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一生行善,但是苦難卻從未放過我

有人總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一生行善,但是苦難從未放過我?”

很多人在糾結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混淆了一個概念,世人總認為一個人行善,就可以避開所有的壞事,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菜根譚|為什麼我一生行善,但是苦難卻從未放過我

因為人生的苦難來自兩個方面。

第一:因為自己主觀錯誤而帶來的糟糕局面

就好像有一些人因為自己喪失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線,做了壞事而受到懲罰,就是我們俗稱的“現世報”,或者因為自己的愚蠢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這些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帶來的問題,都屬於現世報,這些現世報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來自於外界

有一些苦難,無論你怎麼努力和付出都不會改變,這就是來自於外界的問題,這一些問題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好像有很多人一生行善,但是疾病,挫折,這些苦難從未放過他。

佛家中將這個我們逃不過去的苦難,歸類為前生種下的惡因。

菜根譚|為什麼我一生行善,但是苦難卻從未放過我

有一些事情彷彿是上天註定的,無論我們怎麼行善怎麼努力都擺脫不了,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一些擺脫不了的東西,就放棄用善良來獲取能夠獲取的福報。

人生的大多數問題都是主觀錯誤帶來的問題,我們改變不了外界的苦難,但是可以避免主觀的錯誤,而平和的心態就是獲取一切福報的根源。

《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炎涼之態,富貴更勝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此處若不當以冷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情冷暖之變化,富貴人家比貧苦人家更明顯;嫉妒的心理,在至親骨肉之間比外人表現的更為嚴重。面對這些情況,如果不能用冷靜的態度予以處理,以平和的心態控制自己,那就很少有人不處在煩惱的困境之中了。

菜根譚|為什麼我一生行善,但是苦難卻從未放過我

這句話一針見血地講述了世俗之人常遇到的苦惱,很多人總在抱怨世態炎涼,當一個人經歷一些事情之後,總會見識到一些人心薄涼。

對於那些身處富貴的人家來說,他們的人生出現了變化之後,就會看到來自於身邊一些親朋好友的白眼,也讓自己見識了人性現實。

也有人會遇見一些“恨人有,笑人無”的人,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看不得你好的人,通常都是你身邊的人,這正應了一句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至親之間更顯嫉妒之心。

這就是人心薄涼的一面,也是世俗之人整日煩惱和痛苦的根源。

一個人的智慧,就是能夠化解這些問題和矛盾,用不一樣的心態來處理,才能擺脫這樣的一種痛苦,那麼處理這些問題的智慧根源是什麼呢?就是平和的心態。

人心薄涼,這些東西我們都擺脫不了,就好像我們擺脫不了任何外界的苦難一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便是你是一個厭世之人,但是你總要和自己的家人接觸,從家人身上同樣能看到人心薄涼的地方。

菜根譚|為什麼我一生行善,但是苦難卻從未放過我

所以我們擺脫不了任何有關於人性的殘酷和現實,而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淡。

我們的痛苦就是面對了一些問題,但是釋懷不了一些問題,於是就產生了痛苦和緊張,但是請記著這句話:世界的任何狀態我們都改變不了,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去適應這一個不太理想的世界。

世俗之人遇到了痛苦,總會抱怨著說:“既然我行善也沒有好的結果,那我為什麼還要行善呢,有一些壞人同樣活得很瀟灑,我不如去做壞人。”

我們的行善是為了讓自己塑造平和的心境,而生活降臨在自身的任何殘酷,都順應自然去接受,不管是人心薄涼的痛苦,還是世界無常的殘酷,都是如此。

人生真正的福報,就是能夠用自己的平和,去化解世間的戾氣和薄涼,因為平和解決的是能夠控制的那一個範圍。

如果讓自己沉浸於現實殘酷的痛苦之中,那麼你這一生都無法從困境中擺脫,只有用自己的平和去化解這些問題,才能從問題的根本中解脫。

菜根譚|為什麼我一生行善,但是苦難卻從未放過我

有這樣一句話:任他風情萬種,我自窺然不動。

不管這個世界怎麼對你,都以平和去面對,在釋懷自己人生痛苦的同時,你的平和心境才能給你帶來無限的福報。

不要因為這個世界的對你的態度,而改變你對世界的態度。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