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離別,千年前,晏殊就說過:不如憐取眼前人

傷春的人很多,晏殊卻不同,今天我們分享下晏殊如何看待落花和逝去的人。


面對離別,千年前,晏殊就說過:不如憐取眼前人

原詞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是北宋詞人晏殊所作。這是一首傷別之作,嘆人生有限,抒寫離情別緒,所表現的及時行樂的思想,反映出詞人的無奈與灑脫。全詞在章法結構上下關合:下片“滿目”句照應上片次句,因離別而念遠;“落花”句照應上片首句,因慨嘆人生短暫而傷春。結句借用《會真記》中的詩句,即轉即收。全詞一改詞人的閒雅之風,取景闊大,筆力雄厚,深沉而溫婉,別具一格。

【註解】

①一向:一晌,片刻,一會兒。年光:時光。有限身:有限的生命。

②等閒:平常,隨便,無端。

③銷魂:極度悲傷,極度快樂。

④莫辭頻:頻,頻繁。不要因為次數多而推辭。

⑤憐取眼前人:元稹《會真記》載崔鶯鶯詩:“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憐:珍惜,憐愛。取:語助詞。

面對離別,千年前,晏殊就說過:不如憐取眼前人

詩詞賞析:


片刻的時光,有限的生命,宛若江水東流,一去不返,深感悲傷。於是,頻繁的聚會,借酒消愁,及時行樂,聊慰此有限之身。


面對離別,千年前,晏殊就說過:不如憐取眼前人


若是登臨之際,放眼遼闊河山,突然懷思遠別的親友。看到風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傷春光易逝。不如在酒宴上,好好愛憐眼前的人。


面對離別,千年前,晏殊就說過:不如憐取眼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