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出1億改名的酒公司被迫停產了

看到這個題目,估計酒圈的小夥伴懵了,好奇哪家酒公司這麼大手筆?幾乎可以肯定不是紅酒公司。畢竟,一來葡萄酒講究的是歷史、文化、品牌傳承,二來能拿出1億來改名的葡萄酒公司,可能真的沒有-_-||


然後,那位經常喝進口啤酒出入清吧的哥們兒緩緩地說:吶,就是那個病毒啤酒公司哦——Corona科羅娜。


沒錯,就是醉無辜又倒黴的“新冠”牌啤酒——科羅娜。九歌前幾天寫過關於Corona的文章,“科羅娜60天虧了 20 個億”(點擊閱讀),史稱【科羅娜啤酒躺槍事件】。


這個出1億改名的酒公司被迫停產了


科羅娜,Corona,寓意“皇冠”,廣告詞:“味道如名字一般動人”。


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因為長得像皇冠,被命名為Corona Virus。


對於科羅娜來說,酒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科羅娜的英文品牌名Corona和新冠病毒Corona Virus是重疊的,倒狗血黴了,瞬間躺槍變成“新冠牌啤酒


消費者過不了心裡那道坎,感覺喝了Corona啤酒,就會得Corona病毒,於是不買單。看看下面這張圖,都能感受的它被強烈的鄙視和排斥了。


這個出1億改名的酒公司被迫停產了

新冠疫情之後,“corona beer virus”(科羅娜啤酒病毒)、“beer virus”(啤酒病毒)、“beer corona virus”(啤酒冠狀病毒)等相關關鍵詞在谷歌的搜索量激增。

短短几天,“corona beer virus”的搜索量激增2300%,“beer virus”也增加了744%,“beer corona virus”的搜索量更是暴漲3233%,如果這是股票圖就好了(科羅娜公司肯定也這麼想。。。)。


這個出1億改名的酒公司被迫停產了

科羅娜啤酒公司願意捐1500萬美元(超過1億人民幣)抗疫資金,唯一的請求就是把新冠病毒Corona Virus改成其他名字。


這個出1億改名的酒公司被迫停產了


但很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因為冠狀病毒這個詞55年前就出現了,1965 年當人類首次發現這種帶有冠狀尖刺的病毒時,就形象地使用“Corona”來命名冠狀病毒(Coronavirus)。


於是,科羅娜把同行對手百威

喜力啤酒也拖下水了,提議把“新冠病毒”改名為“Bud Light Virus(百威病毒)”。

這個出1億改名的酒公司被迫停產了

(圖片來源於洋蔥新聞,類似我們常說的“惡搞”圖)


首席執行官Bill Newlands表態:“Bud Light Virus難道說起來不是更順口嗎?當你想到一種令人討厭的病毒、光是接觸它就會迫使你遮住鼻子或嘴巴,這完全就是Bud Light啊!這個名字更適合病毒。”

他還補充,“這個名字不一定非得是Bud Light Virus,我們也可以接受Heineken Virus(喜力啤酒病毒)”

真的是“同行是冤家”啊。

還好,設計界給“新冠”牌啤酒支招。

斯洛文尼亞設計師Jure Tovrljan在知名設計網站Behance上,結合新冠疫情給科羅娜啤酒重新繪製logo——把Corona改成了Need new name。

這個出1億改名的酒公司被迫停產了


設計師則貼心地把logo改成了“需要一個新名字”(need new name)。


來,對比一下。


這個出1億改名的酒公司被迫停產了

(左:設計師版本,右:科羅娜原版logo)

然並卵,美國40%的啤酒客對摯愛科羅娜說“不”,科羅娜啤酒銷量大減,繼續下滑。


更嚴重的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墨西哥蔓延,生產科羅娜啤酒的墨西哥啤酒業巨頭莫德洛集團(Grupo Modelo)4月3日宣佈:鑑於疫情引起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況,科羅娜啤酒被迫暫停生產。


屋漏偏逢連夜雨。科羅娜的苦,九歌懂的。


還能說什麼呢,我連傷感都是奢侈的。


【視頻】與新冠病毒“撞名” 墨西哥科羅娜啤酒停產


其實,大多數理性的人都知道,科羅娜啤酒和新冠病毒並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換一個對象,武漢熱乾麵。還想起疫情初期超市搶購風波中,同樣被遺棄的它嗎?


這個出1億改名的酒公司被迫停產了


這個出1億改名的酒公司被迫停產了


前段時間,新聞報道“雙黃連”能抑制新冠病毒後,第二天一大早雙黃連口服液被搶購一空。然後,部分人開始買雙黃蓮蓉月餅,就圖名字裡有“雙黃連”。


這會兒,是不是哭笑不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