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批疫情應對 再曝美國機制缺陷-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美國應對新冠疫情過程中,醫療物資短缺現象備受關注,引發聯邦政府、州政府、醫療機構等各環節的“甩鍋”大戰。一些媒體和前官員反思,美國在2009年暴發H1N1流感疫情期間經歷過類似困境,但事後未充分吸取教訓,導致抗疫亂象在這次新冠疫情中重演。

用《華爾街日報》的話說,無論醫院、製造商或政府,都沒有通過優化機制做好應對新一輪疫情的準備,每個環節以自身利益為中心“各自為戰”,統籌協調陷入混亂,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醫療機構為節支增效,減少應急物資儲備。對美國醫院來說,醫療物資是僅次於人力資源的第二大開支項目。H1N1流感疫情消退後,不少醫院不願看到應急物資在庫房“積灰”,開始壓縮庫存,更加依賴一套物資數據追蹤系統來調整防護裝備存量。這實質上是“以效率取代安全”的做法,一般情況下有利於提高醫院經濟效益,但在暴發疫情等嚴重事件擾亂正常秩序時,會增加物資供應短缺風險。

其次,醫療物資製造商“十年怕井繩”,不敢盲目擴張產能。2009年H1N1流感疫情期間,口罩等防護用品和呼吸機等設備訂單猛增,推動製造商大幅擴張產能。不料疫情2010年消退,比預期更早,造成醫療物資產能嚴重過剩,令不少企業面臨破產境地。針對政府要求維持產能及庫存的呼籲,一些製造商抱怨“缺貨時電話爆滿、恢復正常後被甩一邊”,不願在沒有長期協議的情況下盲目擴產。

第三,聯邦政府議程分輕重,公共衛生“靠邊站”。儘管2009年流感疫情嚴重,聯邦政府仍沒有為充實國家緊急醫療物資戰略儲備建立常設預算項目。相比疫情大流行,美國政府多年來更注重應對包括生化武器攻擊在內的恐怖主義威脅。

第四,黨派紛爭引發相互“甩鍋”,干擾抗疫協作。特朗普政府自稱已大力推動各方協作應對疫情,將當前物資困境歸咎於貝拉克·奧巴馬領導的前任政府沒有做好充足準備;一些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官員則說,特朗普上臺後調整衛生和公共服務部下屬主要應急機構,削弱公共衛生安全保障機制。比如,特朗普政府2月10日發佈的下一財年聯邦預算草案提議將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救災基金的資金削減近70%。白宮方面解釋,預算提議系政府去年基於過去的數據擬就,發佈前沒有更新。

徐超

(新華社專特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