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雲一週熱點:燃料電池補貼政策落地,廣州黃埔簽約百億氫能項目

「氫雲一週熱點」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在政策、企業和國際等方面在過去一週當中的熱點新聞,每每週五更新一期。在這裡,你可以全面瞭解企業的氫能發展動態。

氫雲一週熱點:燃料電池補貼政策落地,廣州黃埔簽約百億氫能項目

政 策 要 聞

【1】三部委發佈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

4月22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佈公告,明確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

【2】四部委聯合發佈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通知,燃料電池汽車“以獎代補”

4月2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四部委發佈了《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將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延長至2022年底;2020 -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鼓勵“換電”和“車電分離”;燃料電池將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

【3】上海市政府將制定汽車消費政策,燃料電池汽車首次被納入

4月23日,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召開。將重點圍繞6個方面研究制定了促進上海市汽車消費若干政策。首次把燃料電池汽車也作為刺激消費的對象,配套年底前完成5座加氫站修建,並承諾研究加氫站相關扶植政策。

企 業 動 態

【4】沃爾沃、戴姆勒將成立燃料電池卡車合資企業

4月21日,戴姆勒卡車股份公司和沃爾沃集團宣佈已經簽署了一項初步的非約束性協議,將合作成立合資企業用於開發和生產重型卡車的燃料電池系統以降低開發成本,並推動用於重型運輸的燃料電池技術。戴姆勒將在合資企業中鞏固其目前的燃料電池業務。合資企業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後,實現重卡用燃料電池產品的量產,除此之外還將探索其他汽車和非汽車使用案例。

【5】奔馳終止燃料電池乘用車開發計劃

梅賽德斯-奔馳將逐步停產燃料電池車型GLC F-Cell。這款車型於2013年由奔馳、福特、日產合作開發。目前只生產了幾百輛GLC F-Cell車型,而且主要用於商業促銷,並未向大眾市場出售,這主要是由於製造成本非常高昂。戴姆勒集團研發總監馬庫斯·謝弗在1月曾表示,“燃料電池汽車運行得很好,但關鍵問題是成本,需要規模化發展,大量銷售。”

【6】現代汽車終獲准出口燃料電池技術中國市場未在允許範圍

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在4月20日舉行的工業技術保護委員會會議上統一現代汽車公司向美國和歐洲出口燃料電池技術。這將標誌著除了在海外銷售燃料電池汽車,現代還可以出口燃料電池技術。但是,韓國政府未批准其向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出口燃料電池技術。而現代汽車最大的競爭對手日本,在2015年就宣佈開放燃料電池汽車相關技術專利,並在在2019年決定向中國企業出口燃料電池核心零配件及技術。

【7】北汽福田、中石油、億華通共建加氫站,北京市氫能產業進入新一輪發展期

近期,北汽福田、中石油北京分公司與億華通達成合作意向,共同推進北京市加氫站建設及運營。協議中規劃加氫站選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以張家口可再生能源制氫為主要氫源,加註能力覆蓋35Mpa及70Mpa,服務於北汽福田測試用氫與燃料電池汽車批量商業化運營。該加氫站建設,標誌著北京市氫能產業進入新一輪發展期。據瞭解,北京市相關部門正在推進冬奧會氫能供應保障相關規劃,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巨頭將在大興機場、首都機場、京-張高速多處開展加氫站建設,進一步完善北京市及冬奧會氫能供應保障體系,為京津冀地區氫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商業化運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行 業 動 態

【8】上海臨港新片區啟動首座油氫合建示範站建設工作

2020年4月20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申能集團(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申能能創的母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就打造燃氣基礎設施和服務標準、發展氫能基礎設施和產業、建設運營區域綜合能源項目、加強新片區金融服務水平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為進一步推動新片區氫能產業佈局,開展氫能示範應用,在此次簽約儀式上,上海申能臨港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同步揭牌並啟動了新片區第一座油氫合建示範站—平霄路站建設工作,力爭2020年建成投用。

【9】內蒙古包頭集中網絡簽約31個項目,2氫能項目入選

4月20日,包頭市舉辦招商引資網絡直播推介會暨重點項目集中籤約儀式,集中籤約31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涉及12個產業領域,總投資595.5億元。氫能領域方面兩個氫能項目入選,他們分別是包頭市九原區的北京環宇京輝氣體有限公司5000 Nm3/h水電解制氫 、5000 Nm3/h天然氣制氫項目;包頭市固陽縣的國家電投能源集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風電產業創新和氫能利用融合示範項目。

【10】日加氫1000公斤 湖南首座加氫站首次公示 項目已進入環評階段

4月20日,株洲市對其首座油氫電綜合智慧能源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有關信息予以公告。公告顯示,油氫電綜合智慧能源站包含了制氫、儲氫、加氫、加油和充電功能,具備了站內製氫的功能。制氫方式方面,綜合能源站採用了天然氣制氫的技術,制氫能力為200Nm3/h,照此推算,每日最大制氫量約為436公斤,而加氫站的設計加氫量為1000kg/日,加氫站仍需要站外供氫以滿足加氫站的氫氣需求。該站投運後將成為湖南首座加氫站。

【11】廣州黃埔攜手中石化廣東石油打造百億級氫能項目

4月22日,廣州市黃埔區與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石油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該區共同推進氫能產業建設,預計系列項目營業收入將超過100億元。根據合作協議,該區與中石化廣東石油合作計劃新建20座以上的加氫、加油、充電、非油、光伏發電等“五位一體”綜合能源銷售站,打造氫能汽車應用發展的基礎設施先行區域。同時,該區還將開拓與中石化在數據中心和其他非油品業務等方面的合作。

2019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獲批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被列為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運營示範區。目前,黃埔區前已建成投運知識城、西區2座加氫站,正在推動科學城、東區、永和等5座加氫站。

國 際 新 聞

【12】FCH JU啟動氫谷數據平臺項目

4月22日,燃料電池與氫能共同事業組織(FCH JU)啟動了一個“氫谷平臺”,以支持創新氫能計劃,並提供有關各個旗艦氫谷中大規模氫項目的信息。針對所有當前和將來的氫氣項目,其目的是旨在幫助用戶從經驗豐富的同業者處收集有意義的信息,並促進彼此之間的協作。


歡迎關注:“氫雲鏈”,獲得更多氫能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