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你把最壞的情緒留給我們(潘新明原創)

和孩子分享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是生活的境界越低的人,越容易傷害自己最親的人,對外面的人十分的和善友好,卻總是把最差的情緒留給身邊最親的人。兒子馬上點頭說:“是啊!是啊!我奶奶就是這樣的人啊!”

想起時而溫存有加,時而冷若冰霜,時而和風細雨,時而臉色陰沉的母親,感覺有時對家人確實有些壓力,但面對兒子,卻不能只在自我的侷限裡思考,用既是父親又是兒子的身份來看,又是不同的風景。我對兒子說:“他把脾氣留給自己最親的人,說明她在這個環境中有安全感,知道我們不會傷害她。”

“可每次在奶奶身邊,我就特別沒有安全感。她的情緒爆發總是讓人匪夷所思。不知道哪天的哪件事情會惹到她,不知道她下一刻會怎麼樣。所以我故意和她保持距離。這樣就不會被她直接攻擊了。”兒子得意的賣弄一下自己的小聰明。

“保護自己是好的,你說奶奶讓你很沒有安全感,爸爸覺得,如果你現在還是小學生,家人確實要對你的安全感負責任。現在你你感覺不被愛,或者沒有安全感,都是你需要成長的部分。最真實的安全感,永遠不在外面,而在我們的內在,奶奶也不再是你的安全感的來源。所以,要感恩奶奶給你帶來的這個功課哦。”

兒子特意逗我:“那你說起這是功課,其實還真是可以從這件事感悟到很多東西。比如我們要修煉自己的情商,懂得調控自己的情緒;比如如何表達能不傷害家人又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關心等等。”

我說:“是啊!如果你奶奶不能正確面對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情緒的出口只能在家庭和社會二選一,我寧願他把脾氣發給我們,如果撒在外面,也不知道要遇到怎樣的人,又會遇到怎樣的傷害。”

兒子嘆口氣“哎!那還是讓她把壞情緒留給我們吧!”

原來有一種愛,叫“寧願被你傷害,也要顧你周全”。


作者簡介:潘新明先生是人生教練、心智訓練師、心智學創始人;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生涯規劃師;華南師範大學國學教育培訓師;國際註冊教練、NLP導師、薩提亞諮詢師、催眠師、完形治療師;智福學院和廣州智福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和總教練、智福村發起人。專注於以心智成長為中心的修心(心身健康,自我成長)、齊家(親密關係、家庭教育)、治業(經營管理、團隊領導)的培訓、教練及諮詢;被學員和社會各界譽為”問題終結者”。


寧願你把最壞的情緒留給我們(潘新明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