飼料工業統計信息,山東省登記註冊飼料企業1835家,飼料產量3778.6萬噸,同比增長5.9%,佔全國總產量的16.5%,居全國第一。其中臨沂、濰坊飼料和產值達到了全省的20%以上的產能集中;肉禽飼料產量為2508.1萬噸,同比增長15%,佔全國肉禽資料產量的29.6%。

第七、農業產業龍頭:

2019年農業產業領軍民營企業十強榜,分別有西王集團、山東渤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新程金鑼肉製品集團有限公司、香馳控股等企業上榜。

第八、馳名農產品:

煙臺的蘋果、萊陽的梨、肥城蜜桃和山東樂陵金絲小棗,在全國農業行業知名。

第九、農產品冷鏈運輸行業:

希傑榮慶物流,全國排名第二,濟南維爾康冷鏈物流排第十,前十名中兩家上榜。為山東肉類加工和保鮮運輸保駕護航。

山東的農業發展產業鏈均衡,產能集中度高,產業技術先進,人才優勢明顯,地方政策優惠,如果要發展農業投資歡迎來山東!

大美山東歡迎您!

為家鄉袋鹽!


嘛斯克


山東省將重點建設50個農業“新六產”示範縣、劃定5200萬畝稻麥功能區及400萬畝棉花生產保護區,通過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境外農業合作示範區和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等,加快實現農業由傳統產業到高質高效產業轉變,推進鄉村振興。

2018年8月17日,山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該省近日印發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現代高效農業專項規劃(2018至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莊文忠介紹,力爭到2022年,山東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現代高效農業增加值達到1200億元,基本形成以新動能為主導的科學技術先進、物質裝備優良、組織方式高效、經營主體集約、農產品市場繁榮的現代高效優勢產業,半數以上的縣(市、區)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城鎮居民。

“山東對產業融合、農村電商、休閒農業等“四新”經濟的培育力度不夠,沒有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亟需培育新動能,穩固農業大省的優勢和地位。”莊文忠認為,山東應發揮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農村改革試驗區、農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區的引領作用,同時,搭建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農村創業園等示範平臺,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莊文忠強調,山東發展農業“新六產”,將實現從單一產業向全鏈條、多功能、新業態發展的動能轉換,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農村電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等。“通過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提升傳統產業的質效、新興產業的規模、跨界融合的潛能、高端品牌的價值,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農業廳發展規劃處處長魯波介紹,該省已獲批創建金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寒亭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棲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泰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四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各地也在積極開展省級、市級、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

“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當地農業主導產業或優勢特色產業,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開展‘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全產業鏈開發,能夠實現綠色發展和產業深度融合。”魯波表示。

該省還將加強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集聚區建設,培育重點農產品出口企業,建設境外農業合作示範區和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加快推進遠洋漁業海外綜合性基地建設等。

山東是農業大省,糧食、肉類、蔬菜等主要農產品總量位居中國前列。2017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均居中國第一位,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4500萬噸以上,居中國第三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