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陰面上央視啦!滿屏都是家鄉的味道

在湘陰,每個人都自帶一個麵條胃,可以一個月不吃菜,但不能一天沒有面。

湘陰面上央視啦!滿屏都是家鄉的味道

“看白麵團團,揉成紫線;高湯滾滾,煨出龍涎。窯碗生津,花窗演義,化入柔腸寸寸鮮。”一碗湘陰面從下鍋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兩分鐘時間,但其背後卻有很深的門道。日前,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探索·發現》千城百味(十七)走進湘陰,深層次挖掘那一碗帶著濃濃家鄉味道的湘陰面。


好吃湘陰面

文/李清明

在南洞庭湖邊一個名叫湘陰的地方,出品一種好吃又好看的湘陰面。湘陰面,一直以湯清、面韌、碼鮮、味香的特點,以及薄、韌、滑、汪、酸、辣、香、色等特色深得顧客的鐘情與喜愛。坊間有傳:湘陰面,香天下,吃一碗,想五年。

湘陰面上央視啦!滿屏都是家鄉的味道

俗話說,南米北面。一座南方縣城,地域非麵條原料產地,平日又多以產稻穀與吃米飯為主。這裡的人們為何這麼鍾情於吃麵,還把麵條做得如此好吃?究其原因,主要是:這個地方交通便利,客商雲集,信息靈通,交際廣泛。以湘陰縣城為中心,上經湘江可達廣東、廣西,西沿資江可至雲南、貴州,往下過洞庭湖則可直抵岳陽、武漢,南京、上海等地;離省會長沙也僅三十公里,作為直取嶺南、贛南、西南的北大門,自古便為兵家必爭之地。相比較於米飯,更容易製作與攜帶,還營養耐餓的麵條,對於生活在大江大湖邊,夏天炎熱,冬天陰冷,且溼氣重,乾重體力活人多的湘陰來說,一經傳入,便百倍鍾情。

其次是湘陰有江、有湖,也有山、有水,屬地多為江水、湖水沖積與淤積之地,十分膏腴肥沃,物產豐美。現被列為國家地理商標及湖湘名菜的樟樹港辣椒、三塘藠頭、南湖菜乾、鶴龍湖螃蟹,野生的水芹菜、蘺蒿、蘆筍,以及野生的鱔魚、泥鰍、水魚,還有靠吃洞庭湖湖洲上的黃花菜、車前草、紅花籽中草藥長大的黑豬與散養土雞等不下十幾種……這些皆是製作湘陰面美味湯汁與鮮豔、營養菜碼的不二首選。

湘陰面上央視啦!滿屏都是家鄉的味道

尤為重要的是,湘陰面之所以好吃,更與這個地方的人有關係。一是這個地方出名人,與名人的關聯也廣。著名的有左宗棠、郭嵩燾、任弼時,還是蚩尤冶煉、舜帝南巡、屈原投江、杜甫垂釣,以及華國鋒首任縣委書記兼縣武工大隊政委之地;二是湘陰原為楚國的次中心,屬民多為楚人。史書有載:楚人喜高蹈、好巫祀,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頗具包容、堅韌、創新,追求極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性格與特徵。這些溶於骨頭與血液之中的文化與個性,恰好在對源於北方面食的吸收、融合、改造、創新上體現得較為明顯。無可否認的是,湘陰面幾乎吸收與借鑑了中國十大面條的所有優勢與優點。

湘陰面上央視啦!滿屏都是家鄉的味道

受“江湖文化”與“碼頭文化”浸潤頗深的湘陰人,從古至今便好吃、會吃,也特別講究吃……比如,在湘陰面的製作與烹飪上,他們一直堅持與堅守著“面是基礎,菜碼是精髓,湯是靈魂”的製作理念。從選面、磨面開始,湘陰面館業主們便精心製作,精益求精。他們用洞庭湖平原產出的優質水稻,直接從河南、安徽、山東等地換回優質小麥,再用久經時光燭照,歷經千錘百煉、釺削斧鑿的圓形石磨進行低速研磨,所產麵粉既筋韌、香濃,又較好地保留了小麥中的各種營養元素。加工麵條,他們則創造性地用一根兩米左右長度的竹槓,套放在石頭牆上特意鑿好的一個活動圓孔中,用竹杆反覆搗壓,邊壓還邊念“三遍水、三遍鹼、九九八十一遍壓”的口訣,遂成口感獨特的“手工槓子面”。同時,還用曾創造了中國陶瓷史上“七個之最”的湘陰嶽州窯的瓦罐煨湯……和麵與麵湯用水,他們則多取湘江與資江兩江交匯流經縣城的“合水”(活水),以及清甜可口,礦物質豐富,且冬暖夏涼的地下水與古井水……如此這般,做出的麵條則口感更好,香味更濃。

湘陰面上央視啦!滿屏都是家鄉的味道

好山、好水,好人、好面,好菜、好湯,加之又有名人效應與神話傳說做佐料,由此做成的湘陰面,不好吃都難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