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絞殺”,已經開始很久了

這是一場“絞殺”,已經開始很久了


早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作者朋友自述的被騙入北派傳銷的經歷。

看完後,除了心有餘悸,更多的還有悲哀。

這種悲哀一方面來自實行傳銷行騙的人,一方面來自那些被洗腦成功的人。

因為他們雙方,作為剝削者和被剝削者,都體現出了中國平均水平上教育的失敗。

1

洗腦的本質就是填鴨式教育

小時候,在學校的應試教育體制內,我們總是不被允許提出疑問。

成長中,在父母的“愛”的教育裡,我們總是被要求做一個“聽話”的小孩。

長大後,在文藝片即是票房黑馬的現象場中,我們的質疑聲總被壓制。

從小到大,無論在學校、家庭還是社會,我們很多人感受到的都是個人判斷總是被迫保留下來,“我”的想法、“我”的聲音都不重要。

所以,當你舉起小手和老師說你還有不同的想法時,老師會忽略你去叫你身後的同學;

所以當你想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時,身邊總響起“為你好,要聽話,不然不愛你了”的聲音;

所以當你表示看不懂文藝片時,會有一大批人在你的留言下噴你不懂藝術。

說到底,無論是你的身邊人還是社會環境,都在充當著暴政者的身份,目的就是洗掉你的獨立意識、判斷和思考,讓你接受別人或集體的意識。

文章自述者經歷的北派傳銷中,為了“馴服”新成員,會經常採取心理戰。

這種心理戰就是把對你好當作威脅你的工具。

只要你聽話,我可以為你洗衣擦臉端洗腳盆,帶你娛樂吃飯講笑話,給你像家人一般的愛和溫暖。

但一旦你不聽話,他們就會直接歇斯底里的朝你怒吼甚至虐打,不停的質問你:“為什麼對你這麼好,你還要這樣,你還有沒有良心?“

聽上去是不是很耳熟,這很像我們的父母經常對我們說的話。

在我們的國家文化裡,一直是鼓勵共生而排斥分離的。

對此最簡單的解釋,就像是傳銷中的做派一樣,你越想走,你的“導”們就越不讓你走。

你越反抗,他們就越狠狠壓制你。

相反,你聽話了,服從控制了,他們就會對你很好很好。

比如21歲房門不能鎖、寵物被趕走,只有你照做了,這才能讓他們放心。

2

“奴化思維”會調動人對於家庭最深的投射

自述者獲救後,發現一個比自己僅小1歲的小女孩。

18歲和“二當家”被迫在一起了,初戀。

一開始瘋狂哭喊,到後來主動和他探討“大業”發展,組織要求上交3千,她為愛上交1萬。

被救出來後,她反而慌了神,埋怨為什麼要救她出來,她還要和他結婚,還相信著他許諾給她的未來。

心甘情願的被騙,認為這個體系(傳銷)滿足了自己一切需求,這樣的人真的不在少數。

比如,一個大母神/大公神,在家裡偏強勢,總想掌控一切,只要一切都順利滿足自己期待中的發展走勢,哪怕是自欺欺人也好。

然而當有一天ta的配偶或者孩子變的強硬時,ta可能反而會變的唯唯諾諾,十分討好,像嬰兒般害怕被拋棄,此時這個想要霸權的人才是真正被奴化的人。

有句老話說的好,恐同即深櫃。

同理,恐奴即被縛,越是恐懼什麼越是會因此被囚禁在自己的心理牢籠裡。

像張雨綺和袁巴元,有許多人說他們的婚姻是個騙局。袁巴元騙房騙婚騙人,靠女人上位,但張雨綺永遠只一句“為愛無悔”。

為什麼?因為哪怕袁巴元再可惡,但對於從小父母離異,母親性格偏激的張雨綺來說,只要他能讓她體驗到缺失的關注和溫暖,給了她一個“家”。那她甘願做一切的退步。

所以才會有袁張對撕的聊天內容中,張放下很低的姿態,生怕袁巴元不要孩子。不斷的安撫袁,告訴他什麼都不變,一家人就是一家人。

同理,傳銷組織的“導”們,都是對這份”大業“執念最重的人。也是最願意為此犧牲和付出的人。因為他們作為生活中的失意者,是恐懼面對現實生活的。

而這個組織給巨嬰們創建並提供了這種理想世界的溫床,沒有猜忌、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生存壓力,提供了作為人能得到的生理和精神的滿足。

他們當然會心甘情願。

正如《狂熱分子》一書中的觀點,只有投身某種群眾運動之中,才可能規避自我,逃避現實。

本質上都是一套機制,目的就是為了掀起在現實世界尋找情感寄託的人內心的狂熱。

3

巨嬰遍地,是“傳銷”在中國大肆暢行的根本

在中國,每年打擊的傳銷窩點幾十個,遣散的人員上百萬。但依舊有許多人繼續深陷其中。

究其根本,這些人從心理層面上來說都是嬰兒水平。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中國式大家庭對個人精神的絞殺。本質上就是巨嬰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一代一代的重複。

如何體現呢,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控制不住的入侵孩子。

比如爸媽知道你冷不冷,爸媽知道你該吃多少飯該喝多少水,該什麼時候上廁所,爸媽知道你該做什麼工作,該找什麼樣的對象,監督你睡覺寫作業,監督你的社交圈。

沒有什麼理由,他們就是這麼經歷過來的。

不帶任何血腥味,不需要你經歷剝皮挫骨的成長,只要你聽話,殺死你的“自我”,就已經是把絞殺程度推向高峰。

社會結構不斷變化,父母之前的舊的適應模式不再起作用,所以才有了千禧年代之後一代代的茫然,不知所求,不知所需。

許多人受不了現實社會的殘酷,不知覺中輕易成為被商業社會收割的“韭菜”。

物質傳銷如安利,精神傳銷如慧才,民族主義運動如現在的反日……,甚至包括那些英語、寫作、計算機的7天速成班,表面上被人扣上“智商稅”,實則都是迎合了巨嬰的原始渴望。

就好像被騙入北派傳銷的人,都是因為一則招聘信息,“做淘寶模特日結500”。他們深信自己能力很強,會去想象自己可以以這樣的方式在短時間內掙到一大筆奇蹟般的錢。

在中國,被絞殺的巨嬰是缺乏現實檢驗能力的,對於虛構的完美世界很容易信以為真,然後為此作出巨大的付出。

歷史上與此現象重合的,最經典的就是大躍進和大鍊鋼鐵。一切都建立在虛假之上。

我們沒辦法光去抱怨傳銷的“惡”,因為這些比起中國式大家庭對反抗者的野蠻手段,實在小兒科。

社會的黑暗不斷被揭發,但相對來說有過之無不及的家庭黑暗卻一直潛伏著。

各種類型的“傳銷”洗腦還在繼續,加入這場社會意義上商業狂歡的人數也依舊在不斷增加,比如驗證男友是否愛你取決於一管口紅,比如一輛車就能體現出你的社會層次……

這是一場絞殺,並且已經開始很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