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他人为什么会变的这么难?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无数的选择,但并不是每一个选择都轻而易举。也许充满着焦虑与无奈。这个世界并不需要感同身受,只需要四个简单的字“我理解你。”

朋友小明(为保护朋友隐私隐去姓名,本文已获得许可)那年费了不小的力气考上了大学,全家都为之高兴,在大部分家庭中,孩子考上大学是全家的一大幸事。更何况,他的表现已经超出了预期。

他兴冲冲来到了高中学校,在一大堆信件中发现了他的录取通知书,阳光透过脸颊,就像连日的阴雨绵绵结束后太阳出现的样子。高三那年,他表现并不好,基本被宣告与本科无缘了。

他在大学表现积极,并不羞涩。他成为了他们班的班长。开始了繁忙的大学生活。得益于高中良好的培养,他在工作中很顺利,无非就是有点累。他打算在这个小天地里边完成“蜕变”。

理解他人为什么会变的这么难?


他希望自己变得强大,不过他的专业却成为了他的难题。并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在“专业调剂”中更加显而易见。这并不是适合他的专业。上课时他总是回想起高中那时对它的恐惧。时刻提醒着他:你学不懂。

硬着头皮上是唯一的办法。有时候,结果会变成一个人的评价标准。诸如某位老师习惯性的挖苦讽刺。她因为自己良好的“口才”而洋洋得意。把自己的嘴巴化作一把利剑。美其名曰:鼓励。更有甚者,某位“居高望下”的教授用自己臭如烂沟的思维告诉你“你连这个都学不好,还想学别的?”我不禁想问:“是谁赋予你们挖苦他的权力?与他而言,你到底算什么?

他没有办法,开始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为了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每天疲于奔波,心跳加快准备面对不同的脸色。并不是所有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强。他的思维悄然发生了变化。他病了。离开了那些喜爱的社团。最终离开了学校。

理解他人为什么会变的这么难?


多少人,还没有学会尊重?

一个学生对于一个学校而言,不过是一粒沙。但对于学生本身而言,却是它通往未来的驿站。不仅忘记“因材施教”,同时也忘记了尊重他人。感觉自己站在了巅峰指指点点,浑然不知自己已然掉进了令人唾弃臭水沟。不求感同身受,不求乐善好施,只希望安然接受每一个人,理解并且学会尊重。

又有多少人,敢于表达心声?

有一天和他聊天,他给我说:“当初就应该怼回去,好歹痛快了!”当时的他,我很理解,都是第一次接触社会,谁愿意平添风险?他把事情装在了心里,直到装不下。你把不好的情绪扔给你的内心,终有一天它会爆炸!我给他说“有进有出,你的心才能健康。”最后的爆裂,负面情绪喷涌而出,伤害的是自己。

还有多少人,在给别人贴标签?

朋友曾说“院里的领导找他谈话,第一句话就是质疑他在荒废人生。”有多少人就因为一个结果甚至是一面之交,就给他人贴上了标签。学习不好就是差学生?犹豫不决就是没有主见?做出这样判断的人,你真的了解过他吗?你真的了解事实的真相吗?你真的认真去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了吗?再说了,你是如何通过一个方面来否定一个人的全部?“以偏概全”是专门为你定制的成语吗?

理解他人为什么会变的这么难?




故事续:朋友小明选择继续提升自己。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船本就要靠岸了,却被大风大浪推得更远。在一个处处要本科学历的时代,这场风浪无疑是具有破坏力的。

“我本来就是本科学历啊,我上过大学的。”

一个不尊重,一个自以为是,带给别人的麻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你以为只是一时爽快,带给别人的却是人生的坎坷。当然,自己也不会好过。

因材施教,物尽其用。有些人永远在装傻。

至于我的哪位朋友:他很好,他懂得了很多,处于困境时,才是成长最快的时候。而且他会越来越好,顽劣的东西根本阻止不了他继续前进。

作者雪绪:90后小青年一枚(坚决不承认自己老了)

爱生活爱记录,努力让自己活得更酷。

关注圣洁之境,用美好的方式开启一天的生活。

扫码关注:

理解他人为什么会变的这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