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家,跟家人親戚沒法溝通?不怕,遇到問題就盤它!

春節回家,跟家人親戚沒法溝通?不怕,遇到問題就盤它!


今天是《過年帶對象回家,父母不同意》這篇文章的終篇的第三部分,確定你在家庭中的自我。

上篇文章中提到了中國式關係是共生模式,這種模式下人與人相處是沒有邊界的。也因此,許多小孩失去了自我,這在共生中叫做共生絞殺。

也就是“我”和“你”要形成一個“我們”的共同體,但這個共同體中,只有一個人的意志該存在,那當然最好是“我”。

通俗點說,很常見的,父母與孩子、夫妻之間或者同事朋友,習慣性的表達都是,一個人發話的同時會要求另一個人聽話,從社會層面上說,這叫權力的基本表達。

舉個例子,在購物買衣服這事兒上,很多父母與孩子之間都存在著極大的衝突,這種衝突不止是審美差異。

我妹昨天在商場試了一件白毛衣,她媽認為款式太大顯胖。但以同齡人眼光,我就覺得挺好,oversize風嘛。我妹很喜歡很喜歡,但是她媽強行的攔下她不讓買,理由是她認為不好看,為她好,不願意自己女兒往難看了打扮。

後來兩個人回家後吵了一架,我妹妹向她媽傾訴自己的心裡感受,覺得很委屈,表示買衣服的價值是自己喜歡才有意義,這趟購物之旅不開心。而她媽媽回饋的點一直是,我認為不好看,我希望你穿成我認為美的樣子,我為你好,不可能害你。

一方在努力並試圖把自己的信息和感受傳遞給對方,而對方對此是充耳不聞,一直在頑固的表達自己的信息,別人聽不到,就會生氣。

相似的事情,類似的對話模式在中國的大部分家庭都存在。“我”的聲音“你”要聽,而“你”的聲音“我”可以不聽。這種權力意志從一個人的嬰幼兒時期開始,因為嬰幼兒的表達受限,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則一直是處於一方說,一方聽。

為什麼古代人都想當皇帝,因為權力這種東西一旦感受過就上癮很難擺脫了。父母也如此,習慣了忽視孩子的自我,於是整個社會才有了現在這種現象級溝通差異,每一代人作為兒女時都普遍受到了心理創傷:大多數父母只想把自己的意志傳遞給孩子,不想聽他們的聲音。

當孩子長大成年後,中國式成年人的溝通方式基本都是靠憤怒,吼、威脅、爭吵。這一方面是師從父母,另一方面是對於往往只有這樣父母才會“被迫”去聽孩子的聲音。

所以當一個家庭中的關係很破碎,關係很差時,每一個成員可以都問問自己:我真的有給過這個關係一個機會嗎?是不是在一次次的發洩和爭吵中把這段關係推向了結束。

所以,當你帶對象回家,父母不同意時。你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求得他們的同意,而是先把你自己看明白。把你自己從混沌共生的關係中分化出“我”,這是一個過程,有著必須性。

有人做什麼都想要完美,有人則知道分寸。比如戀愛中,很多人奔的目標就是條件好的,有的人則十分清楚什麼樣的人是最適合自己的。有人知道自己的學習或事業方向是什麼,但有的人就是想的很多什麼都考慮一點最後什麼也都沒做成。

這就是“我”從共生關係中分化成功和失敗的區別。所以當你有了“自我”後,你活的狀態也是最舒服自在,處理事情也是有分寸有尺度的,別人的評價和態度就會主導你的情緒。就像你父母對待你的感情的態度,就不會成為你的痛苦。

因為即便他們不理解,擁有“自我”的你,也足夠成熟去辨別你的對象究竟行還是不行,是不是適合你的,你的答案會無比清晰。

至於面對那些多管閒事的七大姑八大姨,即便他們再搬出“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這樣的經驗之談時,你也可以調皮的回上一句“不好意思,我不和海鮮說話”。

我是果果,希望你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