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备受瞩目的音乐综艺《我是唱作人2》上线,抱着听歌心态瞄了一眼,结果给我带来十足的冲击。冲击不是因为被好歌惊到,而是来自看完全片之后自己最直观的想法:

一众歌手,名气在各自领域也都不弱,大众对其认知也都在正向性的范畴,但全场下来给我最大惊喜和记忆点的,居然来自顶流偶像张艺兴。

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当这个感性认识冒出头,我最先想起的不是所谓“流量也有实力”之类的粉圈套路,因为我明白流量的实力不放在流量圈子里看基本是数不出一二三的。

让我思考的反而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好几个我期待的“老炮们”,都没能给我带来惊喜?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第一次想到,《歌手·当打之年》基本也给我同样的感觉——明明都是实力派,但为何会让人疲劳,再也没有早些年看音综听到好歌时心潮澎湃的感觉?

01 张艺兴的成功:舞台艺术的胜利

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还是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看完节目我的确有思考张艺兴为什么能给我带来惊喜,甚至为了验证这种惊喜感,我特意去找了这场的歌单慢慢循环。

如果单纯从听歌的角度,我期待的GAI和霍尊都带来了让人满意的作品,郑钧的歌也是我日常会加进歌单循环的那种,张艺兴的歌在这里面虽然风格迥异,编曲细节还是能够反复回味。

但总体来说,如果只让我听歌单,我不会觉得他会突出得如此明显。所以我又回去看了遍节目,答案终于明了。

张艺兴的作品是视听一体的,他的音乐如果纯靠听,按照整体呈现效果来说,可能只有百分之八十,但加上灯光、造型、运镜和他的演出,效果就到了百分之二百。

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对国内而言,这种形式不是没有人做,但哪怕偶尔在屏幕上看到类音乐剧形式的歌曲演绎,却会因为过于戏剧性反而让人失去对歌曲本身的关注。

在演出上,张艺兴达到的效果极具平衡性,一首歌编曲中的氛围和他的肢体、表情融为一体,造型为“角色”塑造助力,但最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点还有整首歌曲中镜头的使用。

张艺兴的作品是有镜头感的,哪怕抛去歌词,从编曲细节里也铺陈出足够明晰的画面,可能因为擅长跳舞,他演唱时整个人的律动感和歌曲本身很好的融合,然后就是整场演出中运镜的使用。

远景和推拉都随着歌曲的气息,唱到第二段“我不过是个小丑你微笑我就招手”时的近景配合表演者的表情拉出了十足的张力。

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其实这种形式在日韩打歌节目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日本的打歌节目,music station里的很多名场面都能让人为他们的舞美灯光和导播功力鼓掌,这是成熟的电视工业长久以来的积淀,所以日韩的偶像甚至普通歌手在节目里都是视听双重的享受。

此处可以专门提下《歌手·当打之年》米希亚老师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其实米希亚老师的每次演出都有这个特征,但她为这首歌准备的场景却是我看来最为搭配的,仿佛开启小型嘉年华,每个布置都精致可爱,她的声音配合歌词就让人无比舒服。

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而张艺兴,因为关注过《偶像练习生》,我猜测他的表演运镜也是自行设计的一部分,这个猜测来自于:一,那个节目里他手把手带着摄影师走过one take的流程,对镜头应该相当熟悉;二,后面几位歌手的镜头并没有如此惊艳的表现。

如果我的猜测正确,那么张艺兴在舞台设计这一方面的经验也是不逊色于他舞台演出能力的优秀。

但此处我不想让人误解,觉得我认为张艺兴的演出视觉大于歌曲,因为从编曲而言,这首歌的趣味性和值得玩赏的程度同样值得惊艳。

更奇特的是,和国内大多数的旋律主导不同,张艺兴的旋律只是整首歌的组成部分,甚至是为编曲服务的,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歌会有耐听感。

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只是和张艺兴的其他能力比起来,他目前的弱势可能还是vocal。因为这样的舞台总让人忍不住想,如果他的vocal能力也可以强大到可怕,那我们能够欣赏到的又会怎样惊喜呢?

02 小众圈的迷思:鄙视链的死循环

到了这里,其实其他选手没能让我有惊艳感的原因也出来了。

首先是心理预期,因为了解,所以对几位歌手各自的风格都有预判,内心也会拿他们最漂亮的作品自动作为期待值底线,所以当他们没能做到自我突破时,落差也随之而来。

GAI的这首是低配版《沧海一声笑》、陈粒则是低配《易燃易爆炸》,霍尊这首和当年的《卷珠帘》不一样,却能感受到与日本影视配乐类似的氛围,郑钧的即视感则是几年前的coldplay,不过的确也是这场后面几个人作品的编曲里我最喜欢的。

但无论如何,预期是没有被突破的。

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不过或许期待这种突破感也不现实,毕竟按照既定框架行动是人之常情,哪怕创作也一样,所谓“风格”就是这么形成的。

但怪象是,风格内开始有鄙视链的出现。而流量明星则在鄙视链的最底端。

逻辑很简单,大部分流量的实力还没达到乐坛及格线,靠着资本力量强行挤入市场,搞劣币驱逐的把戏,也会有大把人愿意买单。

但渐渐的,不同圈层不约而同将涉及主流音乐架构的模式视作鄙视链底层。

大众鄙视流量,结果在尝试新曲风的反而是这些流量们——但恕我直言,大多数流量的所谓“新曲风”的确是国际上一些制作人的“弃子”。

这也是第一部分我想单独聊张艺兴而非所有流量的原因——结果反而很多小众的路会越来越窄。

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关于这点我印象最深还是去年《乐队的夏天》其中一场,海龟先生那首复调的《咿呀呀》,和旅行团的《周末玩具》。

这两首得票低是因为不够“小众”,的确很没说服力,因为这两首歌作为作品都足够成熟且有风格,一首细腻一首荒诞,作为普通观众而言听感新奇又舒适,而且和以往作品相比也有惊喜感。

但这样的作品,最后“死”在了鄙视链上。

流行音乐本身的资本逻辑让收编小众成为一种必然,因为所有小众都渴求“懂自己的人”,而这种人一旦变多,就会成为资本眼中的矿藏来进行挖掘,动用各种力量整合“小众”便是最自然选择。

在这种境况下,鄙视链除了让圈子变窄,大概不会有更多好处。

03 华语乐坛的困境:当“实力”被营销

这事说来还是流量的原罪。

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如果没有最初的“规则破坏者”,大家大概也不会对“弄虚作假”如此反感和痛恨,张艺兴不用被“流量”之名拖累,很多音乐人也不用抱着“实力”这事用不撒手——因为音乐人有“实力”,就像演员有“演技”一样是本就应该。

这种本就应该的东西一旦被吹捧或者需要证明,那么说明行业多少有些病态,而受罪的则是我们这些普通观众和听众。

最要命的是,当鄙视“规则破坏者”的风气形成,资本往往会走向反面,最终的结果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老牌、传统、实力似乎成为了新的营销手段和方式。

其实毁掉歌坛很简单,“营销”就够了。

评价一个歌手不是出于自身最直观的感性认识,而是先界定对方是不是有实力。试问当实力都成了营销的筹码,歌坛得烂成了什么样?

人人都成了专业评论员,但事实上不可能人人都专业,评判标准无非几条, 于是在大众眼里:歌手音要高,rapper要说得快,摇滚就是不羁,民谣必须讲情怀。

想要毁掉华语歌坛,“营销”就够了

市场的改变必然会导致行业的改变,所以许多专业音乐人重复自身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这样的结局是加速这种死循环——因为听不到新东西,听众进一步被旧有风格驯化审美。

结果就是,到了现在,国际上的风潮滚过好几轮,我们主流音乐市场的趋向还停留在上世纪,华语乐坛最后一次黄金期。

所以,到底是什么“毁”了华语乐坛呢?

不劳而获的人们,固步自封的人们,还是品味守旧的人们?

大概是都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