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者 | 肖昕教授:尊重职业、敬畏生命

大国医者 | 肖昕教授:尊重职业、敬畏生命

肖昕主任 儿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主任兼遗传代谢病实验室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生于1962年12月,江西樟树市人,1984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原江西医学院)医学系,同年留校在江西医学院担任住院医师、助教;1991年获得暨南大学儿科学硕士学位,并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主治医师、讲师;1997年12月获得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2007年7月至今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任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儿科临床36年,致力于研究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新生儿重症监护、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机械通气、新生儿全肠道外营养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诊疗技术。主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回国博士研究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和广州市重大创新项目1项等。

《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新生儿危重症监护治疗学》和《实用儿童重症医学》,参编《实用新生儿学》、教育部“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儿科学》、儿科专业本科规范教材《儿科学》和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临床医学专业整合教材《儿童生长发育与疾病》等学术著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培养博士和硕士60余名。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专委会副主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常委兼遗传代谢内分泌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华实用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和《广东医学》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委专家;广州市医疗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建设“中六儿科号”,扬起风帆再起航


肖昕教授从暨南大学系统调入中山大学系统之时,正值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建制移交中山大学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简称中山六院或中六)不久,儿科还没有从内科独立出来。如何建设一支不负中山大学医疗系统盛名的团队,迎接新一轮的挑战和征程,这一严峻任务摆在新上任儿科主任的肖昕教授面前。在中山六院首任和终身荣誉院长汪建平教授的牵线搭桥下,争取到了爱心人士张峻陶美萦夫妇的捐助,建成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使新组建的新生儿科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有了巢便要引凤,因为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基石,通过近10余年的外引、内培两种人才引进方式,已建立了一支梯队合理、团结协作、富有生气的医疗队伍,建立了以小儿遗传代谢病、危重新生儿救治和小儿消化道疾病诊疗为专科特色中山六院儿科(新生儿科)。


大国医者 | 肖昕教授:尊重职业、敬畏生命

悬挂在中山六院NICU的陶美萦夫妇捐赠纪念碑


在中六儿科(新生儿科)建设的过程中,肖昕教授同样注重科室人文情怀的培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不忘医者的社会责任感。2011年6月,中山六院儿科收治了一名1岁患黑色素瘤弃婴小贝,在医院大力支持下,儿科为患儿开辟了绿色通道,组织了院内多科室会诊,邀请了中大肿瘤医院、中山一院与中山六院专家一起,为患儿进行了背部肿瘤切除和左腋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后积极地与北京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和中大肿瘤医院孙晓菲教授进行会诊,确定了化疗方案并尽早地进行检查和化疗。在媒体宣传和众多网友爱心接力下,医院不离不弃,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使小贝延续了生命传奇。


大国医者 | 肖昕教授:尊重职业、敬畏生命

黑色素瘤患儿


现儿科(新生儿科)的诊疗范围由原来主要为附近居民诊治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扩展至整个广东省,不仅成功救治出生体重600克早产儿,而且重度窒息复苏率达100%,随着无创通气,高频振荡通气等呼吸机成熟应用、新生儿PICC置管、脐静脉置管、同步换血、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危重症救治等新技术开展,中山六院新生儿专科已实际到达省重点专科水平,连续两年获评广东省新生儿科最强科室。


大国医者 | 肖昕教授:尊重职业、敬畏生命

肖昕教授在新生儿科查房


大国医者 | 肖昕教授:尊重职业、敬畏生命

中山六院新生儿科被评为“广东医院2019年最强科室”


精益求精

遗传代谢病实验室的诞生与发展


创新是引领科室发展的第一动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开辟出中六儿科的专业特色对于儿科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肖昕教授的带领下,2010年成立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建立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及高通量测序技术为主的遗传代谢病诊断平台,为临床疑似患者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测。

肖昕教授带领的技术团队是广东省最早开始研究遗传代谢病的,2004年开始研究至今已有16年,许多广东省常见的遗传代谢病都是由本实验室团队率先诊断并向全省新生儿科和产科医生培训,如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就由本团队与暨南大学合作发表诊断了全国第1例患者,目前广东省已经诊断相关患儿上千人。室验室正式成立至今,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开展了遗传代谢病国产检测仪器开发、国产检测试剂开发,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分析系统,遗传代谢病基因编辑治疗动物实验等科学研究,为全省乃至全国遗传代谢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临床诊治上,肖昕教授带领的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在广东省率先成立了珠江三角洲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协作网,有100多家三甲医院和地级市妇幼保健院加入,诊断遗传代谢病900多例,挽救了大批遗传代谢病患儿,使得一些不明原因死亡患儿得到确诊。目前在实验室帮助下,儿科可以通过代谢检测诊断161种遗传代谢病,通过基因分析诊断5000种基因病,真正做到精准医疗。


不忘初心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医为仁术,必具仁心。从医36载,肖昕教授一直保持一颗仁心以及对社会的担当。为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真正地促进基层医药发展,惠及广大基层群众,在中山六院荣誉院长汪建平教授的组织下,肖昕教授等一众赣籍医学专家积极参与返乡义诊讲学志愿活动,帮扶家乡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把新技能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更多好经验好做法嫁接到江西,不断增强百姓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国医者 | 肖昕教授:尊重职业、敬畏生命


大国医者 | 肖昕教授:尊重职业、敬畏生命

返乡义诊讲学带教志愿活动


此外,肖昕教授在广东当地也积极地开展相关义诊讲学志愿服务活动。截止2019年,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已经连续10年举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小儿遗传代谢病新进展学习班》,培训全省新生儿科和产科医生2300多人,在基本所有地市级妇幼保健院和三甲医院举办遗传代谢病讲座50余场,培训医生5000多人,组建了珠江三角洲遗传代谢病检测协作网,有250家医院参与,为广东省遗传代谢病诊治水平的迅速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了同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以一颗仁心救病患,用一份大爱济苍生。肖昕教授回顾医路历程,他用简单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尊重职业,敬畏生命,世事变迁,初心不改”。


大国医者 | 肖昕教授:尊重职业、敬畏生命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儿科主任 肖昕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