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時間管理,就是選擇性放棄》書評

作者少毅,國家認證中級生涯規劃師,他的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蜻蜓等各大平臺輪番推薦,全網收聽量已達千萬餘次。

作者提到,時間管理就是選擇性放棄。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每天需要去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真正重要,真正值得做的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多,關鍵是我們懂不懂得取捨。

我們為什麼要學會選擇性放棄呢,作者認為,人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達到什麼樣的高度,關鍵性因素是學會抓住重點分清主次。

選擇塑造人生。

作者舉例說,買菜只是一件小事,但是通過買菜,我們可以看出背後,每個人的時間分配和他的人生重點有關。比如作者說,母親那輩人,有很深重的飢餓記憶,因此父輩的思路都是圍繞著省錢這個重點進行,他們沒有綜合評估這一行為背後的時間成本。

所以我們要弄明白自己人生的重點,這樣才能獲得真正想要的價值。

雷軍曾說,一個人要想達到某種高度,要提高自己做選擇的能力。作者認為,在當下獲取資源和信息越來越便捷的前提下,真正決定一個人能達到什麼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選擇。

《所謂時間管理,就是選擇性放棄》書評


一個人,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重點,選擇性的放棄某些事,是我們找到關於時間管理的答案的鑰匙。

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選擇性放棄,進而做好時間管理?作者給出以下幾個步驟。

1.做一個“不為清單“,拒絕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在相對集中的時間裡完成最重要的事情。人不是超人,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拒絕瑣事,而將主要精力都用在必須要做的重要的事上。

作者舉了一個暢銷書作家的例子,這個暢銷書作家剛寫第1本書的時候,網絡上有很多的噴子,但是作家不為所動,一直努力寫作,最後寫出了暢銷全網的書,然後那個噴子仍然還是隱藏在鍵盤後面的鍵盤俠。正所謂,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那麼如何保護自己有限的精力呢?作者給出一個“扔猴子法“的建議。

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一個的任務,就好比不斷扔到你背上的猴子,聰明的工作者,之所以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不被累垮,秘密就在於他總是能在接到一隻新猴子的時候,把背上的另一隻猴子扔出去,他的背上始終只有一個猴子,否則他早就被壓垮了。

《所謂時間管理,就是選擇性放棄》書評


2.做完比做好更重要

比如說你要提升廚藝,學做飯,你先把飯做熟,能吃,比把飯做得色香味俱全更重要。

《所謂時間管理,就是選擇性放棄》書評


3.學會休息。

作者舉了潘石屹的例子,潘石屹先生每天要處理很多事,但不論工作有多忙,他都會抽出時間,在街頭慢跑,曾經有人問他你為什麼喜歡跑步?他爽朗的哈哈一笑回答道,最初跑步只是為了減肥,但慢慢的我體會到了跑步的快樂。

再厲害和成功的人都有被焦慮壓力,所裹挾的時候,雖然他們忙起來都像高速運轉的陀螺,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很強的技能,就是會休息,會休息,是一門技術活。

朱光潛先生,曾在《談休息》中說,“休息不僅為工作蓄力,而且有時工作必須在休息中醞釀成熟。”

《所謂時間管理,就是選擇性放棄》書評


4.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比如你是一個學生,就要找到自己最擅長的科目,花時間去鑽研、領悟,然後把這種學習方法推行到其他科目上,這就是掌握了一種做好事情、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論。

再比如作者說,他有兩個做公眾號的朋友,每天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寫作,但不同的是一個粉絲越來越多,一個卻越寫越沒勁,沒有人來看,後來就再也寫不下去了。其實他們的勤奮程度並沒有區別,造成這樣的差異,是出在他們對於公眾號的理解上。對於業績好的朋友而言,它是調查了大量的公眾號之後,明確了自己的定位,有針對性的打造讀者需要的選題,而另一位失敗的朋友未作任何調研和統籌規劃,只是盲目的寫一些自己的感悟以及對某些事件的理解,導致他們最後的結果截然不同。

5.找出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事,學會取悅自己,活出自己的格局

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好,人生就是成功的。作者舉了電影《芳華》中何小萍的例子。雖然她來自農村,經常受到別人的嘲笑排擠,但還是為了自己喜歡且擅長的跳舞一直努力堅持。她在草坪上翩翩起舞的樣子,讓人聯想到一個身處黑暗卻嚮往光明的美麗少女。她努力的模樣,深深打動著每一位觀眾。

作者認為這世界能救贖你的,只有自己,自己的需求只有自己最知道。所以深刻的自我反省,真正的瞭解自己,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終究想要過上怎樣的生活,實現怎樣的人生目標,才能通過一步步有效的努力,實現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