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海戈:一個天才詩人的擰巴

昌海戈:一個天才詩人的擰巴


作者:昌海戈


“一個天才詩人的擰巴:

不好好寫詩,為什麼想當外交部長?”


李白不好好寫詩,為什麼想當縱橫家?原來李白心裡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很想從政當一個外交官。

什麼是縱橫家呢?縱橫家就是運用合縱連橫謀略的策士,相當於現在的外交官。其實戰國時代縱橫家比現代的外交家還要有影響力,能影響整個各國局勢。

李白一心只想成為縱橫家,何以見得?


請看李白在《草創大還贈柳官迪》一詩中寫到:“才術信縱橫,世途自輕擲。”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謀略信鬼谷子,前途易如反掌。用現在流行的話是說,精通鬼谷子謀略,把縱橫術運用到極致,達目的分分鐘的事。李白讀的那本鬼谷子叫《長短經》,也叫《反經》,李白老師趙蕤所著。

在《秋日煉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一詩中,李白把自己比作蘇秦:“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彷彿李白化身樂毅剛剛到趙國,蘇秦剛開始遊說韓國一樣。李白詩歌創作及做人處世,一切均以縱橫家的高標準要求自己。

27歲的李白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展露壯志:“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此句表達了李白政治渴求與人生願望,像管仲和晏嬰一樣有治國謀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輔助君主,天下一統,大濟蒼生。李白並不甘於寫詩,僅當平時喝酒擼串之時圖個自娛自樂罷了。

從《李白與歷史人物》得知,作者裴斐統計了李白的詩中出現次數最多的11位政治家,分有:蘇秦、張儀、呂尚、魯仲連、酈食其、管仲、樂毅、晏子、張良、諸葛亮、張安。李白很羨慕這11位政治家,其內心裡是多麼迫切希望像這些英雄一樣,大展身手。

李白不走尋常路,不考科舉,相信縱橫謀略,一定能助他這樣的小人物,走上從政之路。因為他所崇拜的那些英雄裡邊,大多數人發跡之前都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李白自信縱橫謀略運用自如,面見玄宗演說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

縱橫家就是使用合縱連橫謀略的外交家,比如蘇秦,今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採用合縱謀略,身佩六國相印, 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一怒而諸侯懼。正是從蘇秦等眾多縱橫家身上,李白看到了小人物的出路,更加堅定自己信念。

當永王向李白發出邀請,出任其智囊,李白滿心歡喜的答應了。如此良機,李白怎可錯過。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輔助君主,匡扶社稷江山的夢可待實現。不久永王兵敗被殺,可惜李白運氣不佳,受牽連被捕入獄。等肅宗大赦天下,李白才重獲自由。

當大將李光弼率兵出征東南,61歲的李白正在金陵準備參軍平叛。最終因年老多病,不得不半道返回。李白在《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一詩中沉痛地慨嘆道:“天奪壯士心,長吁別吳京。”


李白恨天公不作美,奪了李白身心,最後只得在長嘆中離開金陵。為夢想最後一博,最後卻力不從心,李白的行為,符合他的價值觀,一心只想成為縱橫家。

李白一生沒能夠實現最終的目標,文韜武力上陣,建功立業封侯。但他的熱心熱血,表現出對理想的熱愛,千載之下仍然令人感動,令人肅然起敬,激發後世人的拳拳報國之心。

縱觀李白一生,連續遭遇打擊,生活永遠充滿激情,其為理想堅持不懈的這種精神,正如六神磊磊所說,已經輝映了一千三百年的春秋了,還會繼續光輝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