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老人言: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菜根譚》

現在能收手就趕快收手,如果說硬要挑個很好的時機收手,那永遠也沒有收手的時候。

老人言: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佛修行貴在當下立心,把我當下一念。你如果現在心裡要放下某事,其實你已經放下了(指你已經不執著它了);如果要尋求了斷某事的日期,那將沒有了斷的時候,所以還是在說要當下立心。比如,有人說,我現在很忙,等不忙了再去修行,那麼永遠都沒有不忙的時候;如果當下立心,現在就可以修行了。生命無常,世事無盡,只有及時回頭,才能夠不浪費人身的寶貴時間。一旦無常到,就什麼也來不及了。

范蠡是越王勾踐滅吳的大功臣。他深知勾踐的為人,跟他只能一起啃窩窩頭,如果你想和他一起大魚大肉,小命早晚得搭上,於是范蠡決定離開越國。

在臨走之前,他走訪了另一位跟自己要好的功臣文種。范蠡說:實話跟你說,我準備離開了。今天來你這,我是想勸你,你也趕快走吧!

老人言: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文種連忙說:這是為什麼?大王對我們不都挺好的嗎?

范蠡嘆了一口氣說:說實在的,在越國生活了這麼長時間,我也不想走。但是,我跟你說,越王是個狠角色,他跟人只能一起受苦,不能一起享福!留在這裡,早晚他會收拾我們。現在他之所以沒行動,只是因為剛滅了吳國,太快對功臣們下手,不好向公眾、輿論交代。

文種還是將信將疑:要走你走吧,國家好不容易安定下來,正需要我等出謀出力建設,現在我堅決不走!

老人言: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范蠡見說他不動,就沉重地說了一句:你最好還是聽我的,如果真不走,那你自己多保重!說完,就離開了。

范蠡說走就走,第二天,他一家就從越國消失了。而仍然留在越國的文種,沒過多久,越王就給了他把寶劍叫他抹脖子。到這時,文種才仰天長嘯:老天爺啊,真是兔子沒了,獵狗就得上飯桌,老鷹沒了,弓箭就得擱一邊啊!我後悔沒聽范蠡的勸告啊!說完,就一劍抹了脖子。

而范蠡這個時候,改了名換了姓,正在山東的齊國做生意,經過一家人的辛苦努力,沒過多久,他們就成了齊國數一數二的超級富豪。成了有錢人後,范蠡也沒有得意忘形,經常拿一些錢出來做慈善事業。

老人言: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齊國的領導人見本國有這麼會搞經濟又仁義的人,就派人去請范蠡做官。這官可不是一般的官,而是齊國的宰相。但范蠡對家裡人說,如果我去當了這個官,那我在家是千萬富翁,出外是中央的高級幹部,這樣,時間久了,肯定會出事!所以,我準備拒絕政府的招聘。

家裡人都紛紛表示同意。於是,范蠡婉言謝絕了政府派來的工作人員。

范蠡這次不但沒去做官,還把自己的財產只留下一小部分,其餘的全部分給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而且怕政府再找他,他把家也搬了。到了新地方後,范蠡帶領一家人,經過幾年的努力,很快又成為了億萬富翁。最後,他活到八十多歲才去世。

老人言: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該出手時就出手”,但該收手時也得收手。說到底,這兩個“動作”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要抓住機會,果斷快速地作出決定,以達到一個好的目的或收穫一個好的結果。但有些人,關鍵時刻,總是前怕狼後怕虎,遲遲不採取行動,最後等來的只能是悲劇。

做人做事都應該乾脆利落,當斷就斷,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如果總是猶豫徘徊,兒女情長,該斷的不斷,該休的不休,該棄的不棄,哪麼你一生中總會有煩惱伴隨著你。所以,喜好名聲的人要做到急流勇退,喜好利益的人要做到見好就收,普通百姓要做到知足常樂,如此為人,才是明智之人。

老人言: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