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田1.5T L15B發動機機油增多問題的探討

本田在中國市場素有買發動機送車的稱號,一方面是由於本田汽車發動機性能優越,在達到非常高的可靠性的同時又能輸出較高的動力性能同時與自家CVT變速箱配合,又能交出令人非常滿意的油耗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本田汽車在除了發動機以外的其他方面比如懸架的濾震表現、NVH的抑制水平、白車身的焊接工藝及車身異響的控制做的差強人意,但不管怎麼說本田汽車的發動機性能得到了消費者、汽車媒體以及其他廠商的一致肯定。

關於本田1.5T L15B發動機機油增多問題的探討

隨著本田思域第十代思域的上市,其搭載的1.5T代號為L15B的發動機進入人們視野,這是本田第一臺用於家用車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這臺發動機上市之初獲得一片好評,排量小,省油平順而且動力強,完全符合人們對本田強大發動機技術的期待,同時,本田也非常激進的將這臺全新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佈局到自家多個車型上,替代中國市場上1.8L及2.4L自然吸氣發動機,顯示出對這臺發動機的可靠性以及性能方面的自信。

但是伴隨著思域和CRV的供不應求,進入冬季,這臺L15B發動機在中國北方地區尤其是黑龍江吉林等寒冷地區出現了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機油增多”問題,使本田品牌形象大大受損導致CRV銷量急劇下滑。下面就結合這學期我所查到的資料以及之前學習的內容和本田官方召回方案來談一談本田的“機油增多”事件。

為什麼會機油增多?之前有人說是因為東風本田發動機製造工藝較差,導致東本的CRV思域出現機油增多,其實這個看法根本上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雖然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是兩家公司,但是他們用的L15B發動機其實都是位於廣州的東風本田的發動機製造廠製造的,之所以為什麼廣汽本田車型為什麼沒有出現機油增多,是因為廣汽本田中搭載1.5T發動機的只有冠道一臺車,而這臺車銷量一般而且在東北地區這臺車銷量不好,所以反饋的較少,但是幾個月後中國汽車消費網上也陸續出現了冠道機油增多的投訴。還有人說是因為中國發動機制造工藝有問題,美國市場搭載同款發動機的車型沒有出現問題,但是從問題出現將近一年的現在來看,就在前幾天,美國市場同樣出現了本田機油增多的投訴,所以我認為機油增多並不是出現在工藝上的問題,而是結構上和ECU的控制上。

探究這一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機油是用來幹什麼的,我們都聽說過德國車燒機油,那這臺日本車怎麼會多機油?家裡買一臺本田再買一臺大眾一輛增機油一輛燒機油豈不是不需要再為大眾買機油了?機油起到對發動機的潤滑作用,主要在發動機油底殼中,當然凸輪軸區域也會有一些機油,但與本文章講述的發動機機油增多問題無關,故不談。機油在油底殼中通過飛濺潤滑方式,對發動機進行潤滑,最重要的是對活塞和汽缸壁的潤滑,而大眾的燒機油和本田的增機油問題均出現在這一位置。機油並不會憑空增多,我們所說的增機油是指油底殼中機油液麵上升,而導致機油液麵上升的原因無非有兩種,一種是機油進水了,另一種是機油裡混進了汽油。本田的發動機機油增多就是第二種原因,打開機油加註口,能聞到明顯的汽油味道。

那汽油是如何進到機油中的呢,油底殼中的機油通過飛濺潤滑將機油濺到缸壁上,活塞上裝有活塞環,活塞環與缸壁相對運動,當汽缸壁上有液體未燃燒的汽油時,就會被下行的活塞環刮到油底殼中,導致機油增多的問題,而德國車是由於活塞環與缸壁間隙過大導致機油進入燃燒室,將機油燒掉。

機油增多對汽車發動機性能會造成很大影響,機油對發動機缸壁進行潤滑,當機油中混入汽油時,相當於汽油對機油進行了稀釋,這樣會導致機油潤滑能力下降,嚴重時會導致缸壁和活塞環潤滑不足而產生拉缸,對發動機可靠性造成很大的隱患,所以車主需要對機油進行頻繁更換,不僅造成機油的成本增多,也會使汽車油耗增加,所以也就理解了為什麼機油事件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瞭解了機油增多的原理我們來探討為什麼CRV的汽油會被刮到油底殼中。探討這一問題之前我們要了解一下這臺全新的L15B發動機,這臺發動機排量1.5L,採用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和斜置噴油嘴,有高低功率兩種調教方式,高功率194馬力用於CRV,低功率177馬力用於思域,機油增多事件爆發於東北地區寒冷的冬季,南方地區機油增多的車輛極少,細分到車型,CRV居多,思域由於功率調教比較保守,所以出現問題的車輛相對於CRV少一些,本田的冠道和URV搭載L15B發動機的車型也出現部分機油增多,但由於其銷量有限,故不談。

在上面我們已提到汽油是因為從缸壁上被活塞環刮到油底殼中的,在東北地區寒冷的冬季,室外溫度達零下十幾度,在這種情況下發動機冷機啟動時缸壁溫度極低,我們都知道發動機噴油通過加壓噴出來的是氣態汽油,由於採用缸內直噴,噴出來的氣態汽油在碰到溫度低的缸壁時會液化成液態留在缸壁上,這樣就會在活塞環下行時被刮到油底殼之中。這一現象主要發生在冷機啟動工況下,城市裡上班族行駛里程少,剛啟動沒走多少公里就到達目的地,發動機不足以暖機,這種情況機油增多會比較嚴重。那為什麼其他採用缸內直噴的發動機沒有出現機油增多問題呢?關於這個問題,目前來看從其發動機結構上來看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本田全新的這臺L15B發動機其斜置噴油嘴角度較偏,會導致一部分汽油直接噴到汽缸壁上,另一個原因是這臺發動機為達到良好的燃油經濟性燃油霧化效果更好,所以導致其燃油噴射時噴射範圍過大導致部分燃油被噴射到汽缸壁上。

早在今年的3.15之前,本田汽車為了避免被315晚會曝光其機油增多事件,本田已經將CRV停產並在幾個月後發佈了召回方案,召回車型涉及到所有搭載L15B 1.5T的車型,我們就其召回方案的處理措施來看一下其解決方案的原理。

關於本田1.5T L15B發動機機油增多問題的探討

圖片為從網上找到的東風本田召回方案總結,主要有兩條措施,即1.ECU升級,修改ECU控制邏輯2.修改機油尺。我們先來討論第二條修改機油尺。車主發現機油增多的依據就是根據機油尺上機油液麵的高度,廠家通過修改機油尺刻度線這種方法實際上是掩耳盜鈴,完全不能解決機油增多問題,只是在掩蓋機油增多的事實,實際上召回不久之後車主們已經察覺到廠家人為把機油尺增長以此來掩蓋機油增多的事實,這種伎倆對於本田這種國內一線合資品牌來說實在是太不厚道。

下面我們來看修改ECU控制這一條。其實本田對於這次召回除了更改ECU控制邏輯外還更換了變速器的控制邏輯、電腦的控制邏輯以及下水管總成。那為什麼要這樣做?首先我們要知道上面我們所講到的為什麼汽油會進入機油中說到的霧化汽油遇冷在缸壁液化被活塞環刮到油底殼中這一現象其實所有車都會出現,只是量多量少的問題,油底殼中機油溫度較高,所以進入機油中的汽油會受熱揮發,而發動機中的曲軸通風系統又會將這部分揮發的汽油重新送到燃燒室中,將其燃燒掉。但是在冬天溫度低加上短途行駛導致其機油溫度並沒有上升到時汽油揮發的溫度,導致其越攢越多而引起機油增多。下面我們來看這四個措施。1.升級ECU,其實就是改變噴油時機,我個人認為是通過將噴油時機提前,這樣通過活塞面來擋住缸壁,防止活塞環將缸壁上的汽油刮到油底殼中。2.升級變速箱控制程序,即更改換擋時機。此處應為延緩換擋時機,以此來增加發動機剛啟動後低擋高轉速的時間,以此來增加更多的熱量來熱車。3.刷空調電腦。本田對於這一條給出的解釋是冷車啟動時前180秒不讓冷卻液流過暖風水箱即讓車集中水溫加熱發動機,加快機油蒸發汽油的時間。4.更換下水管總成,堵住發動機小循環水管,之前發動機小循環水管接到變速箱散熱器,增加一個支管,將這根支管連到變速箱油散熱器,這臺車發動機有兩個循環,大循環和小循環,大循環是水溫比較高的時候水要通過水箱散熱器,小循環是水溫比較低的時候用,召回之前小循環是發動機和變速箱油一起流,召回之後加了一根支管而且把小循環一個通道堵住了,即取消了小循環內變速箱油散熱,把所有的水聚集到發動機裡。其實總起來看,這4條措施共同的目的就是讓發動機快速升溫從而讓機油升溫,把汽油趕緊揮發出去,我個人認為這種方法是一種湊合的方法,有點拆東牆補西牆的意思,以為通過以上的措施,升級發動機和變速箱邏輯這兩條會增加發動機油耗和損失部分動力性能,第三條會造成冷車啟動三分鐘內空調沒有暖風,犧牲了冬季成員舒適性;第四條取消小循環變速箱加熱,我們都知變速箱油不能過熱,但也不能過冷,之前小循環流過變速箱油就是為了給變速箱油加熱,讓變速箱油儘快達到良好的工作溫度,現在取消了變速箱油加熱這一功能之後,在冬季溫度較低時會不會對變速箱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我們知道本田這臺1.5T L15B發動機匹配的是CVT變速箱,日產的CVT變速箱在溫度低時會出現不升檔、打滑、效率低等情況那本田的CVT會不會也出現這種問題?所以這些都會是做完召回後遺留的隱患。而且這些措施實質上不能完全防止機油增多問題,更像是彌補或者儘可能避免這一問題。我認為對於車主來說應該儘量避免寒冷冬季是暖車不足問題,提前暖車,儘量避免3km內的短途行駛,同時有時間儘量跑一跑高速,對於減少機油增多會有一定的幫助。

本田召回發動機已經一年過去了,目前機油增多這個問題能不能徹底解決不再復發還不得而知,等過了今年冬天才能知道最後結果,而且對於召回後可靠性的驗證也需要時間來證明。其實通過這一實例我們也應該思考,強如本田的發動機技術在面對新技術的情況下也避免不了可靠性問題,也明白了站在可靠性口碑頂端的豐田為什麼對於新技術的運用如此謹慎,而作為消費者,真的需要搭載各種最新技術的高科技發動機嗎?在可靠性和科技性應怎麼取捨?

關於本田1.5T L15B發動機機油增多問題的探討

現在本田CRV和思域銷量重回正軌,聯想到現在的市場,為什麼在CRV和思域發動機可靠性未得到驗證之前,銷量仍然可以達到月銷量1.8萬輛,大家都知道機油增多這一問題,而且思域在中國保險協會的碰撞測試中出現B柱斷裂這一情況,為什麼仍然有人趨之若鶩?同時我聯想到大眾速騰斷軸全網抨擊,但銷量依然穩健,朗逸用20年前的PQ34平臺在中國賺的不亦樂乎,通用瓦特連桿導致半軸斷裂召回320萬臺仍然不收銷量影響?我們國內消費者真的瞭解汽車嗎?我認為國內汽車市場依然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我們現在國內大部分人家裡沒有車或者只有一輛車,無法從自身比較各種車的優劣,對汽車結構和機械素質知之甚少,對於汽車瞭解只能藉助汽車媒體,而國內汽車媒體目前已然成為了各個廠商的公關武器,人們買車變成了買品牌。但我認為隨著國內自主品牌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內市場會變得越來越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