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嗎?不一定,看我一篇文章講明白

越早開始英語啟蒙,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應該都聽過這種說法。那我先講兩個英語牛娃的故事:

貝貝,8歲的北京男孩,3歲開始跟著外教學英語,8歲英語已經達到CAE(劍橋通用五級的第四級)程度,英語閱讀水平達到美國本土8年級孩子水平,在閱讀方面超越美國本土99%的孩子。-----案例摘自蓋兆泉《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

妞妞,不到2歲,能主動說出的單詞量已經超過1500,而我國對於初中生詞彙量的要求是1400-1500,高考的詞彙量是3500。可見這個孩子多麼厲害了。


英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嗎?不一定,看我一篇文章講明白

蓋兆泉老師的書,非常適合想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的家長閱讀


看到這,可能有朋友要問我了,那你的意思還是越早開始越好啊!這兩個孩子都是早開始變成英語牛娃的例子啊!

熟悉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我是致力於為大家排解焦慮的,今天這個話題當然也是如此。

那就是,我不認為英語學習一定是越早越好,上了學之後才開始學英語的小孩也可以學的很好,拿我們自己舉例,我們這一代人很多都是從小學高年級,或者初一才開始學習英語,但我們中英語牛人也隨處可見。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早早開始英語啟蒙的確是有一些優勢的,我也會客觀的列出來,大家根據自己的條件去做選擇。


英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嗎?不一定,看我一篇文章講明白

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何時開始英語啟蒙


早開始並非越早越好,3歲開始更合適

我對兒子的英語啟蒙是根據蓋兆泉老師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規劃師》1&2制定的方案去走的,這是適合我的方案。蓋老師在書裡提到:

我個人認為關於英語啟蒙,3歲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起點。3歲以前,主要發展母語,不用那麼著急進行二語啟蒙,0-3歲是兒童母語發展的黃金時期,到3歲基本可以做到說的內容讓陌生人聽懂。從3歲開始引入英語,如果方法得當,孩子兩種語言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蓋兆泉《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

當然,如果父母的英語口語能力很強,在3歲以前可以做到大量輸入,那麼英語和母語同時學習也是可以的。


英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嗎?不一定,看我一篇文章講明白

大量輸入是語言啟蒙的主要手段


早點開始啟蒙的好處

低齡開始學英語主要有五大優勢:

  1. 小孩處在語言發育的敏感期,中文詞彙量還不是很豐富,中文思維不會過於強勢。在學習英文時可以做到用英語思維學英語,更容易培養“雙語娃”。
  2. 小孩模仿能力強,更容易學會純正的語音。大一些的孩子如8歲以後,就很難學會純正的英語語音了。純正的語音對於孩子學習英語是很有幫助的,發音正確對於記憶單詞和閱讀都很重要。
  3. 小朋友更容易放得開小朋友的“思想包袱”沒有大人重,學英語就講究敢於開口說,小孩子也不怕被笑話,所以他們更有可能張嘴說
  4. 資源更豐富早點開始學英語,孩子的認知水平與學習資料(英文兒歌、動畫片、繪本)是相符的,如果孩子大了,再開始學英語,他的母語水平已經很強,再讓他去看英文的低幼讀物,他就會覺得無趣了。
  5. 時間充裕,學齡前相對課業壓力小,沒有升學和考試的壓力,孩子更有可能從興趣出發去學習英語,就不會產生牴觸情緒,可以通過任何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去啟蒙英語。


英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嗎?不一定,看我一篇文章講明白

早點開始啟蒙,有大量適齡的啟蒙資料可供選擇


晚點開始英語啟蒙就一定不行嗎?

當然不是,大孩子雖然在上述五點上可能會有些不足,但有一點很大的優勢:大孩子的自制力更強,學習的動力更強。

什麼時候開始英語啟蒙,在我看來,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1、家長的決心和英語水平;2、對孩子教育路線的規劃是什麼

  • 低幼開始英語啟蒙,是對家長的英語水平有一定要求的,最理想的路線是,大人先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大量輸出,給孩子積累1000詞彙以上,然後再借助動畫片、線上英語app等教育資源,把0基礎的孩子扔給AI課程,結果可能會不太理想。
  • 家長的決心也很重要,要堅持給孩子提供適合他們英語水平的資料,陪他們一起學習,而不是給他們一本書,一個iPad就完事。4歲以前推薦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大量親子閱讀,可以藉助點讀筆,但不能把孩子扔給點讀筆就覺得可以撒手不管了。
  • 給孩子規劃了什麼樣的教育路線?說的遠一點,就是想讓孩子在哪裡讀大學?出國留學還是接受國內的高等教育。如果說想讓孩子低齡就出去留學,那早點開始英語啟蒙就是很必要的。但如果是計劃在國內接受高等教育,就可以酌情考慮開始啟蒙的時間。

英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嗎?不一定,看我一篇文章講明白

摘自石靜遐老師微博,我覺得他的說法也非常有道理,推薦關注

我國高考對於英語的要求也就比PET考試難一點,所以如果目標是國內的高校,那就不是必須要早早開始英語啟蒙,本科階段接受國內教育,研究生出國深造在英美學習學得好的孩子也非常多,我們身邊可能就有。

早早開始英語啟蒙,如果父母能力不夠,導致後勁不足,此時要求家長可以給孩子及時找到可以進行進階教育的好老師,而且英語學習需要大量聽和看的輸入,家長在抓好孩子其他方面學習的同時,還要抓英文的學習,這對家長能力的考驗也是很大的,尤其是非一線城市的家長。

所以說,沒有絕對正確的育兒道路,適合自己的就是是正確的路線。沒有人可以比你更瞭解孩子適合什麼,所以,我們作為家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穩住自己的心態,不盲從,不攀比。

我是永動條的麻麻,有一個2歲的兒子,有節奏雞娃,做不焦慮的成長型父母。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