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非要等到身患絕症,才開始逆襲人生?

12年前,《絕命毒師》讓我們見識到了身患絕症的中年男人為了養家餬口的潛力有多大。

為什麼非要等到身患絕症,才開始逆襲人生?


12年後,《我是餘歡水》則通過一次誤診將頹廢的中年男人的生活推倒重來,實現了質的逆襲。

為什麼非要等到身患絕症,才開始逆襲人生?

那些唯唯諾諾行屍走肉不安般的中年男人,在身患絕症的一瞬間感覺活過來了。

因為,在死神面前,我們所關注未來不見了,那些因此而產生的焦慮不重要了。

絕症,讓他們不需要在忍受「996」,不用再對領導忍氣吞聲,不需要忍受妻子的冷嘲熱諷?

進化給予了我們聰明的大腦,我們開始學會了居安思危,從長計議……我們創造了一種沒人逃得出去的全新社會秩序——「活在未來」

為什麼非要等到身患絕症,才開始逆襲人生?

有未來就要考慮明天,不能任意妄為,要從長計議,不要衝動,要繼續生活下去需要工作,要不孤獨終老需要有個老伴……

因為沒有當下,「為生活所迫」成為了人生的關鍵詞。

梁文道曾經說過:“學佛的人很喜歡講「活在當下」。我覺得,就算一個沒有任何這種精神背景的人,也都能夠理解「活在當下」的世俗意義。今天大部分人覺得難,是因為我們的目標都不在眼前,在以後。”

以後,本應該憧憬美好的詞語變成了,一個又一個計劃表上的枷鎖。

為什麼非要等到身患絕症,才開始逆襲人生?

中年人的生活太累了,累到只能卑躬屈膝的生活,讓每一件事情變得無趣,最終活成了行屍走肉。

他們只看到未來來源於當下,卻完全忽略了當下,忽略了自己也有享受當下的權利。

因為得癌症而去世的繪本畫家佐野洋子曾經說過“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也就獲得了一種自由。”

為什麼非要等到身患絕症,才開始逆襲人生?

當生死在一瞬間明確起來,你就不必為未來感到焦慮,只需要對現在負責。不需要因為經濟的不安全感一直在攢錢,不需要忍氣吞聲,不需要仰人鼻息,你的人生被定格為當下,你只需要為當下負責。

絕症,讓焦慮的中年人第一次享有了選擇生活的自由。

為什麼非要等到身患絕症,才開始逆襲人生?

也許每個人的生命都如同那個《100天后死去的鱷魚》

一樣,並不會因為生命有固定的長度就會發生任何改變,依然需要面對生活的窘迫與不堪,但是鱷魚在臨死之前,卻能夠平凡而快樂的享受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一生。

為什麼非要等到身患絕症,才開始逆襲人生?

生命的價值在哪?佐野洋子在她《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當中似乎給出了答案:

一隻貓活了100萬次,直到最後一次,它愛上了一隻白貓,它與白貓一起死去,再也沒有活過來。活了100萬次的貓,直到找到愛,過上自己選擇的生活,才算的上真正的活過。

為什麼非要等到身患絕症,才開始逆襲人生?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你是誰,你擁有什麼,更是關於對於人生你是否擁有選擇權,選擇喜歡的事物,和他們一起度過人生。

活在當下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千萬不要等得了絕症,才想起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人生苦短,不要讓人生淪為一次次妥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