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站村有個老張,被村民用紅手印聯名“邀請書”拽回來了 為啥?


李站村有個老張,被村民用紅手印聯名“邀請書”拽回來了 為啥?

“張書記認真,為民辦實事,牛場才建上,他在才能有發展,請縣領導幫我們把他請回來。”2016年年初,陝西省米脂縣分管扶貧的副縣長孫文強收到該縣李站村45位村民的按了紅手印的聯名“邀請書”。

村民口中的張書記叫張雷威,原是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榆林供電公司工會主席,2015年6月退休,2016年年初退出了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序列。

李站村有個老張,被村民用紅手印聯名“邀請書”拽回來了 為啥?

而從2000年起,張雷威先後在榆林市6個縣區幫扶12個鄉鎮56個自然村12000多名群眾脫貧。退休後受村民之邀,他又回到了李站村,成為一名編外的駐村幫扶幹部,一直幹到現在。

把村民當成自家人!扶貧得沉下去,得紮下根

2002 年,張雷威第一次到神木市芹菜溝駐村扶貧,最初是早上進村,晚上返城,3天過去,只認得幾個村幹部。村民的眼神滿是不信任。

老張決定就把家安在村頭廢棄的小學校。村長、村書記都極力反對,這麼個環境,怎麼能住人呢?也沒有必要。但在老張看來,扶貧得沉下去,得紮下根。他除雜草,刷房子,安玻璃,盤土炕……兩天後,炊煙升起。之後,他白天到地頭和村民拉家常;晚上,燈開得亮亮的,引來三三兩兩的村民談天說地。

李站村有個老張,被村民用紅手印聯名“邀請書”拽回來了 為啥?

一週後,召開村民大會,村容村貌村情、誰家幾口人幾畝地幾頭牲口、誰家娃在上學孩子在哪打工,老張頭頭是道。村民刮目相看:這個老張真不簡單哩!

10天后,老張採取了第一個行動,把在外打工的勞力、也是各家的主心骨叫回來栽樹。可當200棵棗樹苗從外地拉回,遮天蔽日的沙塵暴來了。“這還栽不栽呢?”村民們縮在村委會議論紛紛。老張心想,首次行動失信,以後還怎麼叫人呢。“不就是一點風沙嘛,栽!”他留下一個村民做飯,自己帶頭扛起一捆樹苗走進風沙裡。晚上,他留下大家,便飯,野菜,袋裝食品,幾杯薄酒下肚,話匣子全打開了。

老張把村民當成自家人,鄉親們也把老張當自家人,老張才開始著手扶貧。老張組織村民修整進村道路、聯繫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改造老舊農電線路,培訓村民科學飼養技術,引進新品種牛羊,帶領村民搞適度養殖。三年後,僅靠適度養殖一項,就實現戶均增收一萬五千元。

曾經國企的工會幹部,變成了一位很懂農經的扶貧專家

2005年張雷威開始在吳堡縣扶貧。“老張跟我們說,玉米從根部向上數,到第三片葉子發黃的時候,就可以收割了。此時玉米粒成熟了,玉米秸稈的水分也多,這個時候才是玉米的最佳青貯期。”貧困戶馮有為說,當了一輩子農民,還沒有老張專業。

吳堡縣有個深砭墕村,7個養羊戶,喂的都是本地長角羊,一隻羊只能生產3兩羊絨。他幫忙引進了4只優質白絨種羊,就是這4只種羊改變了7戶養羊人的生活面貌,羊絨產量翻了三番還要多。村民霍愛連每年僅靠養羊收入都在12萬元左右,養大了4個孩子,箍起了7孔新窯洞。而牛羊養殖又產生了大量農家有機肥,土地減少了對化肥的依賴,農民減少了購買化肥支出。利用農家有機肥,村民又種植山地有機蘋果和核桃,形成了致富方式多樣化。

李站村有個老張,被村民用紅手印聯名“邀請書”拽回來了 為啥?

貧困戶自身的脫貧動力,才是脫貧工作最長久的動力和結果。在張雷威看來, 扶貧先扶志,他說,“鼓勵勤勞致富很重要,不光挖經濟的窮根,更要挖思想的窮根。” 2014年開始,張雷威走村進戶加大調研力度,落實精準扶貧。在全面摸底的基礎上,將貧困人口按照年齡和勞動能力分類,分類施策、適度養殖,實現年初實施、年底見效、次年脫貧、三年致富。精準的扶貧工作有效地促進了村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

李站村有個老張,被村民用紅手印聯名“邀請書”拽回來了 為啥?

而如今近20年的扶貧之路,也讓張雷威這個國家電網的工會幹部,成了一位很懂農經的扶貧專家。懂農經的扶貧幹部,才更具說服力。張雷威表示,“現在每個村都有國家扶持的圖書室,涉農書籍很豐富,也有遠程教育電視,這些都是很好的三農利用資源,但畢竟貧困村民的識字和理解能力有限,扶貧幹部的文化水平在扶貧具體工作中大有用武之地。”

公司重視大力支持,對貧困縣進行電網建設改造,“戶戶通電”完成率100%

扶貧要持續產生髮展動力,光靠貧困戶自己也不行,還得靠組織。張雷威感嘆,“對我提出的建議和反映的困難,公司都非常重視,不管是資金,還是政策,都是大力支持。沒有公司的大力支持,哪能幹成事呢。”

李站村有個老張,被村民用紅手印聯名“邀請書”拽回來了 為啥?

支持張雷威的,是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的一系列舉措。據瞭解,公司領導多次到他的項目點視察,瞭解具體困難,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在張雷威的建議下,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主動發揮電網企業的特點和優勢,對貧困縣進行電網建設改造,全面推動扶貧光伏消納,“電力入戶率”指標100%達標全實現,“戶戶通電”、“村村通動力電”完成率100%。其中,2018年,投資5.83億元,完成824個村動力電提升工程。

在扶貧工作管理上,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還通過向全系統公開競選的方式,遴選出76名扶貧幹部和一名掛職副縣長派駐各級扶貧點。組建脫貧攻堅“智囊團”,把張雷威聘請為扶貧顧問,牽頭動員在職幹部、技術專家、離退休幹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組建脫貧攻堅金點子義務服務隊,為廣大一線扶貧幹部和貧困戶提供經驗和實踐幫助。累計發動9029名職工參與購買120餘萬元的農特產品,從作物收購、工廠務工、集體分紅等多個方面帶動三個村共計148戶340名貧困人口收入增加。

不斷創新工作,足跡遍佈榆林全市56個自然村,幫助三萬四千多人脫貧

截至2019年,張雷威的足跡遍佈榆林全市6個縣區、19個鄉鎮、56個自然村,幫助三萬四千多人脫貧。他的扶貧路也從最開始的“一村一品、一戶一策”、適度養殖,發展到產業扶貧、現在的成立合作社、打造富硒生態村。長期地堅持一線貧困村扶貧,張雷威積累了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被村民稱為“點子王”。

李站村有個老張,被村民用紅手印聯名“邀請書”拽回來了 為啥?

2017年,他牽頭成立的陝西省第一個“金點子”勞模扶貧幫困服務隊,由一批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熱愛精準扶貧的勞動模範、第一書記、農牧業專家組成,他們自發自願義務為農村脫貧攻堅出主意、想辦法。“金點子”勞模扶貧幫困服務隊組建以來足跡遍佈榆林地區13個村,指導脫貧攻堅,建設光伏發電站、肉牛養殖場、白絨山羊養殖場、小米雜糧加工廠、粉條加工廠、養雞專業村、香菇大棚、千畝山地有機蘋果園等,成為打贏脫貧攻堅的一路奇兵。2019,張雷威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

退休不忘貧困戶疾苦,始終把貧困村當作自己的家的張雷威時刻牽掛貧困戶,也仍然奮戰在扶貧工作一線。近20年的扶貧路,這條“老黃牛”,一直在路上。

《扶貧日誌》大型融媒欄目推出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由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指導,陝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華商傳媒集團、陝西廣播電視臺主辦的《奮鬥新陝西——2020陝西脫貧攻堅奮鬥者大會暨脫貧攻堅奮鬥故事分享會》大型系列活動於2020年4月3日正式啟動。

李站村有個老張,被村民用紅手印聯名“邀請書”拽回來了 為啥?

活動期間,持續推出《扶貧日誌》大型融媒欄目。傳播脫貧攻堅過程中感人事蹟,在全社會樹立傳播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典型,鼓舞脫貧攻堅的決心和信心。

華商報記者 宋小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