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安慶師範大學位於安徽省

長江邊的城市安慶市,安慶師範大學同安徽省內的淮北師範大學阜陽師範大學同樣來源於安徽師範大學(民國時的安徽大學為今天的安徽農業大學和安徽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為今天安徽眾多高校的來源),學校設置了龍山菱湖兩個校區,為一所實力強勁的師範高校。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代代優秀

第一代

1897年,清代安徽省“敬敷書院”(敬敷書院後來改成安徽大學堂,再後來改為安徽高等學堂)搬遷至安慶(即今天安慶師範大學菱湖校區);

1902年,清政府將敬敷書院分為安徽大學堂安徽武備學堂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第二代

二代1號

1902年,安徽大學堂和求是學堂合併組成新的安徽大學堂;

1904年,學校更名為安徽高等學堂

1912年,學校更名為江淮大學(不是今天的民辦高校安徽大學江淮學院);

1915年,學校又更名為安徽公立法政專門學校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二代2號

1902年,安徽武備學堂從敬敷書院分離出來;

1907年,學校更名為安徽陸軍小學堂

1917年,學校更名為安徽省女子蠶桑講習所(這個時候安徽陸軍小學堂解散了,安徽省於是利用校址建立了安徽省第一所女子職業學校)。

二代結合體

1919年,安徽省公立法政專門學校和安徽省女子蠶桑講習所合併,成立新的安徽公立法政專門學校。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第三代

1928年,省立安徽大學在安徽省公立法政專門學校的基礎上成立;

1946年,省立安徽大學改為國立安徽大學(有“於京滬一帶,僅次於上海同濟大學”的美稱)。

第四代

1949年,國立安徽大學更改為解放軍海軍聯合學校三分校(不奇怪,曾國藩在安慶建立過安慶內軍械所,軍工實力基礎不錯,且安慶當時與重慶、漢口、南京並稱長江四大港)。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第五代

1955年,解放軍海軍聯合學校三分校部分專業分出去成立了安徽師範學校

1958年,解放軍海軍聯合學校三分校改為安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第六代

1977年,學校更改為安徽師範大學安慶教學點,恢復招收本科生(實力強橫的老資格本科院校);

1978年,學校併入安徽師範學校(之前分出去,現在迴歸了);

1979年,學校更改為安徽師範大學安慶分校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第七代

1980年,學校更名為安慶師範學院,同時成為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4年,開始聯合招收研究生(即負責招收、培養,考核、授予學位由其他學校完成);

2006年,學校正式獲得教育部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開始的聯合招收本打算由其他學校授予學位,結果自己發展太快,不用別幫忙了,自己能勝任)。

第八代

201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安慶師範學院升格為安慶師範大學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專業優秀

學校負責招生培養工作的學院有18個(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黃梅戲藝術學院),一共有80個本科招生專業。

學校的人文教育、表演(黃梅戲方向)、化學、環境科學、英語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物流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環境科學、英語、生物技術、學前教育、、旅遊管理、市場營銷為省級特色專業(成為省級才能參選國家級)。學校的國家級精品課程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校風很正);省級精品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物理化學、數學分析、英語文學、中國思想史、經典力學、環境學、教育學、民法、黃梅戲藝術欣賞與演唱等等(太多,學校的大多數專業都有一門或兩門省級精品課程)。

安徽省在學校設立了三個省級教學示範中心,為安徽省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工程實習實訓中心、安徽省高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安徽省實驗實訓開放中心。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碩士優秀

學校擁有11個一級學科學碩學位點,7個專碩學位授權類別。

學碩政治學(分為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制度、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中國語言文學(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數學(計算數學、信息處理與科學計算、應用數學、基礎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環境化學、化學生態學)、統計學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專碩教育碩士、化學工程碩士、法律碩士、體育碩士、翻譯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藝術碩士

碩士專業中的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文藝學、無機化學、應用數學、產業經濟學為安徽省級重點學科(學風整的很正,每個碩士一級學科下面都有一個專業為省級)。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科研優秀

學校的科研實力足以在普通院校面前秀一秀,有多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光電磁功能配合物和納米配合物重點實驗室、光電磁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皖西南生物多樣性研究與生態保護重點實驗室、智能感知與計算機重點實驗室、水生生物保護與水生態修復高等學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石油化工新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生物芯片工程中心、玻璃纖維電子布工程技術中心、數控系統及多軸數控機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等(十幾個省級,本身學校設立了幾十個系統發展的研究所,諸如桐城派與桐城文化研究中心、黃梅戲藝術發展

研究中心、淡水生態研究所等)。

安徽師範類高校之安慶師範大學


師資優秀

學校的專業發展和科研如此強勢,沒有優秀的學科帶頭人肯定不行。學校的黃曉華老師、韓邦興老師都曾獲得過

國家科技進步獎;還有何池洋、陳友存等眾多老師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獎;至於社會科學方面則有朱世群、閔永新、方錫球等眾多老師獲得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

老師可不止會搞科研,教學更是他們的拿手好菜,學校的國家級教學團隊有汪青松老師帶領的人文教育教學團隊;省級教學團隊有方錫球老師的漢語言文學教學團隊、葉淼林老師的數學分析團隊、曹長德老師的教育學教學團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